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的教育学:任性是孩子在心智方面最容易陷入的恶

洛克(1632年-1704年,中国晚明请初时期。1644年:清军入关)

洛克不仅是一位经验主义哲学家,他还是一位教育学家。(洛克的哲学思想,以后在更)

在他的哲学理论中,他认为,人在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他的教育学从这里出发,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如一块白板。人由心智和身体两部分构成,但与唯物主义的霍布斯不同,在洛克看来,人具有的主观性居于首要地位。(白板论目前在科学界是被证伪了,因为洛克的年代,还没有基因的概念,不过,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白板论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作为白板的心智,并不是惰性的、被动的物质,而是主动的精神,它内在具有主动的力。在他看来,力是这样的一种性质:它存在于某种东西之中,可以作用于它之外的对象,使后者发生变化。比如一个人经常在太阳底下晒,皮肤就会变黑,这种使皮肤变化的东西就叫力。很显然,这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力,与牛顿的力完全就是两个概念。(提醒一下,洛克不是一个科学家,所以他的一些理论在科学上未必站得住脚,但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还有有一定意义的)

人们心智的力具体表现为两种能力,分别是理解力和意志,前者是思维力,也就是接受和加工观念的力,后者是行动力,行动就是意志的实现,但意志需要快乐和痛苦的观念来引导。

比如,孩子在看到桌上的一个苹果时,将一些简单的观念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对苹果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孩子动用了他的理解力。但是,孩子在看到苹果后,张开双手想要,这个“我想要”就是意志。意志本身是心智中强烈的“要实现”的意念力,这种“要”的意志是纯粹抽象的,他它发挥作用,需要由观念相结合的欲望来驱动。在孩子眼里,苹果带来的是快乐,孩子在没吃到苹果时就产生了某种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之感就是欲望。

人无论“知道”什么,“想要”什么,都是心智的力发挥作用并与观念相结合的结果。对洛克来说,这种高度主观的意志行动结构是人性的根本特征,危机也正循环在这样的人性结构之中。

在洛克看来,欲望并不是一个好东西,欲望是我们心智中一种“现在的不安”,它指向的是某种“不安的好东西”,只有当这个好东西从“不在”变成“在”,为我们所享受的时候,这种不安才会消除。洛克说:“欲望是人在自身中发现的一种不安,这种不安来自某物的缺乏,而对该物现在的享受则伴随着快乐的观念。”

人性是趋乐避苦的,因此,每个人的本能就是“欲望的实现”,将那些脑海中特别想要,但现实中缺乏的东西转变成触手可得的东西。但是,这又是极其危险的,洛克清楚地看到了,“你如果听其自由活动,它们会使人们把一切道德都推翻了。”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不知善恶,“好”与“坏”没有自然的规定性,只要“我”觉得好的东西就是好,那么他的欲望对象就是任意的。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喜好标准基本都是很随意的,他们也不去管那些事物的背后逻辑和道理,大有一番“唯我独尊”的态势,这也就是武志红所说的“全能自恋”。

因此,洛克认为,任性是孩子在心智方面最容易陷入的恶,他说:“被溺爱的孩子必定学会打人、骂人,哭着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家长不懂得合理的教育方式,一味地顺从孩子,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结果只会让孩子的任性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如果一“想要”就能满足,只会使心智更加滋生起另一个欲望。如果“事成”只需“心想”,请问,人还有什么理由去奋斗呢?如果我要洛克的哲学思想,请问,会有人给我揉碎了喂给我吃吗?别人最多只是一个引路人,我要洛克,需要我自己去阅读洛克的著作。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就曾遇到过这么几个人,他们自己不读书,但好奇心很重,总想拿现成的,希望别人将知识揉碎了然后再喂给他们。我虽然写过一些哲学文章,但说实话,所写的内容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各位有兴趣,还是要自己去阅读的,而不是“我想要”,你就得“告诉我”。

很多人认为得到贩卖焦虑,其实也是因为这些大人是被“溺爱的孩子”,得到只是一个引路人,你如果对里面某些领域有兴趣,当然可以买课,但别想通过一门课就可以获得现成的东西,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啃,自己去读,自己去挖掘。

如果孩子小时候就任性,那么他大了之后也同样任性,因为任性的逻辑在什么年纪都是一样的:“如果幼童心里想要葡萄或糖果就一定能得到,那么等他长大了,欲望会把他引向酒精和女人。”

洛克看到,这样靠不断地满足“惯出来”的人只是空虚、肤浅和不确定,他得到的越多,反而剩下的就越少。这样的人,只剩下抽象而无内容的好恶,欲望和意志。他总是不断寻找满足,却又永远无法满足,他总是什么都想要,却不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

人越空虚浅薄,就越发渴望支配和占有。他越无法把握自己,就越想要抓住住在自己之外的人或物。

所以,各位已经为人父母的或即将为人父母的请注意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惯成了熊孩子,这不仅有害于孩子,还是对自己的伤害。

在洛克的另一本著作《政府二论》和一些未发表的手稿中,他指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自然发展,货币的使用和劳动的增加带来了贸易的扩展,进而导致土地的圈占和财富的积累。生活在富足社会的人,面对贫富分化和奢侈的流行,其贪婪和骄傲极易受环境影响而滋长起来。家境富裕但未经良好教育的孩子,即便长大成人,也只是一个支配和占有欲膨胀的空心人而已。相信各位对这种现象也都见怪不怪了,因为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可谓是火箭的速度。(暴发户,呵呵)

但是,人性本身就是趋乐避苦的,因此,人需要教育。在一份手稿中,洛克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爱与欲望。他认为,爱的本质是心智对某种能带来快乐的东西的考虑,但他明确指出,只有“为那个东西本身、因其存在而高兴”才是爱,如果仅仅当成让自己快乐的手段就不是爱。相信各位也能理解这层意思,所谓的“我爱你”,不是因为你能给我生孩子,你能给我做家务,我才爱你,而是因为你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物,只要一想起你,心中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这才是爱。

忘了是谁说的一句话,我爱你,是因为我看见了你。

洛克是一个保守的人,在当时的英国,传统的基督教四分五裂,新教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新教强调,任何信徒都可以通过自己来信仰上帝,这看上去是一种人的解放,但另一方面,又让人变得盲目自大。洛克所生活的年代,正是英国出现信仰危机的时候,人们在心醉神迷中沉浸于与上帝相沟通的幻觉,想象自己才拥有真理。洛克是坚决反对这样的道路,这不是人的解放,而是人的膨胀。

对洛克来说,教育的本质正是引导白板一样的孩子进入到经验社会中,并由此不断进行的实践活动,来使人抽象空洞的自我获得规定性。教育的过程是对人自身禀赋的塑造,即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使人的身体和心智自身获得某种确定的方式。

为此,洛克通过对河流的比喻来说明教育的原理,他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正是因为教育的缘故。我们幼年的、微小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印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持久的后果。这就像在一些河流的源头,只需用一点点力气,就能将柔顺的水流导入不同的渠道,使它们走上截然相反的路线,最初在源头的小小指向,便能使它们获得不同的趋势,最终流向遥远的异地。”

要让孩子克服自身欲望和意志膨胀的倾向,首要的就是养成悬置欲望的习惯。在这一点上,洛克作为经验主义者,很看重风俗和习惯的力量。他说:“永远不要让幼童得到他索求的东西,他哭着想要的话更是不能给,甚至他只是说说想要的东西也是一样。孩子如果习惯了欲望常常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克制自己的妄想,不再不断产生欲望。”

洛克的判断显得有些过犹不及,当然,孩子的安全需求和正常的生理需求,做家长的还是要尽力去满足,但是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我们还是要小心为妙。对于孩子的非一般欲望,我们如果不忍心做到不满足,至少也要学会延迟满足,或者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不是一张嘴,一句“我要”就可以让自己想要的玩具从天而降。

洛克认为,幼小的孩子,一旦染上了社会的恶劣风气,其后果是无法挽回的。曾经身为大学教授的洛克,坚决反对将孩子送到学校教育,这可能也是时代的局限性。因为洛克生活的年代,基督教传统教育已经腐朽,人文教育也同样脱离了现实生活。洛克是主张家庭教育的,但这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获得的有利条件,但是退一万步讲,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进入社会中的引路人,因此,父母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真正将孩子抚养成人,家长对孩子拥有教育和养育的权力,但是这并不是说家长就拥有对孩子的处置权。父母应当作为孩子的导师,让孩子的意志顺从自己的指导,教孩子学会克制欲望,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这里插入一些自己的感受,一般来讲,在传统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等级制的,虽然现在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很多家长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将其付诸到实践中。试着想一下,孩子是什么?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一个生命,是一个未来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是陪伴。从经验上来讲,孩子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需要父母的帮助,但父母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帮助。我非常认可一句话,孩子之于父母,是父母的第二次生命。不仅孩子要成长,父母在陪伴的过程中,也要成长。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

对洛克来说,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名誉的正确意识,因为父母可以在社会不良风尚相对隔离的空间中,帮助孩子确立正当的荣辱观。但是,洛克也意识到了,很多时候,正是家长自己将社会的不良风气教给了孩子。

所以说,当有了孩子之后,父母肩上的压力显然是加剧了,这不仅是因为生活开销增大了,更是对父母品行的一种监督。毋宁说,父母是孩子的法律监护人,但另一方面,孩子也是父母的道德监视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是引导父母更加自律的一个监视器。从这个方面来看,孩子更像是上帝派来人间监督父母的引路人。

洛克之所以看重家庭教育,正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洛克反对用抽象和繁琐的规则来教育孩子,因为孩子缺乏理解力,但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幼年时期的习惯,多半是从父母那里习来的。

教育的意义,是要在人性的放纵与压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所谓的中道。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运用自由,处于自己的合理选择而做出的自愿行动,而不是消灭自由。

洛克明白,孩子的喜好和兴趣非常不稳定,往往缺乏规定性,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做事情也经常是三分钟热度。在这一点上,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去做一些该做的事。洛克是这方面的最早倡导者,一方面要懂得抓住兴趣的时机,在孩子产生兴趣、有做事的欲望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做,另一方面,要避免强硬的命令,别让他们觉得那些事情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任务。

洛克说:“唯有自由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日常游戏的真正滋味。”

洛克是一个务实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并不认为劳动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对他来说,活着就意味着劳动。他是一个基督徒,但他进步的一点在于,他并不反对世俗生活。在他看来,爱上帝、爱真理、爱邻人,是尽早要教给孩子的。(传统基督教认为,劳动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因为劳动是世俗的事。这里不要过度解读,至少为养活自己而做出的一些劳动是必要的,基督教最重要的是:修身,养心,上天堂,见上帝)

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咱中国没有上帝的传统和观念,因此,我们只要将上帝转化成道德,或是传统习俗也可以。记住,洛克虽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他的哲学与教育学还是相对保守的。

总结一下,洛克的教育学,是让孩子免于无休止境的欲望和自我膨胀,我们所要教会孩子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及让他们学会爱。教别人爱,首先自己得会爱。

爱是基督教的一个核心主题,虽然很抽象,也被很多人嗤之以鼻,换一个角度来讲,爱就是善,善就是爱。

爱,不是因为你考试考了一百分我才爱你,也不是你有大胸大屁股我才爱你,爱,仅仅只是因为看见。

我爱你,因为我看见了你。

(0)

相关推荐

  • 把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每个孩子犹如一粒种子,携带了整个自然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拥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他们本身自带动能,自带激情.父母能做的不是培养和塑造孩子未来的样子,而是尽可能的 ...

  • 【父母必读】儿童育儿专家李玫瑾:那些大方、从不任性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父母必读] 儿童育儿专家李玫瑾: 那些大方.从不任性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讲孩子早年的无助,他所有的声音都是靠哭来表达,比如说我难受,我 ...

  •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8封信 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亲爱的约翰: 今天是伟大的一日! 今天,合众国上下怀着一种特有的感念之情,来纪念那颗伟大而又罕有的灵魂--无愧于上帝与人类的先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先生.我相信林肯受之无愧. 在我真实的记忆中,没有谁能比 ...

  •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7封信 最可怕的是精神破产

    亲爱的约翰: 你近来的情绪过于低落了,这很是让我难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还在为那笔让你赔进一百万的投资感到耻辱和羞愧.以至终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其实,这大可不必,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更不会在你 ...

  •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2封信 运气靠策划

    亲爱的约翰: 有些人注定要成为令人眩目的王者或伟人,因为他们非凡的才能,譬如,老麦考密克先生,他长着一颗能制造运气的脑袋,知道如何将收割机变成收割钞票的镰刀. 在我眼里,老麦考密克永远是位野心勃勃且具 ...

  • 李玫瑾:对任性的孩子,可以这样做。

    这是一个应该观看以后写笔记和观后感的视频. 生活中我们做许多事都需要能力和资格,开车要在驾校学习后取得驾驶证,电焊工需要取得相应资格证才能从事相应工作,从事教育工作要有教师资格证,消防资格证.会计资格 ...

  •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儿子)的38封信全文

    一封信作文网:提供<洛克菲勒写给孩子(儿子)的38封信>全文,信的内容包含起点不决定终点.运气靠策划.天堂与地狱比邻.现在就去做.要有竞争的决心.忠诚于自己.做傻的聪明人等主题. 洛克菲勒 ...

  • 比阅读更重要的是思考 约翰·洛克说过:...

    约翰·洛克说过:"阅读只能给我们提供知识,而思考则能把知识化为极有为己所用." 知识只有被吸收到头脑里,然后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知识.当你第一次阅读时,他只属于作者 ...

  • 郑积荣: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郑积荣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是妈妈宠坏的孩子 天真任性洒脱 每一时刻 充满着渴望和好 ...

  • 约翰·洛克:要怎样独立思考,才能避免偏听轻信?

    愚蠢并不等于无知,而是指坚信错误的观点.因为,不知道真理和反对真理并非一回事.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就能将其培养成博学之士:而对于一个固执己见的成年人,我们却毫无办法.伽利略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