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ALK靶药耐药想用免疫,怕没效怎么整?测个PDL1!

免疫治疗在肺癌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EGFR、ALK突变的患者却成了免疫治疗的钉子户,多项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对于具有明确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该类患者的肿瘤细胞靠单驱动因素成癌,杂基因突变较低,TMB较低,免疫原性低)疗效不佳,有的甚至容易发生超进展。但是靶药用尽后,能做的治疗似乎只有化疗和免疫,如果患者朋友还是需要尝试免疫的话,那该怎么做呢?小编以2个案例为大家展示一下PDL1对于免疫治疗的预测作用似乎也适用于基因突变患者。

EGFR突变使用免疫获益案例分享

晚期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先后经历多次靶向及化疗治疗失败

一72岁男性患者,既往吸烟(48包/年),诊断为局部晚期肺腺癌(cT1bN2M0,IIIA期),EGFR19del阳性,在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多西他赛+顺铂+46Gy放疗)后做了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术后12个月出现脑部多发转移灶,遂行伽马刀治疗。又过了13个月,肺部出现多发病灶。由于EGFR19阳性,患者先后接受了多种治疗方案,包括EGFR一代TKI(靶向药)厄洛替尼,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其中,厄洛替尼(特罗凯)作为二线治疗达到了持续7个月的部分缓解(PR),耐药后穿插了多西他赛化疗,进展后再次用厄洛替尼治疗了4个月。疾病再次进展时,由于当时3代TKI奥希替尼尚未获批用于临床,因此患者拒绝活检做基因检测。

肿瘤组织PDL1阴性,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阳性,使用O药,见奇效。

虽然手术标本的PDL1表达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对患者肿瘤组织进一步做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组织中浸润了CD8阳性淋巴细胞,以及表达CD68和PDL1的巨噬细胞。

患者还是尝试接受了PD1单抗O药(nivolumab,Opdivo)作为六线治疗。O药使用了7个周期后,影像学CT显示肺部转移灶、纵膈及锁骨下淋巴结肿瘤都几乎消失。目前,患者用O药治疗已经持续了2年以上,并且未见肿瘤复发及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上图为CT下转移性肺肿瘤,纵膈和锁骨下淋巴结肿瘤的情况:图A为O药治疗前,图B为O药治疗两年后。

案例提示:PDL1的检测不仅要看肿瘤细胞是否表达,也要注重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以及CD8T细胞的量!

本案例展示了O药成功在后线挽救EGFR19del多线耐药患者,虽然肿瘤PDL1表达为阴性,但却发现布满了C8D阳性T淋巴细胞,以及具有免疫抑制能力且表达PDL1的TAMs。患者依然免疫获益。

ALK阳性患者获益免疫案例分享

1位51岁女性因咳嗽、发热就诊,胸部X线提示右肺门肿块,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肺腺癌Ⅳ期(T3N3M1b),基因检测显示EGFR—、ALK+,PD-L1未检测。

患者一线治疗选择阿来替尼,治疗2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PR)。

5个月后,CT扫描显示新生淋巴结转移和肾上腺转移。再次基因检测显示ALK易位,与第一次活检相似。患者采取培美曲塞+顺铂的二线治疗,5个周期后,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疾病进展(PD)。基于全身不适、贫血和肾功能不全的化疗不良反应,患者再挑战ALK-TKI:克唑替尼。治疗1个月后因视力障碍停药。

患者筛查PD-L1和ALK-TKI耐药突变,发现PD-L1=70%-80%,ALK G1202R继发突变。因色瑞替尼对G1202R继发突变不敏感,劳拉替尼在当时并未获批。患者四线治疗选择K药。治疗2个周期后,肿瘤明显缩小,9个周期后,维持部分缓解(PR),无严重不良反应只有1级甲减。研究者检查首次活检标本的PD-L1为1-49%,提示ALK-TKI治疗期间,PD-L1水平升高。

有类似病例报道提示,ALK+患者阿来替尼短时间耐药后,通过分子靶向治疗,PD-L1水平上升。因此,肿瘤患者分子靶向治疗耐药后,PD-L1的检测可以作为下一步的治疗选择。研究者该做的,是收集更多的病例来阐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的疗效。

总结

对于EGFR/ALK突变的患者,在无药可选的情况下,可以实时进行肿瘤组织PDL1表达的检测,为选择免疫提供决策依据。EGFR/ALK也并非与免疫绝缘!

参考文献:

A successful pembrolizumab treatment case of lung adenocarcinoma after becoming resistant to ALK-TKI treatment due to G1202R mutatio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