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钱的大亨——卢作孚

1949年的中国,天翻地覆,国民党一败涂地,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猎猎飘扬。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二十艘轮船停留香港。何去何从?当时卢作孚至少有四条路可走:一是去台湾,张群、叶公超等政要都一再劝说;二是去美国,挚友晏阳初会为他安排好一切;三是留在香港,天时地利;四是北上回大陆。
卢作孚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北上。他的内心并没有过多的纠结,因为他的根在重庆,他只是回家。他说:“我对事业负有责任。”然而,壮志难酬,三年后,卢作孚便吞下过量安眠药悄然离世。
1
1921年秋,四川泸州忠山上,霜叶染红,秋草弥香,年轻的恽代英和卢作孚站在高高的山崖上举目远望,层林尽染的秋色山光也吸引不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忙着“唇枪舌剑”,激烈地辩论着中国的未来与出路。恽代英主张暴力革命,他自称“我是一颗炸弹”,要以武装斗争方式救国救亡。他的好友卢作孚提出异议:“炸弹力量小,不足以完全毁灭对方;你应当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力量,才使人无法抵抗。”一直以来,卢作孚都坚持以“微生物”的方式改良社会,努力践行实业救国路。
卢作孚
卢作孚富于理想,更勇于实践,他以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白手起家创办公司。“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四川办实业,必须先解决交通问题,当时四川与外界交往主要靠水路,他便想要办航运。1925年冬,他在重庆合川老家创立民生实业公司。那是川江航运衰微期,扬子江上游,五彩缤纷的外国旗轮船随处可见。但卢作孚天生不服输,他认为:“白种人做得到,黄种人亦做得到;日本人做得到,中国人亦做得到。”他东挪西借了八千元,购买了一艘七百吨的小船,取名“民生”号。公司没有办公室,就在县城一座小庙宇内设立事务所。
小小的“民生”号,以蚍蜉撼大树之势,与外商竞争。卢作孚是幸运的,仅十年光景,民生公司就发展成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拥有四十七艘轮船,总吨位两万吨以上,承担长江上游一大半运输任务。川江上漫江飘舞的万国旗中,有一半为中国旗,卢作孚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国船王”。
这一切都离不开卢作孚和他的“民生精神”。
在民国,很多商人在商不单单言商,他们利来利往,但更重社会责任,卢作孚是其中的标杆人物。他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商人,他办公司的终极目标不是纯为赚钱,更不是分赃式地把赚来的钱全分掉,而是要将它运用到社会上去,让更多的人分享公司的成果。他把民生公司的经营宗旨拟定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并提出了个人为企业服务、企业为社会服务的经营信条。他要求每个职工都要追求这样的境界:“人生的快慰不在于享受幸福,而在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享受,而在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享受。”卢作孚多次在民生公司大会上阐释他的“民生精神”:人的成功不是要当经理、总经理,或变成拥有百万、千万的富翁,成功自己,而是盼望每一个人都有工作的能力,都能帮助所服务的企业,使企业能切实帮助社会。在民生公司,董事会只享有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无论投资多少,每个股东最多只能有两票议决权,所以永远不会有控制公司的大股东。但开董事会时,卢作孚会把重庆最好的饭馆如白玫瑰、小洞天包下来招待股东,还给小股东发放车马费,请他们免费乘船游览三峡,让他们觉得很有面子。
卢作孚的“民生”号
“民生精神”,这面旗帜一直高高飘扬在卢作孚和民生公司的精神高地。自创办民生公司起,卢作孚就把人的因素看作企业的“命根子”,把人的知识和技术提到首要位置。他坚持低级人员考、高级人员找,以及大才过我、小才过考的用人制度,从不徇私情。当时炙手可热的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向卢作孚推荐一名大学生,卢作孚经过调查了解后,发现此人有抽大烟的恶习,坚决不予录用。
卢作孚是追梦人,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要求每个职工努力帮助事业、帮助社会的同时,也要求企业、社会尽量满足个人及其家庭需要。在民生公司,员工们从没后顾之忧,每个人可依赖着企业工作到老,不会有职业恐慌;如其老到不能工作了,则退休后有养老金;任何时候死亡都有抚恤金。与“脚蹬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船拉”的船工生活相比,进了民生公司大门就意味着登上了幸福生活的快车。卢作孚为民生公司职工建造了一个静谧和谐的“花园世界”。若干年后,他的孙女卢晓蓉在《花园世界的追梦人》中描述:宿舍顺山而下,村与村间有蜿蜒起伏的小路彼此相连。职工宿舍多为土木或砖木平房,与现代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相比未免有些简陋,但房舍周围精心建造的花园景观,却是今人很难享受到的。船厂雇用了一个花匠,常年打理着这个大花园。花园里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各种应时的鲜花;青石板砌成的小路两旁也种满了青草与灌木。月季、茉莉、蜡梅、栀子花、美人蕉、黄桷兰、牵牛花、麦冬、万年青……还有燕子、喜鹊、知了、螳螂、金龟子……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住在这个大花园里的“村民”们,彼此都相亲相爱、如同一家,记忆中仿佛从未发生过吵架斗殴的事件。
2
只有小学学历的卢作孚,一生钟情教育。他早年主张“教育救国”,是“教育救活农村”的崇尚者,他先后从事过通俗教育和新实验教育,还在成都创办过民众通俗教育馆,但都因时局纷乱而被迫中止。1925年后,卢作孚弃学从商,创办民生公司,但他从未中辍教育实践。他办实业,实际上也是办教育,民生公司就享有“社会大学”的美誉。
乱世风云,各路军阀打起“擂台”,各领风骚一阵子。卢作孚认为一切病象,皆源于人,必教育救治。他坚持教育为救国的不二法门,狠狠驳斥了当时流行的“民必富而后教”、“国必惬武后而修文”的论调。卢作孚主张打破受教育权为少数人垄断的怪圈,人人皆有天赋本能,则人人皆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他力主普及小学教育,使入学的儿童达到应学人的百分之百。
中国教育一直存在着读死书、死读书的模式,湮没人的性灵,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于世无用、于事无补的酒囊饭袋。自学成才的卢作孚对教育有独特理解:“事业实即教育,且为最实际的学校”,这样的观点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属凤毛麟角。他教人从实际生活上去学习:“学骑马,要在马上学;学游泳,要在水上学;学用机器,要在机器面前学。”他说:“最好的教师是,在他眼里,个个学生是天才,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帮助发展,要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和自行解决问题。”并希望教育从小学起,把如一张白纸的儿童,一直教好下去,不要教“死”人,甚至教成坏人。
卢作孚书法
学而优则仕,万人同挤独木桥的局面,在民国也没因科举制度的废除而销声匿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今天一样,农民的孩子读了书就不种庄稼,商人的娃儿读了书也不去守商店,工人的后代读了书也不愿当工人,都到政府机关去。卢作孚的教育终极目标是在成功一个社会,而不是单纯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学校之培育人才,不是培育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卢作孚极端厌恶为做官而读书。他说:“如果一国人口,全读了书,岂不全是公务人员,会没有一个老百姓了?”他忍不住痛心疾呼:“我们国家之所以弄到今天全无办法,情势非常可怕,就是因为这种读书人太多了。”他甚至主张将教育独立于政治外,要求主管教育者应从其他政务中独立出来,专心一意全神贯注搞教育,教育行政官员要懂教学,教师也应懂管理。
在当时,就教育问题坐而论道的不乏其人,但躬亲实践的并不多,卢作孚的难能可贵处,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民生公司盈利后,每年都提取部分盈余资助社会,建设中国西部科学院、瑞山中学、兼善中学等。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梦想,使中国教育尽快走向现代化,卢作孚还开展了改革旧式学校、职工教育活动和创办新式学校等一系列教育新实验。
重庆北碚实验区内,每晚都有众多青年男女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北碚市中学校园小道上,体育场边,每到晚上八点后,一群群手里拿着书本的人行色匆匆,他们不是民众学校夜学出来的学生们,就是在图书馆研究东北问题的三峡峡防团务局职员,就连民生公司的水手都视学习文化为乐事。抗日战争胜利那年,北碚儿童入学率已达百分之八十,这样高的普及率在当时的中国十分罕见。
在学习上,卢作孚是员工最好的榜样。他因吃过读书少的亏,学习非常刻苦。为掌握国外的最新信息和科技知识,他特别注重学习英语。他最初跟好朋友晏阳初的美国夫人学英语。抗日战争爆发后,工作虽然更加繁忙,但他依然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基本掌握了英语听读能力,美国《生活》杂志、《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美国和苏联大使馆的英文版新闻简报等,凡是能够弄到手的英文报刊他都看。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掌握的词汇量已相当可观,可轻松听懂罗斯福总统演讲的留声片,能阅读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
3
国民党治下的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村灾难深重,经济破败不堪,社会匪患丛生,农民四处流离逃荒。面对这种境况,全国“救救农村”、“复兴农村”的呼声四起,各类“村治”、“乡建”实验逐渐推展开来。当晏阳初、梁漱溟等在华北掀起乡村建设热潮时,卢作孚也在自己家乡谋划乡村建设。
1927年春,卢作孚出任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这本来只是一个清理匪患、维护治安的职位,却为卢作孚提供了又一个进行社会改革、实现“理想社会”的实验场所。不同于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等人选择通过兴办教育来复兴农村,卢作孚选择了实现乡村现代化的路子,他把乡村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梦想把三峡地区营造成一个灿烂美妙的乐土,并以此作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经营参考”的样板。
卢作孚打造的“实验区”,不像重庆主城那样,走洋行洋楼、舞厅咖啡厅之类的十里洋场“上海模式”。卢作孚的建设计划是以北碚乡为中心,将三峡打造成一个生产、文化、游览的区域,人民皆有职业,皆受教育,皆能为公众服务,皆无不良嗜好、不良习惯。卢作孚在北碚建成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组建当时四川最大的煤矿——天府煤矿。那时的重庆市民,无不把去北碚坐一趟小火车作为一种向往与享受。他创建西南最大的纺织染厂——三峡织布厂,创立中国唯一的最大的民办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四川率先架成了乡村电话网络,开辟了被誉为“重庆北戴河”的北温泉公园。他修公路、开运河、办农场、建工厂、辟公园、修建体育场、改造旧城市,并在城镇中设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及各种学校。短短几年,他把杀人放火频现的匪巢变成安居乐业的福地,成为与定县、邹平齐名的乡村建设实验区。“北碚”这个名字,三年即闻名全川,四年即闻名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它甚至闻名世界。1936年,黄炎培游览北碚后,在游记中说,以前“北碚”二字在地图上找遍四川全省也找不到,可是到了现在,花团锦簇,盛极一时,“北碚”二字誉满天下,几乎说到四川,别的地名很少知道,就熟悉北碚。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参观北碚建设试验区后,感动得流泪。
卢作孚治下的北碚
卢作孚在农村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不一帆风顺。无论卢作孚的设想如何美丽动听,但对农民们来说,实在虚无缥缈了些。村民们不但不领情,而且害怕有建设。卢作孚要改良巴县北碚市场街道,就有老百姓破口大骂:“自有北碚市场,便是这个样的街道,至少也有几百年,大家走得好好的,你偏偏一来就见不得,走不得了!”他出钱帮助各乡场小孩子点种牛痘,很多人都说,千万不要抱小孩子来点种。在老百姓眼中,天下哪有这样做好事的?他今天不问你要钱,等害得你的小孩子要死了,他才问你要。面对老百姓的种种疑虑,卢作孚着重发展经济,对老百姓少些骚扰,少些强力的压迫,少些不应该有的负担,给他们多些收获,多些寿数,多些知识和能力,多些需要的供给,多些娱乐的机会。最后,老百姓主动愉快地接受了“建设”。
若说北碚乡村建设比定县、邹平更具特色,那就是北碚的乡村民主建设和民众自治力的培养。卢作孚倡导并主持成立“北碚市民代表大会”。市民代表不是由上级指派,而由市民直选产生。1930年5月17日的《嘉陵江报》以“北碚的市民会议”为题,报道了市民会议情况:“到会的有百余人,他们议决了好几桩事情:一、禁止市中铺户沿街洗晾衣服及喂敞猪。二、街面及所售生熟食物,须检查清洁,预防疾疫。三、设蓄水池预防火灾。四、各街一律搭设凉棚。前两项原由峡防局规定实行;第三项亦为各市民所感需要。第四项把提议一出,起初意见分歧……有的说出不起钱,有的说已制好了布棚……结果因全场有人明白解释,也竟一致通过了。”对此,卢作孚曾感慨万千:“谁说中国人无办法?谁说公众的事情做不好?最有办法的乃是老百姓!”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工作的团体有六百多个,先后设立各种实(试)验区一千多处。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实验区有河北定县、江苏昆山、南京晓庄、山东邹平、四川北碚等。这些实验区中,无论存续时间,还是实际成效,卢作孚主持的北碚实验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卢作孚立即向全公司发出号召:“国家对外的战争开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就开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统一指挥下,民生公司全体员工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卢作孚一生都不愿做官,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敢挑重担,出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和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负责战时最艰巨的水陆交通运输和粮食供应任务。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几乎包括了全中国的航空、兵器及轻重工业的机器设备,亟待撤往大后方。而当时的中国,飞机少得可怜,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火车线路被日本人炸得七零八落,无法正常开运;公路运输不仅运费高,汽车少,且公路少又不能直接入川。因此,长江水道便成了进入四川最便利的路线,成了抗日战争期间贯通前后方最重要的“黄金水道”。
宜昌情况万分危急,处在一片混乱和恐慌中。可供运输的仅民生公司二十余艘轮船和几艘其他公司的轮船。按照正常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更大的问题是,还有四十天长江枯水期就要到了,而日军又在节节逼近,日本飞机不断飞来轰炸,形势危急,人心混乱。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临危不乱,他下令采用民生公司在长江枯水期实行的“三段航行法”和“川江夜航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大半。每当夜幕降临时,宜昌港一片繁忙,汽笛声、机器声、口号声会合成一支“悲壮的交响曲”。各艘轮船多装快运、分秒必争,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从而保存了中国工业的命脉,为抗日战争胜利和大后方建设奠定了基础。宜昌大撤退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撤退”。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民生公司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在抢运物资和人员的战斗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共有十六艘船只被炸沉炸毁,六十九次被炸伤,冯玉祥称赞民生公司是“爱国的公司”。当然,民生公司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当日军好不容易踏进宜昌城时,发现这里已是一座空城,这才如梦初醒。日本军部在后来的战略检讨中,一直认为占领武汉后没立即拿下宜昌是一个重大的军事失误。
5
在卢作孚心目中,中国人有两种美德是可以战胜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一个是勤,一个是俭。卢作孚在勤俭方面,身体力行,堪称楷模。
卢作孚身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民生航运公司总经理,还身兼多家企业的董事长,生活即使不奢华,至少也应是宽裕的。然而,他坚持只拿一份薪俸,其他收入都捐给了科教事业。他生活简朴,不吸烟,不喝酒,常和员工一起在食堂吃大锅饭。他常穿民生公司自制的麻布制服,剃光头,蹬布鞋。招待客人,不论职位多高、官多大,他都不搞豪华宴请。就连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四川省主席刘湘来公司视察,依然只有南瓜焖饭、一碟泡豇豆炒碎肉末、一碗粉蒸肉招待。卢作孚从不利用权力为家人子女搞特殊,捞好处。他甚至没有自己的房子,家里也只有借来的破桌椅、旧木床。家人有事要搭乘民生公司的船,都得照章排队购票。他的四川老乡张群,在很多场合都对卢作孚赞不绝口:“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新中国成立后,正当卢作孚壮志满怀,准备为国家做更大贡献时,形势悄悄发生了变化。“三反”、“五反”运动接连而来,民生公司受到极大冲击,卢作孚深感惶惑。后来,竟连民生公司的通信员也上台“揭发”他,卢作孚不得不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众检讨。“士可杀不可辱”,一个视人格尊严为生命的人,无端的污蔑和侵犯,是绝对无法忍受的,尤其是来自他一生都竭尽所能帮助和挚爱的人们。两天后,卢作孚选择了以死相抗争。他留下了简单的遗嘱,遗嘱是写给妻子的,用钢笔写在一张毛边信纸上,字迹清晰。这份遗嘱的内容是:一、借用民生公司的家具,送还民生公司。二、民生公司股票交给国家。三、今后生活依靠儿女。四、西南军政委员会证章送还军政委员会。
真可谓生时两袖清风,死时清白坦荡。一个身心坦荡的人,身上便披着一袭天鹅羽毛,再多的脏水泼来,也会被时间轻轻地抖去。
为理想而投身商海的卢作孚,凭一腔热忱在内外交困中创下了一番伟业,其中的艰辛磨难,并不难想象,可当尊严受到践踏时,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离开。命运本身,就具备着你永远无法抗争的一种硬度,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与张澜、黄炎培等人谈论近代民族工业,他提到,有四个实业界人士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轻工业的张睿,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只不知,卢作孚若泉下有知,听到这番话,会做何感想。
(0)

相关推荐

  • 冼冠生和卢作孚

    1901年,14岁的农民之子冼柄生,从广东佛山只身来到上海,在舅父舒竹生开的"竹生居"小吃店当学徒.出徒之后,冼炳生立志要出人头地,创一番事业,遂把名字改为"冠生&quo ...

  • 卢作孚的读书和看戏

    ▼ 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曾将中国的航运事业搞得风生水起,同时,读书和戏剧也是他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部分.今天小报推送的是傅国涌老师所著"大商人"系列中关于卢作孚部分的节选. ...

  • 赵晓玲:卢作孚的选择(3)有欲之君者,其问诸水滨

    开头:有欲之君者,其问诸水滨写啊,你不写有罪.从我们繁华喧嚣的重庆城区沿嘉陵江上行,江水渐行渐清,山林越看越绿,45公里后,便到了漂亮的园林小城北碚.北碚市街之间有一北碚公园;公园最高处,有一作孚园; ...

  • 北碚大打文旅牌-----北川铁路复建拉开帷幕

    重庆文保志愿者 重庆老街 昨天 北川铁路复建专题研讨会在北碚区卢作孚纪念馆召开 2020年4月28日,北碚区北川铁路复建专题研讨会在北碚区卢作孚纪念馆成功召开,将保护传承"活化"北 ...

  • 卢作孚的故事

    知道卢作孚先生的故事,源于正在写作的"读城"系列,读到重庆城时,方了解到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才知道了在护送重要民族资产撤退到大后方的过程中,卢先生和他的民生船运公司发挥了极为重 ...

  • 百城百艺 舌尖上的非遗|北碚豆花好在哪儿?

    "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这是在重庆北碚曾广为流行的一句民谣.但重庆豆花这么多,北碚的好在哪儿呢? 据<北碚志>等史料记载,北碚豆花早在清朝末年,就颇负盛名. ...

  • 战略撤退:“我们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来的!”

    1938年6月到10月上旬,中国军队以顽强.持续的阻击打破了侵华日军迅速占领武汉的企图,利用武汉外围的广大领土延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抗战物资和民众向后方的转移争取了时间. 而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一场 ...

  • 卢作孚《民国完人》

    西方媒体评选二十世纪十大伟人,有一位中国的晏阳初,他却说:"我 一生奔走东⻄,相交者可谓不少,但唯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他是位完人,⻓处太多了." 卢作孚是四川合川县高石坎人, ...

  •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丨2019国考副省第三题

    本周建议大家集中三小时模拟训练2019国考副省真题,这套命题难度不小,但是学会之后各种考试都不怕啦~ 3.某省政府举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q ...

  • 卢作孚——一个不能忘却的人

    2019-06-21 21:28:18 作者:山佳 来源:微信公众号--佳易博览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在战争时期,交通和通信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这句话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被证明. 1938年 ...

  • 【山佳原创】卢作孚——一个不能忘却的人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在战争时期,交通和通信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这句话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被证明. 1938年秋天,当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生死存亡全掌握在一个船运公司企业家手里时,这段故事的传奇 ...

  • 重庆近现代人物——卢作孚

    卢作孚 卢作孚(1893-1952),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生肖:蛇.重庆市合川区人. 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的先驱,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后通过自学开办 ...

  • 卢作孚的孙女和江姐的儿子:命运何以如此不同?

    卢晓蓉(二排中)  彭云(前排右一) 我们班当年有两个特别家庭出身的同班同学,第一个是卢晓蓉,1946年出生,是民生公司卢作孚长子卢国维的女儿.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此时卢作孚所在的民生公司,也是内 ...

  • 档案《民国人物之船王卢作孚宜宾上演大撤退》

    档案《民国人物之船王卢作孚宜宾上演大撤退》

  • 卢作孚之死(李豫川)

    卢作孚先生(1893_1952年)为祖国航运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但他逝世前后处境却是十分凄凉的.笔者曾参加<四川省志·人物志>的撰写工作,且与卢氏家人相熟,对此事有所了解.兹简述 ...

  • 短视频:女人的眼光是雪亮的,她知道一个没有钱的男人是不值钱的。

    短视频:女人的眼光是雪亮的,她知道一个没有钱的男人是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