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德经·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苏辙:道非言说,亦不离言说,然能知者未必言,能言者未必知。唯塞兑闭门以杜其外,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治其内者,默然不言而与道同矣。
原成: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阅,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原成:知,主也。言,问也。知者,主宰者。不言,犹行不言之教也。“道”约束而不为万物主宰,故曰主宰万物者不会干预万物,干预万物者不能主宰万物。
兑,穴也。锐,犹阅也。阅,穴也。物物者不以五官接物,故曰塞兑闭门。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故曰挫阅。以“不仁”之心衍生万物,故曰解纷。
和,合也。光,广也、景物也。以不同而同之的心态看待有差别的万物,故曰和光。同,通也。尘,言物之微也。以运动促进万物发展,以运动成就万物外观形制,故曰同尘。
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才能衍生有差别的万物,依赖有差别的“无”与“有”运动,才能兴起万物,成就万物,此谓之玄同。换句话说,所有思想上承认万物是有差别的存在,就是玄同。玄同为“道”之“德”的表现,齐同为人主观意志之“德”的表现。
有差别的存在,谓之玄同。有差别成就了万物之间的联系,谓之统一。老子的玄同就是哲学上的统一(同一),即承认万物之间存在着有差别的联系。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苏辙: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体道者均覆万物,而孰为亲练?等观逆顺,而孰为利害?不知荣辱,而孰为贵贱?情计之所不及此,所以天下贵也。
原成: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原成:以好恶之心处理关系,则物有亲疏之分、物有利害之别、物有贵贱之析。思想上接受“道”衍生并约束万物,凡物皆是“得一”者。接受万物以“道”做为唯一标准,则无碌碌之玉、珞珞之石。以“道”做为处理关系的唯一标准,则无亲疏之分、利害之别、贵贱之析,万物玄同矣!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