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居红军师长,地主父母被杀害后,他含泪投奔了老蒋

毫无疑问,当叛徒是可耻的,理应得到所有人的唾弃。

不过,有些人当了叛徒之后,却做了一些很值得称道的事,这就另当别论了,比如曾经的红军高级将领杨遇春。

杨遇春是江西瑞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还参加过南昌起义,逐渐成长为红12军35师师长、独立师师长、苏区模范少年先锋师师长,是我军早期重要的高级将领。

那么,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红军高级将领,又是怎么叛变的呢?这还得从他的家世说起。

杨遇春出生在瑞金县一个地主家庭,家里条件非常好,但是在1933年,苏区在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掀起了“消灭地主”的运动,杨遇春虽然是红军高级将领,但他的父母也没有幸免,不但被逮捕,遭遇了严刑拷打后被杀害,而且家里的财产也被清算一空。

后来,龚楚回忆这个运动时,说王明搞得太过了,有些地主家的小孩子都不放过,虽然消灭了地主,但却丢失了群众基础。

那段时间,杨遇春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越来越感觉,清算自己的日子就快到了,于是,在一个阴雨的下午,他枪杀了师政委后,投奔到了国民党56师。

蒋介石也早就知道杨遇春的大名,20几岁就当师长,而且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所以,当他得知杨遇春叛逃后,直接把他调到了南昌行营,担任中将参议。

那个时候就能当中将,绝对是非常少见的,像杨遇春的黄埔大师兄杜聿明、陈明仁、黄维等人,直到1949年也只是中将。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遇春本来要到第三战区任职,但是,当他走到汉口的时候,被薛岳知道了,当时,国民党军在前线连连溃败,薛岳虽然明面上不说,但是,他打心底里佩服八路军的游击战术,他觉得,当前要挽回颓势,打游击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可是,国民党军没有搞过游击战,他手底下也没有懂游击战的将领,所以,当他听说杨遇春路过武汉的时候,非常惊喜,因为杨遇春可是红军游击战的专家!因此,薛岳连给蒋介石发了6封电报,请示将杨遇春留下来。

杨遇春被留下来后,第一仗便震惊了国人。

当时,国民党将庐山划为游击区,杨遇春被任命为江西省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带领两个团坚守庐山。

杨遇春对这个任务也是非常重视,在庐山主持了升旗仪式,大声说:“我们在庐山升旗,便是宣示我们的决心!我们决心以血肉保卫庐山神圣地区,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也要继续完成我们的任务!”

当时,冈村宁次根本没把杨遇春放在眼里,并放出话来:小小庐山,几天就能拿下来!

可是,冈村宁次这一拿就拿了9个月,最后要不是杨遇春主动撤退,还不知道日寇什么时候能拿下庐山。

那么,杨遇春在庐山采取了什么办法,与数倍于我的日寇周旋呢?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他把难民疏散后,把剩下的几千山民组织起来,组成了“卫庐社”,下设少儿组、妇女组、青壮组,专门负责放哨、看护救治伤员、运输弹药给养等工作。

第二,他抽调精壮人员组成侠士队,经常下山收拾那些给日寇带路的汉奸,割下他们的脑袋示众,以警示那些汉奸,不要给日本人做事。

第三,当然是他的两个团了,经常组织小规模的伏击,今天打死5个日军士兵,明天打死8个,后天打死10个。今天从日军那里夺来一批大米,明天伏击抢来一批枪支,后天又搞来一些补给,总之,神不知鬼不觉,几乎每天都打伏击,每天都有收获,搞得日寇焦头烂额,整天提心吊胆,都快得精神病了。

庐山抗战9个月,杨遇春一战成名,他当年在红军学到的游击战术,总算没有白费!

但是,杨遇春毕竟是叛将,后来虽然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但已经得不到重用了,生活过得很平淡,于1989年病逝,终年80岁。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