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研——南方史前文明与北方史前文明的文化渊源之猜想(本文原创,欢迎转载,古美之传播,你我共前行,请注明出处作者和原文链接)

此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发现地为反山良渚文化墓葬12号墓,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被誉为“琮王”。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玉琮上的神人兽面

玉琮上的兽面

玉琮纹饰解析

玉琮四角分别装饰有兽面纹。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鸟纹。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每一幅图案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用浅浮雕和阴刻细线两种技法相结合雕琢而成。在分为两节作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这一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另外,在兽面纹的两侧各雕刻一鸟纹,鸟的头、翼、身均变形夸张。整体纹饰中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

今天,就良渚文化的各类物件,如:琮、钺、冠形器等等常见物件上出现的兽面纹,此良渚文化常见图腾形象,展开和大家的讨论和猜想,此兽面究竟具体为何物,和大家进行探讨以共研共进。

笔者认为,此兽面应为中华传统龙文化崇拜中龙的抽象形象。何以得出此结论,还请大家回顾之前的两篇一周一研内容:

1,红山文化“玉猪龙”实为“龙胎”一观点,公众号之前有相关文章可查阅。

链接:一周一研——”玉猪龙“真实含义之我见(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原文链接)

把龙文化崇拜和延续的问题已经有系统阐述

2,红山文化中的兽面玉牌饰的准确定名实为红山文化龙胎首展面佩

链接:一周一研——兽面玉牌饰的准确定名解析(本文原创,欢迎转载,古美之传播,你我共前行,请注明出处、作者和原文链接)

此红山文化龙胎首展面佩为今天的文章中所说的兽面提供了直观的对比材料。

请看详细图片解析,一目了然。

牛河梁遗址出土红山文化龙胎首展面佩


良渚文化兽面


红山文化龙胎的眼


红山文化龙胎首展面佩的眼


良渚文化兽面的眼

 眼部对比


红山文化龙胎的鼻


红山文化龙胎首展面佩的鼻


良渚文化兽面的鼻


鼻部对比


红山文化龙胎的嘴


红山文化龙胎首展面佩的嘴


良渚文化兽面的嘴


嘴部对比

整体外观对比

良渚文化是我国一支分布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一处重要的古代文明,距今约5300—4200年。良渚文化是中国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实际上就是说良渚文化集团的武力强大,天下无敌。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红山文化是发源于东亚北部,起始于公元七千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淡水资源有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上游等。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七、九千年前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

红山文化是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要认识红山文化的渊源,首先的任务是在该地区寻找出早于红山文化的遗存,1983年兴隆洼遗址发掘后,明确认识了兴隆洼文化才使探讨红山文化源头,有一个扎实的比较对象。

而相较于良渚文化的渊源,近年来最近的考古发现金寨文化的发现,也把良渚文化的源头也提前了很多,和红山文化基本可平行对比。

从世界范围上看,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到世界屋脊的形成,位于欧亚非旧大陆东隅的东亚地区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可能当远古人类在这一地区顽强拼搏站住脚跟之后,这种地理因素使他们对四周的交往逐渐产生了制约作用。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考古事业的复苏发展,红山、良诸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立起各自的发展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地区的古文化体系;其二是史前玉器的确认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

综合上述讨论,得出,当我们从文化因素分离出观念形态载体这一层面以后,红山与良诸之间共同或相似的因素明显增多;这些共同因素的朦胧状态可能存在于定居和农业出现之前,并伴随着农业与定居明显得到加强和个性化发展;在复杂多变的交流、凝聚过程中,各项文化因素的形态与内涵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改造;而且这些变异后的新因素有时还会在异地相遇重逢。或许这就是在长江黄河这对双子河流域各支史前农业部族一统多元或多元一统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或侧面。

总之,红山文化是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考古文化,良渚文化是东南沿海环太湖流域的考古文化。二者都是中国史前玉文化中心之一,它们一南一北相对应,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都处于前导地位。

回到本文的具体对比,良渚玉器线纹的雕刻,和红山文化得简洁明快截然不同,它琢磨细致,其细如毫发的“细曲线纹是由短而细的线条错落连接而成,其直线纹是由笔直的阴线构成。这种细曲线纹线条的错落连接和笔直的阴线,构成了良渚文化玉器特有的线条美。在的良渚玉琮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工艺所雕刻的线条如松如紧,如断如联,挺拔中又不乏柔软,紧密中又略显松驰,这种线条,是现代工艺绝然难以模仿的。而红山文化的大繁至简之运用,也是顶峰代表,一南一北两文化,虽在细节处理、雕工工艺和物件风格上看似不同,但在大方向和图腾崇拜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于南北文化相互影响的另一篇实物证据之文,请回顾:

链接:一周一研——“兽面纹”方牌饰的更名及其文化内涵的解读和传承(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原文链接,严守学术道德)

此文在纹饰传承上给大家整理了一个归纳的方法,更具体的看到纹饰的传承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