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太平车
乡村记忆——太平车
文/游传化
太平车,是七十年代前我们当地农村的大型交通运输工具。之所以说它大型,一则是它体型较大,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二则是它依靠四轮驱动,承载力较强(一般可载货两三千斤),大多用畜力(牛)牵引。虽然它速度较慢,但它行驶起来四平八稳,所以民间称之为太平车。
太平车具体使用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它的叫法也有好多种,例如“铁边车”“木脚车”“牛车”等,我们这里则习惯叫它大车。
太平车因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过去只有相当有钱的富户才能置办得起,所以当时也十分稀少,决不亚于当今的三桥大货汽车。
太平车的外形一般为长方体,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木匠和铁匠合作才能完成。因为太平车的所有木制结合处均由木楔结合铁铆固定。车身两侧各有两个木轮子,每个轮子的直径约为80公分,均由一段段的弓形厚“铁箍”围镶着轮边,这样不但耐磨损而且牢固。
我们这里的太平车长约2.2米,宽约1.5米,高约1米。车厢由内外双撑的两个大车帮,前后两头两个大拉撑,中间一个大托撑和四个小托撑组成的大车底盘框架,其上铺有2寸厚的木板,即车底厢;车帮内外双撑分别有6根或4根立柱支撑组成宽约30公分的双帮车轮框架护箱,车帮内钉2寸厚木墙,两边车帮均可坐人。车底盘下四个车杠伸出前后车厢外约30厘米,供放车抬杠用,车抬杠是块七八寸厚的方木,两头为防止破裂又用铁筋箍着,上面装三四个大铁鼻,用铁链把车抬杠系在车厢外出头木上,前面挂上牲口套(大车不分前后,两头都可以拉),套上牲口,就可以拉车了。
太平车行驶起来至少需要两人操持,一人在车前持鞭赶牛,一人在车后负责车的转向。因为这种车前后轮在一条线上,车轴都是固定的,所以当车拐弯角度较大的时候,车后的人必须用力搬车尾,搬的方向与拐弯的方向相反。拉大车的牲口一般用牛,尽管牛走得慢一些,但它比起骡马,不仅稳当且有耐力,行驶起来四个木轱辘“咕噜”“咕噜”地作响。过去乡间道上的“车辙”就是太平车的车轱辘轧出来的。
太平车在农村作用很大,不仅用来运送庄稼和肥料,还用于长途运输货物。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就征用许多太平车运送军粮和军需物资,动员数量达数万辆之多,当年运送场面一定非常壮观。解放后,太平车和独轮车一起被称为“功勋车”,至今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仍陈列着多辆太平车供人们瞻观。
听老人们说,过去城市周边都有大车店(货栈)专门承接大宗货物运输,大车店相当于现在的汽车运输公司。据说我们这里六十年代还用大车迎娶新娘,用芦席和红花布在大车上扎成彩色顶棚,新媳妇坐在车厢里的椅子上,头上蒙着红盖头,伴娘和随行人员坐在两边的车帮上,牛头上系上红布,吹手乐队徒步前行,一路吹吹打打煞是热闹。
大车在农村很珍贵,为了防止日晒雨淋,一般秋季农忙过后,就要进行精心保养(刷上桐油),推进专门存放的房内(俗称“大车屋”)保管。不过有时大车也被拉出来用作搭建唱戏和演皮影戏的戏台,又给乡亲们带来听戏看戏的欢乐和享受。
随着时代的进步,因马车轻便快捷,易于驾驭,太平车逐渐为马车所替代。渐渐地农用运输机械普及开来,太平车便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及在我国交通工具发展史上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各地农博园、民俗馆、博物馆、农家大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太平车的“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