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最近,印度片《摔跤吧,爸爸》豆瓣评分达到了8.8,而且口碑和票房双火热,不少人都带着孩子一起到影院观影。

影片讲的是父亲马哈维亚是如何克服非议克服困难,最终带领女儿成功卫冕世界冠军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真心觉得它不仅仅是励志片,更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它用了长达140分钟的故事来告诉观众,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一,父母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

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主演的父亲马哈维亚,曾是全国摔跤冠军。他一度有个执念,想要个儿子,不是重男轻女,而是想让他继承摔跤事业,完成为国争光的梦想。

没想到,命运却屡次捉弄他。虽然全村的人都替他想尽了生男孩的各种方法,但他的妻子达亚卡依然一连生下了四个女儿,他沮丧之极。

在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后,他准备重启世界冠军的梦想,”无论是男孩拿到,还是女孩拿到,金牌就是金牌!“。

在妻子达亚卡看来,这个想法有些疯狂,“我从来没见过女孩摔跤,村里人会有闲话的”。

但马哈维亚却态度坚决,“一年为期,让我试试。这一年的时间,不要让她们做任何家务。”

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但达亚卡却没有再跟丈夫反驳,顺从了他的决定。

由于马哈维亚制定的训练方案对于女孩来讲强度太大,吉塔和巴比塔受不了了。两人找到母亲,软磨硬泡,各种撒娇,希望母亲说服父亲改变这个疯狂的想法,但是达亚卡却用一句话捍卫马哈维亚作为父亲的威严:”这一年,你们尽量忘记妈妈吧。“

当看到丈夫面无表情地剪去印度女孩引以为荣的头发时,达亚卡虽然心痛,但还是保持沉默默默支持丈夫。

反思现在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就出在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上。父母各说各的理,无法达成一致,不仅早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后期更会容易让孩子形成双重人格。而这样不但会降低父母的威信,破坏家庭教育的成果,还会影响孩子的的心理健康。

二,父母一定要懂得控制情绪。

虽然在赛场上,马哈维亚会兴奋大喊,喜形于色,但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个非常能控制情绪的人。

对于吉塔和巴比塔,马哈维亚沟通的方式就是讲道理,最经常动作就是用右手食指一指,两人就立刻意会,飞奔去训练。

吉塔和巴比塔借口训练完头发长虱子了不想再接受训练,马哈维亚平静地听完,并没有发火。第二天,剪去了两人的头发。

后来,从大学回家的吉塔挑战他的教学方法,用自己学的新技巧跟他摔跤。即使失败了,马哈维亚也没有情绪失控,稳稳地控制住了自己。

不少父母,其实都是情绪上的”孩子“。看到孩子不听话,第一时间就是发脾气。实际上,发脾气除了承认自己无能,就只能证明自己修养差。它或许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长此以往,不仅越来越没用,也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三,菩萨低眉是爱,金刚怒目也是爱。

在整部电影中,马哈维亚的”严“,主要体现在对女儿的训练上。

每天五点,雷打不动地起来跑步;每天的训练,除了跑步,蹲起,跳绳,还有各种专业技巧训练;不许吃油炸和辣椒类食品......

他从来没有对女儿说过脏话,没有跟女儿打上过”笨蛋“”蠢材“之类的标签,也从来没有对两个女儿动过手。

偶尔一次,他知道吉塔和巴比塔因为参加村子里女孩的婚礼而没去训练,也只是扇了侄子一个耳光,留给了女儿一个愤怒的眼神(他的侄子在整部电影里一直是个又搞笑又悲催的角色)。

菩萨低眉是爱,金刚怒目也是爱。真正的严父严母绝对不是出口成脏,或者棍棒教育,而是恩威并重张弛有度。对于孩子,该给予爱和温暖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但要用理性教育时,也请保持你不温不火的力度。

四、世界上最好的家,是爸爸爱妈妈。

电影中,马哈维亚和达亚卡的感情戏特别少,但是,从蛛丝马迹中依然能看出这是个有爱的家庭。

马哈维亚因家庭缘故未能参加世界摔跤比赛而内心遗憾,生活中却没有颓废抱怨,而是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

第一,不打骂老婆孩子,无不良嗜好,虽然曾是个摔跤冠军,但从不在家动用蛮力;

第二,没因为妻子连续生了四个女儿,而有任何不满,相反,对四个女儿都很疼爱;

第三,为了给吉塔增加肌肉,让达亚卡给吉塔做鸡肉饭食时,遭到强烈反对。因为她信仰宗教不吃鸡肉,公开反抗坚决不会做鸡肉饭,而且拒绝使用做过鸡肉的锅,马哈维亚无奈,只好让侄子代劳。

这些都足以证明,马哈维亚是一个好丈夫,两人的感情温和美好。

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夫妻感情和谐,不在家庭内部搞内耗,才能齐心协力建设家园,孩子也才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否则,夫妻常年战争,冷战分居,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乃至心理发展。

五、父母目光长远,充分肯定孩子的价值。

马哈维亚目光长远,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只是做个家庭主妇,所以狠下心来,与传统开战,与世界为敌。

当吉塔和巴比塔因为父亲的严格训练和外界的非议而痛苦时,她们的新娘好友却哭着道出了女孩在印度生活的悲惨真相:

“我们以女儿身降生的一刻起,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终日操持家务。待到14岁,便要嫁为人妇。为了摆脱家庭的负担,要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相夫教子,这是我们一生所有的使命。至少,你们的父亲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为你们遮风挡雨,他为你们忍辱负重,他就是为了让你们有自己的将来,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么错呢?”

吉塔和巴比塔在泪水中明白了父亲对她们更广博的父爱,从此,点燃了梦想种子,开始主动训练。

从此,马哈维亚带着两个女儿”摔“遍印度无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拿回来了一枚又一枚奖章,让看笑话的人哑口无言,让家里的人引以为豪。

他是女儿天赋的挖掘者,是女儿权利的捍卫者。

在举办者不让女儿参加摔跤比赛时,他怒怼主办方,”你感觉女孩不如男孩?“?

在裁判警告他,吉塔可能会输得很惨,他骄傲地解释,”在比赛之前,要先战胜恐惧,至少我女儿已经战胜恐惧“。

在学校教练质疑吉塔的能力时,他自信地告诉吉塔,”你没问题!你早就应该是世界冠军!“

在吉塔参加决赛前一晚,马哈维亚对女儿说,“如果你明天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一样的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

看到自己不在场,吉塔一样也夺得了冠军,马哈维亚含泪自豪地揽过女儿:你们是我的骄傲。

父母都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即使全世界与你对抗,亲爱的,你还有我们。“能带着父母的爱闯荡世界的孩子,一定能披荆斩棘,勇往无前。

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样的父亲,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难。

我们总是轻易羡慕别人头顶的光环,但却忽略了背后家庭的整体努力。如果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向优秀的家庭看齐。

如果你越来越像马哈维亚,如果你的家庭越来越像马哈维亚的家庭,那么你的孩子也会慢慢像吉塔和巴比塔那样优秀!

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