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美文】刘月琴

刘月琴

文/晏金福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搜索)

刘月琴虽然是个女同志,可是人高马大的,像个男人。说话快人快语,来啥说啥;做事干净利落,不拘小节,更像个男人。

我最初认识刘月琴是在1951年,那年我10岁。计算一下,她应该是21岁。之所以认识她,是因为她当时正和我们晏湾乡乡长李文友谈恋爱。那时候,人们都很封建保守,自由恋爱已经是很惹人眼球的新鲜事了,可她的某些行动,在人们眼里很出格,所以我的印象特别深。那是别说汽车,连自行车也没有,所以他俩来回都是步行。傍晚回去的路上,她总是撒娇,让李文友背她。李文友30多岁了,个子又小,走不了几步就背不动了。她却把李文友背起来就跑。这时,地里干活的人都会停下来看西洋景,我们小孩子就跟在后面看热闹。一面看,一面唱“刘月琴,不知羞。大姑娘,背老头。”她自顾自的,也不恼。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她任渔沟区妇女主任,我老婆是大队妇女主任,我和她就比较熟了。有一天晚上,她去渔沟中学,找一位姓Q的男教师。当时这位正光着身子在木盆里洗澡,她推开半掩的门就进去了。看此情景,走到跟前,对着男教师的肩膀拍了一掌,骂了声:“死孩子,门也不插。”然后,带上门,扬长而去。

刘月琴虽然大大咧咧的,可是为人却挺让人佩服的。一是她对爱情的忠贞。那位大她十几岁的丈夫李文友很早就被打为叛徒。党籍开除了,公职也没了。别人都以为他准会离婚。可时她始终不离不弃,供养老李至死。而且在老李死后,多年都没有改嫁。二是为人大方。那是物资极度匮乏,大家生活都比较拮据。可是,我们每次去她家,她总是倾其所有,盛情招待。三是她原则性很强。举个例子吧:1979年她在大庙食品站当站长。春节前的一天下午,我去找她,想买个猪头。当时,猪头是抢手货。一是价格便宜,只有猪肉的一半;二是猪头肉、耳朵、口条加上猪头冻,一个猪头就能出四盘荤菜,春节请客、招待亲戚都行了。我本以为,一个食品站长,买个猪头,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她却说:“这不好弄!社员半夜里就跑来排队了,我们怎么好意思走后门?”我正失望呢,刚好她的胞弟来了,也是来买猪头的。她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她对弟弟说:“晚上你就不要喝酒了,吃过饭赶紧睡觉。12点我喊你起来排队。一人准买两个,正好你和晏老师一人一个。”当晚她拼命地劝我酒,我喝得晕晕乎乎的,夜里睡了个好觉。第二天起来,我高高兴兴地带着猪头回家了。

不过这样一个豁达的女人,晚年却过得很不好,甚或有点凄凉。大概是1991年吧,我在西关一个药房里见到了她。听她说,食品站已经几年没发工资了。她得了糖尿病,被迫改嫁了西关村的一位副书记。我给她买了很多药。后来,我和老婆去看过她几次,她总说那位副书记不如老李疼她。时间不长,他就离开那位副书记,去娘家投奔娘家侄子去了。

大约是1995年的春天,她来到我家。第二天,她说去七里看一个亲戚。我托朋友借了一辆轿车,送她去了。回来后,在我家过了两天,她要走。我劝她多住两天,她说还要去尹集看一个亲戚。我送她去了汽车站,买好车票,把她送上车,然后,目送她离开。我怎么也没想到,这就是我和她的永诀。

当年暑期,我去渔沟。车过曹庄不远,车上有人指着路西不远处说:“那就是刘月琴的坟。”“啊?刘月琴去世了?”我感到十分突然。“去世两个多月了。”那人说。怎么可能呢?那时,她刚离开我家不久啊!早知道如此,我就该留她多住几天呀。一个多么好的人,就这么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我不禁一阵心痛,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