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货郎挑

    乡村记忆——货郎挑

 文/游传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物资匮乏,商品流通不畅,乡下便有一种特别受人们欢迎、尤其招我们小孩子喜欢的行业——货郎挑。

       货郎挑又称喝郎挑,我们这里则习惯称之为“换荒挑”。货郎大多为中老年男子,穿戴一般不太讲究,肩挑扁担(也有手推独轮车的),扁担一头是个大木箱或一铁丝编制的货笼,另一头是个大箩筐。进村以后,货郎一手扶着扁担,一手举起喝郎鼓“嘭嘭——”摇起来,嘴里配合着鼓的节奏不停地吆喝着:“有绳头子、棉套子、小孩不戴的破帽子,拿来换针换线换梨膏喽——”随着吆喝和鼓声,不一会功夫就会聚拢一群人来,我们小孩更是积极地钻到里面,眼馋地瞅着货笼里好玩和好吃的东西。 

      透过玻璃或铁笼罩,我们能看到里面摆放的各种物件:鲜艳的头绳,皮筋,发卡,松紧带,雪花膏,棒棒油(裂手油),针锥线团,梳子篦子等。最吸引我们的是放在大玻璃瓶里的梨膏糖(用麦芽等熬制、滚刀切成指头大小的颗粒状糖块,外面无包装纸)、乒乓球般大小的米花糖、一吹就响的泥哨子、透明发亮的溜子、五颜六色的花棒棒,还有一点就响的擦炮,摔炮等等。货郎一定会一边拿着诱人的商品演示,一边示意我们快回家拿些破烂废品来兑换。女孩子们则喜欢发卡、头绳、雪花膏等,她们特别爱拿着小巧玲珑的圆镜子,一会照照头,一会照照脸,爱不释手。中老年妇女则在讨价还价,换些针线、顶针、包网子(一种黑色线织的网状护发装饰品)之类的东西。她们有时候还会半真半假地调侃货郎,向他讨饶两根大针,货郎会极不情愿地说到:不行,不行,小买卖折本了,要不你再给拿把头发来吧。就这样在说说笑笑中交易着。

     这时我们小孩子一定会迅速从家里东翻西找些什么破绳头、牙膏皮、破鞋底、碎布条来,恳求货郎能多给几粒梨膏糖。货郎还会怂恿我们再回家多找些破烂来,换个竹喇叭啥的,他一边教我们怎么吹,一边催促我们快回家再寻找破烂。最后大多都是大人们出面解围。货郎临走时一定会向我们说,攒好破烂下次来再换好玩的。就这样,我们好像特别听货郎的话,每逢星期天都会去捡些破烂藏起来,盼着货郎再来。

      货郎走村串户居无定所,饿了有的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有的就地讨口饭吃。当然有时他也会给主人几根大针作为报酬。晚上,货郎就住在草庵牛屋之类的地方,随处栖身。长大了我才明白我们这里为啥管货郎叫“换荒挑子”了,那其中的辛苦和艰辛,真是一言难尽,确有换货逃荒之意。

      货郎挑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它见证了乡村发展的历史。货郎走村串巷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更给我们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已经遍布城乡各个角落。货郎挑和那“砰砰——”的喝郎鼓声已是乡村记忆中久违而陌生的动听乡音和一道遥远的风景了。



(0)

相关推荐

  • 【旧岁月,旧物什】陈旭东||吆喝声声故乡情

    吆喝声声故乡情 陈旭东 "磨--剪--子来--戗--菜--刀--"一声悠长的乡音从楼下传来,顿感儿时飘荡在老家大街小巷的吆喝声仿佛又在脑海中响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家那一带, ...

  • 【灵璧记忆】灵璧人记忆里的货郎

    货郎(又名换荒的) 文/乡村农夫 波浪.波浪.波波浪浪--废铁.碎铜.旧鞋底.破布条拿来换针.换线.换糖豆--在我儿时,天天都能听到这种声音,这就是走乡穿户的货郎(又名换荒的),手摇波浪鼓,嘴里在吆喝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飘香的洋槐花

    飘香的洋槐花  文 / 邱德龙 清晨,漫步在家乡的船路沟堤岸上.突然间,清新的空气中缕缕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和表妹情不自尽的寻着花香找去.哇,一棵盛开着雪白花朵的洋槐树真真实实的就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大腰裤子

     大腰裤子    文/晏金福(77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灵璧农村人穿的全是大腰裤子.这种大腰裤子,裤身和裤腿不是黑色就是蓝色,绝少有别的颜色.布料开始是家织或买来的手工布,颜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