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诗情画意元宵节/陈凡

元宵佳节,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关于元宵节的文化,历久弥新的厚重。

今儿天暖,翻看日历,此刻,特别想说说“元夕”节,正月十五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非常喜欢这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按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出门赏月、燃灯万盏、喜猜灯谜、共吃元宵……

传统佳节,文人墨客们为之妙笔传情,诗词里的佳节浪漫,吟诵那份属于元宵节的遥远优美,品味和感受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典意境。如《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元宵节的盛况,在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久吟不衰,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此句是人生治学最高境界。

在元宵诗词旋律里,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易安的那首《永遇乐》意境极佳,难以忘怀,“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有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首词沉郁深沉,形式在新旧之间,一代词宗,想来在火树银花绚烂后,也怀念曾经岁月空留的一地的繁华!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叙述出迥异的情感,而“上元”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记得今年,泉城济南的元夕之夜,游人如织、灯月交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别有一番情趣。

文辞精妙的灯联、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节文化。

元宵节也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灯联。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安石妙联为媒,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王安石赴京赶考,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悬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成为千古佳话,也是"囍"的由来.还记得另一副对联也堪称绝对,上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对: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现今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字艺术,源远流长,从“隐语”演化而来,因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流传过程中深受欢迎。元宵的灯谜,此处也列举一二条有趣的灯谜以飨读者,最早的一条灯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谜底:绝妙好辞。另一条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别有一番情趣,忽而忆起读《红楼梦》宝琴的灯谜,至今猜不出谜底。

元宵节,是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民间节日,是民俗文化浸染的节日。温婉浪漫的诗词,坚定了文化自信,在文字里取暖,装着我们无法看见的元宵节往事……只是岁月迁演之后传统元宵佳节所承载的文化节俗功能,渐被日常生活淡化,人们逐渐失去了曾共同的精神兴趣,曾轰轰烈烈的传统的节俗也已简而化之。传统元宵佳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岂能渐行渐远渐无形,而应且行且走且珍惜……

作 者 简 介

陈凡,女,汉族,山东枣庄人。自幼酷爱文学,2005年至今,在《大众日报》、《山东青年》、《齐鲁晚报》、《枣庄日报》、《作家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文学、新闻稿件500余篇;2012年出版《文心中国》十人散文合集,多次参加省、市、区征文、书画、演讲等比赛并获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