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悠悠榆钱香/李庆华
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和风吹拂,大地复苏。东风渠边上的那几棵老榆钱又长出了新绿,那一串串的榆钱挂满枝头,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我禁不住想起了那久违的榆钱饭。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还算不上富裕,家家虽说全年能基本上吃白面,那家产也是很少的。一到春天,那一串串饱盈盈,绿滋滋的榆钱,便成了人们节省白面的好食物。村上的榆树都是很高很高的。上树捋榆钱便成了我们这些顽童的“美差”。下午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们挎着个竹篮子,拿着绳子,去捋榆钱。看,捋榆钱的穿着单衣,单裤,光着脚丫攀枝抓叶个个如猴子。上到树上选个合适的树杈骑在上面,用绳子把竹篮子捆在树丫上,一手扶着树枝,一手捋榆钱。大把大把的榆钱放进篮子里。捋着还朝嘴里填着吃着。从没有感到过捋榆钱的手被树枝挂疼。树下一些不会爬树的小伙伴看到我们在树上很得心应手的捋着榆钱,嘴里塞满榆钱,急得他们在树下大喊大叫:扔给我一枝,扔给我一枝,一会给你挎篮子。树上的孩子逗乐似的,扔下几枝。他们为了吃到更多的榆钱常常是你挣来我抢去的,你夺过来我夺过去,谁也不让谁,令树上的孩子笑个不停。有的小伙伴较强,抢到一枝,就跑到很远的一边,自己独个儿吃。我们捋榆钱时,大人们从不斥责,他们只是叫我们小心些罢了。有时,他们站在树下,看到几个孩子争抢榆钱时的情景,也会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日落西山,炊烟袅袅。我们便挎着盛满榆钱的竹篮子往家去,等待着第二天早上蒸着吃。其实呀,榆钱饭是豫东农村的一种风味。在我们那儿有经验的农村妇女往往把淘净的湿漉漉的榆钱拌上一些玉米面或者白面,垫上馏布放在篦子上放进锅里用文火,烧蒸熟后掂起馏布角盘出锅,倒在盆子里,滴几滴香油或者棉清油,掺上一些蒜苗,顿时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榆钱饭成了。开饭时。你盛一碗,他挖一碗,就着红薯汤或者绿豆汤,味道挺鲜挺美。嘴里咀嚼,香在心里,余味无穷。有时兄弟俩为了争吃一小碗榆钱饭,常常是夺来夺去的,互不相让。母亲看到这个情景,各分一半或在下一次多做一些,以满足我们的食欲。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童年已离我远去,吃榆钱饭的岁月也成了昨日的历史,但我对榆钱饭的喜爱丝毫未减。遗憾的是,迁居城里多年,整日里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再回到乡下老家吃榆钱饭了。我常想,什么时候一定回乡下老家,赶在榆钱旺盛的时候,尝尝那独特的香甜,不求多,哪怕只有一次就行了。
作者简介:
李庆华,男,郑州树人中学教师,多篇文章刊登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开封日报》、《郑州晚报》、《汴梁晚报》等省、市级刊物。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新媒体《行参菩提》
2019年元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