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墓——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遗址(古物地域性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遗址名称: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遗址

遗址时代:北魏至北宋时期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地理位置:山东省青州市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 500 年的石、玉、陶、铁、木和泥造像 200 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以北魏、东魏、北齐造像为主的佛教窖藏,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青州市。

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寺院遗址的最北部,南北长 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有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的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等多种技法。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佛教美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的实物资料。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发掘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经过我馆业务人员日复一日地整理、拼接、粘对,这些曾惨遭破坏的艺术珍品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的佛像精品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士、英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精品展或大型专题展。当人们看到那些面带微笑的佛像、衣着雍容华贵的菩萨、呼之欲出的飞天、生动活泼的护法和多姿多彩的荷莲时,无不被其深深折服。

2001年秋天的德国柏林,亚太文化艺术节,来自中国的“青州佛教造像艺术展”,第一次在海外展出,33件展品以异常夺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这些精美的佛教造像来自中国山东潍坊的一个小城——青州。

发现与研究

发现

1996年10月,青州一所学校正在修建操场的施工工地上,轰鸣的推土机成了一个巨大惊喜的发现者:工人们走到车前扒开浮土,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窖藏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采用局部发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

谜团从考古发掘的开始便不期而至:这里为什么会集中埋藏着佛像呢?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上记载叫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奇怪地消失了。

在进行完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的总数达到400余尊。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一个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深度不到3米的窖藏坑内,为什么会埋藏着数量如此之多的佛像呢?

考古学家从题材和雕刻技法上判定,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五到六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

历史探究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经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今天的青州,许多留存的遗迹仍在默默讲述着这座古城往昔的辉煌,青州佛像的出土又将开启哪些来自遥远历史的秘密呢?

自佛教从遥远的印度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开始了制造佛像的历史。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制作先后受到中亚和印度的影响。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数量不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带有背屏的造像,佛像大多身材单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国汉人的体态。佛像面部的颧骨微微突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样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不仅如此,从印度远道而来的佛只是到了中国后才穿起宽衣大袖褒衣博带的长衫。佛像上的汉化风格是当时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普遍汉化倾向的一个缩影。

战乱与分裂没有阻断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交流,控制北方政权的草原民族开始向南方王朝的汉族文化学习,大规模的汉化运动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最为活跃。青州自古就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一度从属南朝,南北文化长期在这里交汇,在佛教造像上自然响应并且主导了造像的汉化风格。接近汉人的体态和中国传统样式的长衫,这种潇洒清秀的风格一直延续到公元六世纪上半叶的东魏时期。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公元六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时,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背屏式的浮雕造像几乎消失,而单体的圆雕造像,面部大多丰满圆润,和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饰风格相比,北齐造像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所有造像的服饰都轻薄贴体,显露出健康优美的身段,早期从印度传入的艺术风格再次成为主流。

在青州地区出土的北齐时代的石刻拓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胡人已经广泛地进入到青州进行经济和文化活动,与异域的交流也体现在同时期的佛教造像上。一些造像身上用浅浮雕或者彩绘的形式,清晰地勾画出了胡人的形象。另一些佛像,或是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或是身上没有任何皱褶,肌肤的轮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在北方中原一带的同期作品中,这种造像的样式极为罕见,他们很可能就是史书文献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的样式。

谜团

然而,“曹衣出水”的样式为什么会从万里以外的西域传播到青州,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因为,在青州以外的地区,同一类型的造像并没有被发现。那么,它们会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而来,或是像很多史学家推测的那样,是从越南地区进入中国南方,又从南方沿水路进入青州?但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新的样式传入青州后,工匠们用自己所熟悉的技法与之相融合,于是,一批面貌新颖的佛教艺术造像在北齐时代出现了。

在古代,制作造像的同时大都还会再制造一个底座,在底座上刻印上有关这座造像制造的信息。但在青州龙兴寺出土的这批佛像中,却几乎找不到一件刻印着题记的底座。而佛像底座也没有在继续的挖掘中出现,它们到底去了哪里?

在青州佛教造像挖掘出土之后,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数量如此之多的精美佛像为什么被埋入地下,以及佛像被人为砸毁的原因。

在窖藏坑的中部,有一条从坑口深入坑底的斜坡,这应该是当年的挖掘者特意留下的,为了方便运放石像。窖藏坑内的造像绝大多数都被严重毁坏,但这些被毁的造像残件在坑内仍然排放有序,大致按照上中下三个层次放置。较完整的造像放在中部,残碎的造像上面用较大的造像残件覆盖。在放置于最上层的一些造像的顶部,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苇席留下的纹理,这说明在造像掩埋之前曾用苇席覆盖。种种细节说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精心安排的掩埋行动,掩埋者很可能是对佛教极其虔诚的信徒。他们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掩埋佛像,真正砸毁佛像的人又是谁呢?

在一些佛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烧的痕迹和修复的痕迹,这很可能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历次毁佛灭法运动中被砸毁,又在此后随着佛教的重新兴盛而被修复。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对龙兴寺佛像埋藏时间的考证很快出现了新的线索。在龙兴寺窖藏坑内发现的几件造像,根据鉴定为北宋时期的佛像。在一件佛像上还发现了“北宋天圣四年”的字样,北宋天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26年,距离南北朝时期的最后一次灭佛运动已近500年。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关于佛像毁于南北朝灭佛运动并在此后被埋葬的假设就不会成立,因为在北宋的历史上并没有关于灭法毁佛运动的记载。

到底会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佛像在泥土的隐埋中沉睡了如此漫长的时间呢?考古学家将目光投向了青州附近出土的一块石碑。

石碑上面的文字或许就是打开青州佛像之谜的钥匙。

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他介绍说,临朐县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也发现过一大批和青州造像基本上时代和造像特征接近的古代佛教造像。这批造像出土的时候同时出了一个造像记,记述了当地有一个叫明道寺的庙,里面有僧人看到了一些当时古代已经残破的佛像,就做功德把这些残样都收集埋起来,埋的时候上面还做了一个舍利塔。做这个功德时,有当地的地方官还有周围大庙的僧人也来参加,一个很盛大的法会,并刻了一块碑记。石碑上的文字详细记录着参加法会的有当时龙兴寺的主持义永禅师,而仪式的日期在景德元年,也就是公元1004年,这个日期与龙兴寺的窖藏应该属于同时期。从这个线索可以推测,在北宋这个时期,青州地区的寺院应该盛行着一种隆重的法会,寺院的僧人将早年在各种灭法活动中损坏的佛像或者经年累月破旧的佛像集中起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它们埋葬起来,以积累功德。于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龙兴寺的窖藏中,以曾经发生过灭法运动的南北朝时期佛像居多,而隋唐到北宋的佛像却十分少见的原因了。

然而,还有一个疑惑仍然困扰着人们:假设这些前代的佛像在北宋时期被埋葬,历经几百年时间,他们身上的贴金彩绘估计早已褪去了。而直到今天,这些千年以前的佛像仍然散发着动人的光泽和炫目的色彩,这又如何解释呢?

有关青州造像的种种猜测与疑惑至今仍无法寻找到最终的答案。

或许,答案已不再重要。伟大的艺术品穿越千年岁月,闪现奇异光彩,这本身就是奇迹。

相关阅读

南北朝

公元四世纪以后,统治中国的庞大汉族王朝晋朝,在来自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断冲击下走向分裂,汉人的流亡贵族在南方延续着汉王朝的统治,北方则出现了由多个草原民族控制的割据政权。公元439年,来自大兴安岭山脉的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此后在北方又相继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这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动荡的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南北朝时期。

佛教传播与佛教造像

公元一世纪前后,佛教已被来自中亚的商人和僧侣传入中国,但一直影响甚微。公元四世纪以后,随着汉族王朝的崩溃,以及孔子建立的儒学权威地位的动摇,佛教才在中国得到空前发展。北魏建国后,佛教逐渐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北魏的皇帝、皇后和一些王室贵族都是积极倡导佛教的虔诚信徒,巨大的石窟佛像因而在此时开始被大规模兴建,造像的模特据说就是皇帝本人。而在民间,佛教也成为人们在战乱与苦难中寻求解脱的诺亚方舟,各地都出现了造像热潮。南北朝时期,青州是南朝和北朝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带,青州也成为佛教石窟、佛教造像集中的地区。今天在青州市附近,还保留着几处公元六到七世纪建造的佛教石窟,他们正是佛教繁盛时期建造的。与这些石窟同时建造的,还有大量的寺院庙宇,以及庙宇中供奉着的佛像和菩萨。从龙兴寺石碑中的记载可以推断,当时的龙兴寺被称为南阳寺,是当地最重要的寺院,寺内有高高的佛塔和雄伟的佛殿,一尊高达三丈九尺的巨佛耸立在佛殿中央。在龙兴寺窖藏坑出土之前,青州及其周围地区就已经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造像,历史文物总数已有1000多件,这些佛像与龙兴寺佛像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这足以证明,当时的青州不仅是一个佛教中心,还是一个佛像制作的中心。

部分精品赏析


北齐--隋  贴金彩绘  石雕菩萨立像


东魏  贴金彩绘  左协侍菩萨

残高:36厘米,高浮雕,石灰石质。为一铺三身背屏式造像的左胁侍菩萨。面含微笑,丹凤目,头顶饰一环形花冠,额前长发梳成五个圆瓣,脑后长发分成两条发辫沿双肩垂至上臂,并在双肩部各饰一圆形发卡。颈佩贴金项圈、璎珞,身着天衣,披帛沿双肘下垂。衣饰黑彩,头光浮雕莲花。

北齐  贴金彩绘  石雕菩萨立像

360度单体圆雕造像,通高165厘米,石灰石质。菩萨头戴透雕花蔓冠,眉目清秀,双目低垂,表情庄重。黑发垂至双肩。上着对襟衣,胸前配有项圈,披帛拖住璎珞自双肩垂下在腹下交叉上卷,一条提于左手,一条转至身后。下身着贴体长裙,裙侧垂璎珞,身前的裙带上装饰有九方浅浮雕图案。跣足立于莲台之上,脚趾伸于莲台外。菩萨装饰华丽,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


北魏晚期  贴金彩绘  佛立像

通高168厘米,圆雕石灰石造像。螺发高髻,面相方圆,颧骨略高,嘴角含笑,耳肥大。细长颈,内穿僧祗支,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刻画极具装饰性,写实感不强,跣足而立。佛像头后饰圆形头光,最内匝是浮雕的圆形莲花,莲花的外面则为磨光绘出。

北齐--隋  贴金彩绘  石雕佛立像

残高64cm,圆雕,石灰石质。表面饰螺纹,面部线条清晰,眉目清秀,面相方圆丰满,双目低垂,嘴角内陷,神态肃穆。肩宽体健,身披右袒式袈裟,有偏衫包肩。面部、胸部贴金,胸前有一“卐”符号,垂足倚坐。佛脑后有折向上的铁钉,应是原来挂头光用的,头光现已遗失。


唐佛坐像

高100厘米,花岗岩质。这尊佛像制作时期在武周至唐玄宗时期,该像具有健美的身段,和谐的比例,充分展示了大唐帝国特有的精神风貌,身下为方形亚腰台座,双足各踏一朵仰莲花,台座两侧还各雕了一身天王托扛着台座。天王身披铠甲,身材短粗,表情忿怒,充满着力度。从佛像的双膝分开,大衣紧贴腿部的坐法来看,既与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的唐代倚坐佛像相似,也见于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所以应该是大唐首都长安的风尚传来所至。按照唐代佛像雕刻的一般规律,倚坐佛代表着将在未来世界下生人间的弥勒佛。


东魏(534-550年)贴金彩绘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通高:70.7cm

高浮雕背屏式三尊像,石灰石质,主尊磨光高髻,面相清瘦,表情喜悦。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露出结带。左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基座上。饰彩绘的头光和身光。二胁侍佩项圈,着僧祗支与长裙,饰帔帛。跣足立于莲台上。三尊像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光下部主尊两侧浮雕双龙,口衔莲花莲叶,将二胁侍托起,背屏上部正中为一单层亭阁式侧面塔,两侧环绕飞天八身,呈弧形当空飞舞,采用左右对称的构图形式。二身倒悬托塔,六身手中各持笙、箜篌、排箫、钹等,烘托出欢乐和谐的气氛。


东魏  贴金彩绘  右胁侍菩萨像

石灰石质高浮雕造像,菩萨面相清秀,弯眉,丹凤目,高鼻,呈微笑状。长颈,肩饰二圆形物。体态修长,佩项圈,上着僧祗支,下着长裙。饰披帛和璎珞。左手提贴金桃形物,跣足立于莲花上。其头光由单层莲瓣和彩绘同心圆组成。造像左侧下部浮雕一龙,口衔莲花将菩萨托起。


北齐  贴金彩绘  菩萨立像

石灰石质圆雕造像。菩萨头戴花蔓冠,面目慈祥,嘴角含笑。颈佩贴金项圈,饰璎珞、帔帛,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长裙以红、绿、蓝三色装饰。衣饰华丽,雕工精细。


北齐(550-577)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

高60厘米
宽20厘米
厚12厘米  重30千克

圆雕立像,石灰石质。螺形发髻,面相圆润,眼睛微睁,面部、颈部、胸部贴金。身披右袒式袈裟,半遮右肩,红色袈裟饰有绿边,衣纹为阴线刻,袈裟轻薄贴体。


北宋  彩绘  罗汉坐像

石灰石质圆雕像,面相方圆,光头,深目高鼻,小口,嘴角内凹,颈部刻两条阴线,交领袈裟饰阴刻线阴文,左手扶膝,右手执一柄羽扇紧贴胸前,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基座前下部刻有铭文“客张□□”。


北齐  贴金彩绘  石雕佛立像

通高151cm,圆雕,石灰石质。彩绘保存良好。面相圆润,双目低垂,表情沉静。螺发细密,肉髻圆凸。脑后圆形头光残,剩余部分有浮雕莲瓣、线刻加彩绘的同心圆、四身浅浮雕的化佛组成。身着通肩袈裟,上饰彩绘田相,跣足而立。


东魏(534-550)贴金彩绘  石雕菩萨像

通高110厘米
像高95厘米
宽28厘米  厚20厘米  重50千克

圆雕立像,石灰石质。菩萨高髻,所束冠巾贴金,裸上身,颈部佩戴贴金项圈和璎珞,绿色披帛饰有金边,顺肩下垂,双腕戴贴金手镯,左手轻提披帛,右臂半举胸前。下身着红色长裙,腰部束带打结。跣足立于绿色莲台之上。


北魏永安二年  韩小华造弥勒像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弥勒像,高55、宽51、厚10厘米,石灰石质,一铺三身高浮雕造像。主尊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眉目清秀。内着僧祗支,胸前结带,下着长裙。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领襟甩搭左臂。衣裙下摆外侈。手施无畏、与愿印。二胁侍前额梳留三圆形发饰。面相、表情与主尊相同。颈佩项圈,身着天衣。三尊像均为黑发,唇涂朱红,跣足立于覆莲基座上。造像背连舟形背光,上饰线刻火焰纹和化佛。背光外浮雕手执日、月的二天神。造像下连长方形基座,上刻“乐丑儿供养”、“韩小花供养”,并各有一线刻跪姿执莲花的供养人。供养人中间线刻二尊护法狮和一个双手托盘及博山炉的人。造像左侧题发愿文。


东魏天平三年  尼智明造像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尼智明造像,高83、宽66、厚9.5厘米,高浮雕一铺三身像,石灰石质。主尊波发高髻,面相清瘦,杏眼长目,嘴角含笑。身着褒衣博带式服装。二胁侍头戴宝冠,面露微笑,身着南朝妇女中常见的红色交领大袖衫,饰红色披帛。背屏侧面彩绘僧尼像四身。造像下连长方形基座,上题发愿文。


东魏  贴金彩绘  佛菩萨三尊像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通高310厘米,高浮雕一铺三身像,主尊螺发高髻,上施宝蓝色,杏眼长目,面部表情温和。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上饰彩绘的田相,胸前露出结带。饰头光和身光。右胁侍菩萨上身残。左胁侍头戴宝冠,身着天衣,佩项圈,腹部饰蝴蝶状饰物。三尊像背连莲瓣状背屏。背屏下部主尊两侧是高浮雕彩绘的双龙,口衔莲花、莲叶、莲蕾形成基座,托起二胁待。背屏上部正中为一单层侧面塔,饰莲花、莲叶,塔两侧环绕飞天八身,四身托塔、二身舞蹈、二身分执排箫和钹。这是龙兴寺窖藏出土造像中最大的一件。

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通高45厘米。高浮雕一铺三身像,主尊螺发,面相清瘦,着褒衣博带式红色袈裟,体态修长。二胁侍头戴高冠,身饰披帛,着长裙,跣足立于双龙托起的莲座上。


北齐--隋  贴金彩绘  石雕菩萨立像局部


齐--隋  贴金彩绘  石雕菩萨立像


北齐  贴金彩绘  思惟菩萨像


北齐  彩绘石雕  佛立像

北齐  贴金彩绘  佛立像


佛像胸部右侧三个胡人形象(图八局部)


北齐  贴金彩绘  石雕佛立像


北齐  贴金彩绘  佛立像


北齐  贴金彩绘  思惟菩萨像


北魏晚期  贴金彩绘  佛菩萨三尊


北魏永安二年  韩小华造弥勒像


北齐(公元550--577彩绘贴金  石雕菩萨立像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其他:

古美征稿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