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犹忆少时读书事(随笔)
1977年秋,六岁的我背着书包开始了人生求学之路,说起来心酸,我的学校根本称不上一所学校,只是一个极简陋的教学点,复式班教学,两间教室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分坐两边。一位女教师,轮流给我们上课。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上完了两年学。因为我父亲是一位教师,在学前已经教我认识了一些字,再加上两年的学习和父亲平时的教导,我已经具备一些阅读文字的能力。文字于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语文课本发下来没几天就被我读完了。当时,适宜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太少,渴望读书而不得,怎么办?我有两个姐姐都在上初中,我就偷偷地把她们的语文历史课本掏出来看,本来她们怕我把书搞烂搞脏弄丢,不让我翻她们的书包。但她们放学就需要干农活,我还是有空子可钻的,就这样我小学毕业时,已经囫囵吞枣地把初中三年的语文历史地理课本读完了。反正也是不求甚解。我知道了在我住的闭塞小山村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时刻吸引着我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同时觉得看书比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有意思多了,有时间宁可沉浸在书中,也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这造成我从小性格就有些孤僻,但我内心却不孤独。后来我读到英国作家马特·海格在《阅读的意义》中的语段时,才知道我的认识和很多读书人一样。他说:“人们说,阅读不是为了逃避,就是为了找到自我。我倒觉得这两者其实没有区别,因为我们会在逃避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与我们身在何处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去向何处?有人老套地认为,书虫是很孤独的,但对我来说,读书是挣脱孤独的方式……”
七十年代后期到整个八十年代,当时还有一种书让我迷恋不已,就是被称为“小人书”的连环画。有根据古典名著改变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聊斋故事》系列;有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高山下的花环》《自豪吧,祖国》;更多的是种类繁多的单本,像《刘胡兰》《红日》《雷雨》等等。这些连环画故事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又是名家绘图,不仅对少儿有极大的吸引力,甚至让大人也一睹为快。但是我们一般农村家庭是不可能常给你买这些书的,当时一斤猪肉才几毛钱,一盒火柴二分钱,一斤盐一毛多,而一本连环画要二三毛,所以家长不舍得拿紧紧巴巴的生活费给孩子买他们眼中的“闲书”。只是在逢年过节可能买一两本让孩子高兴。想看怎么办?一是互相交换;二是用自己宝贵的零花钱买;(农村孩子从小是要劳动的,所以家庭卖了猪羊树木要给孩子一点零钱,过年给点压岁钱,自己还可以捡废品卖点零钱)还有就是好言向同学求借。当时谁要有新书,或是书多,在班里是很有地位的。当时集市上有出租小人书的,只能在书摊旁看,不能带走,实在想看了,放学后我就花二分钱看完一本再回家。看多了这些书,我的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我以后再看原著打下一定的基础。
进入初中以后,当时农村已经实行了土地承包制,我家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家里有时能多给孩子点零花钱了。每年秋季,家里种的几种杂粮开始收获,什么绿豆、芝麻、高粱等等,自家吃不完,母亲便让我和村里的人一起用自行车带着去濉溪县城农贸市场卖掉。从卖粮所得中给我几块做零花。卖掉粮食以后,同村的伙伴就回去了。我却留了下来,带着钱去了位于濉溪石板街的新华书店。这是全县城我最喜欢去的一处地方。说是县新华书店。其实很窄小,只有两间门面。我通常先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浏览一遍,感兴趣的就取出翻阅。最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买下,毕竟钱是有限的。我当时买的书至今犹存,现在看看品味还都不错,有《唐山大地震》《叶挺将军》《上下五千年》《暴风骤雨》《西安事变》以及一些科普作品等几十本。这些书籍被我反复阅读数遍,内容了熟于心,更好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阅读理解能力。我的文科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主要还是得力于大量阅读。我和别人说话时冒出的词语和一些典故有时让他们直愣,搞不懂何意。所以我在整个初中阶段都没有交到一个很能谈得来的朋友。
但是,这时情况有了变化,父亲担心我把心思都沉迷于课外书籍,学业功课反而不在意了。开始反对我大量阅读课外书,至少要限制看,有选择的看,他挤出钱来给我们订了《少年文艺》《中学生》《中学生之友》《语文报》等报刊杂志,这在我们学校教师里面是唯一的。当时一个学生的一年学费才十八元,父亲却愿意一次性拿七八十元给我们订阅书报,眼光还是远大的。但是课本和这些书报还是满足不了我的阅读欲望。我们村里所有存几本书的人家都被我借了一遍。又因为父亲只想让我在他划定的范围内读书,于是在空闲时间,我想尽办法用捉迷藏的方式读书:夏天爬到高高的树杈上,躲在绿荫里读书;冬天穿上大棉袄找一个僻静向阳的柴草垛洞,在冬日的暖阳下读书;也曾藏在废弃的破房屋里读书;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边走边读……反正记忆中,除了必要的家务活、做作业外,我的一点闲时间大多用在了读课外书上。读书让我过得充实而快乐,也让我的文科成绩在班内遥遥领先.我在上初三时,父亲正好代我的政治课,因为我平时已经把书背的很熟,桌洞里有一本我刚借同学的《林海雪原》,我忍不住把书掏出来读,不料太入神,被父亲发现了。父亲让我站起来,就课本内容提问我二十多个问题,我干脆利索地全部正确对答如流。父亲不再追究,只是让我上课时不准再看课外书。但课余明显不再干涉我的读书自由。
由于我读书入迷,我们村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我的小故事,一是放学边走边读书,因过于专注,一头撞在大树上,头上起了包,我摸摸头,不以为意,继续读。还有就是夏天农村需要把夏粮重新弄到晒场晒,防止发霉。一个夏日午后,天气突变,家人都冲出去雨中抢粮,我却因为看书入迷而忘记了外面的一切。直到家人抢粮回来,才发现我还捧着书在“稳坐钓鱼台”,便哭笑不得地说了我几句,让我以后做事要弄清哪个重要,不要成为一个书呆子。还有一件事亦让我难忘,我的邻居大哥上过中学,也喜欢看书,我们有时做些交换,有次他从别人手里借来一本《白话聊斋》,我稍翻几页,马上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但他要先睹为快,而且借别人的书有时间限制,于是连续几天晚上,在一盏煤油灯下(白天忙,我们村当时尚未通电),他坐着看,我站在旁边和他一起看,终于读完此书,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此后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这样办。直到他结婚了,我家人制止我再去,以免新媳妇讨厌,才停止下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种年少时想尽办法,争分夺秒读书,读到周围的世界全都像消失的岁月让我难忘,读书真的能让人忘记贫穷、劳累、不快有一种,如痴如醉的幸福感充满整个身心。
上了高中以后,随着功课考学压力的增大,读课外书的时间大为减少,我还是抽空买来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的原著,在周末和节假日里仔细读完。高二下班学期分科时,在别的同学反复犹豫选文还是选理的时候,我根本没有任何犹豫,也不征求任何人的意见,直接选择了文科。没什么原因,就是喜欢。长期大量的阅读使我对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不会为了所谓的选理科好找工作而动摇。我就知道选择文科我将有机会读更多的书。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我的文科优势使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下,考上了一所师范学院。
上了大学后,师大的图书馆藏书多达百万册,这让我有了一种鱼入大海、鼠入米仓之感。除了上课,我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花在图书馆里。正如高尔基所说,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几年里让我过足了读书瘾。我在读书的同时也喜欢做笔记,家中有我从初中到现在的笔记二十多本,摘抄有好的语句段落,有让我读了还想读的美文,也有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所读之书的评价。长期的坚持让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在我所有读过的书中,让我最喜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美国作家特里尔的《毛泽东传》。这两本书我都读过了十几遍,但过一段时间还想读,可以说是百读不厌。后来我还向我的每一届学生都推荐了这两本书。《平凡的世界》一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我向上、独立、自尊、真诚、逐梦。我的人生经历与孙少平有很多相似之处,他的成长带给我许多有益的启示,感谢路遥给世界留下如此宝贵的精神食粮。从《毛泽东传》我们能看到,伟人的人生也经历那么多挫折和打击,但毛泽东能坚持原则,坚持真理,最后终成大业。每逢我遇到挫折时就想:伟人的一生尚且如此历经磨难,我的这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我又鼓足了生活的勇气。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回顾人生路,一本本书籍犹如一盏盏黑暗中的明灯,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若没有这些书籍,我的人生将是多么的贫瘠、黑暗。历史学家阎崇年说“书香人生,止于至善”。书香相伴,以书为友,滋润心灵,给我时时带来精神刷新之感。1994年,我师大毕业,告别了青春时代,走上教师岗位,开始了新的人生道路,也开始了新的读书阶段。岁月虽然流逝,但我青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虽然我的人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我没有虚度,在至简至陋的环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快乐。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明白:人在一生中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但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的思考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深邃。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是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书香伴我四十多年了,还将伴我走向永远。
作者简介:
朱良启,男,现年47岁,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烈山区淮北七中。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新媒体《行参菩提》十大金牌作家。2014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先后有二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一百五十余篇,30万余字。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