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还是“大煠蟹”?

吴友如画作《对菊持螯》

“秋风起,蟹脚痒”,进人农历九月以后,江南特产大闸蟹已经成熟,又到了吃蟹的时节,现在我们来聊聊大闸蟹(上海话念如du se ha)的事。

大闸蟹也被写作大石蟹

大闸蟹的学名叫做“中华绒螯蟹”(Chinese fresh-water crab),两螯有明显的绒状物,是中国的特产,故名。主要栖息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平时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深秋,成熟的蟹顺江河而下,进人江海之交的咸淡水水域交配,雄蟹交配后即壮烈死去,第二年开春,幼蟹脱壳而出,幼蟹呈白色透明状,形似上海人所谓的“老白虱”,古代的上海人不知道它是大闸蟹的幼蟹、蟹苗,称其为“虱蟹”,如《同治上海县志·卷八·物产》:“虱蟹  其名无典。蟹类而细如豆。春初化生,随潮群集水滩,捣汁和蜑(蛋)为衣,味甚鲜美。春深即无”。秦锡田《周浦塘棹歌》:“潮来虱蟹拥沙滩,捣烂膏和蛋子摊。此味果然夸隽逸,春初早韭佐辛盘。”人们把捞上来的虱蟹捣碎后摊饼,味道好极了。幼蟹会循着它们祖辈的老路逆水而上,到达太湖、阳澄湖等地,依然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经过许多次的脱壳,不断地长大。

《申报》1911.10.15刊登的“羊肠美味大蟹”广告

中华绒毛蟹按产地分为东北地区的“辽蟹”,浙江南部的“温蟹”,福建的“闽蟹”,广东珠江流域的“珠蟹”,生长在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中的叫做“江蟹”或“湖蟹”,其中又以“湖蟹”的个体最大,品质最佳,也就是所谓的——大闸蟹。不过人们弄不明白,江南的湖蟹为什么被叫做“大闸蟹”,我还读过几篇所谓的文人骚客写的文章,他们望文生义的认为,这种蟹主要栖息在水闸的附近,所以叫做“大闸蟹”,这样的望文生义、自说自话用崇明话来评说,那就是“呒得蟹(啥)话头了”。

《申报》1917年所登“大闸蟹”广告

清顾禄《清嘉录》是记录苏州风俗的著作,后人广为引用,该书卷十有“煠蟹”一节,说:

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以相馈贶,或宴客佐酒。有“九雌十雄”之目,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汤煠而食,故谓之“煠蟹”。

“簖”即“蟹簖”,是一种用竹子做成的“竹栅”,有一点像上海人所谓的“戗篱笆”,插入湖蟹经过的河流中,再把破损的渔网放到蟹簖上,渔民摇着小船等候在蟹簖边上,小船和蟹簖上挂几盏红灯,湖蟹有明显的倾光习性,会迎着红光前行,当爬到蟹簖上时,平时“蟛蟹八足,横行天下”的八条腿被渔网缠绕,无法脱身,渔民就可以轻易地逮住蟛蟹。“簖”是竹制的用来断蟹路的,所以叫做“簖”、“蟹簖”,如今,湖蟹主要靠养殖,许多人已经不知道“蟹簖”为何物了。通常,江南的大闸蟹九月雌蟹成熟,雄蟹十月成熟,所谓的“九雌十雄”就是九月是吃雌蟹的季节,十月是吃雄蟹的季节的意思;大闸蟹腹部的蟹盖,雌蟹为圆状,称之为“团脐”,雄蟹为尖状,称之为“尖脐”。作者说:“汤煠而食,故谓之‘煠蟹’”,就是说这种蟹通常是放入沸水煮熟后吃的,所以叫做“煠蟹”。若干年前,湖蟹的价格昂贵,而老百姓的收入有限,人们误以为水煮会使蟹的鲜味流失,家庭烹饪“大闸蟹”,往往使用隔水清蒸的方法,而有“蟹大王、酒祖宗”之称的上海“王宝和”酒店烹饪“大闸蟹”保持传统,以水煮的方式,还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

《申报》1915.10.16刊登的言茂源酒栈广告

问题就出在这个“煠”字上。许慎《说文解字》:

𩱲(yuè),内肉及菜,汤中薄而出之。(“煠”的古字,手机无法显示,电脑可正常显示,见图片,下文同)

现代人理解这段文字会有困难,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内,今之“纳”字;薄音博,迫也。纳肉及菜于沸汤中而迫出之。今所谓“煠”也。玄应曰:“江东谓‘瀹’为‘煠’。”煠,音助甲切,今字作“瀹”,亦为“汋。”《通俗文》:“以汤煮物曰‘瀹’”。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煮沸汤中,今俗所谓‘煠’也。”这样就容易理解了,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古代,把肉或菜等食物放到开水里烫熟后拿出来讲和写做𩱲,也许这个𩱲字笔画太多了,书写起来实在太麻烦,人们就用“瀹”来替代,这个“瀹”的笔画也不少,民间又写作“灼”,上海的饭店里供应一种用清水煮的虾,菜名就叫做“白灼虾”,也被写作“白灼虾”,实际上“灼”是火烫的意思,“汋”才是水煮的意思。南方方言,𩱲,念如se,也许𩱲的笔画太多,人们另外造了一个“煠”字替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素食》:“当时随食者取,即汤煠去腥气。”《博雅》:“煠,瀹也,汤煠也。音闸。”“煠”是烹饪中最常用的手段和技法,也是上海话或吴方言的常用口语,如把毛豆、芋艿、花生、洋山芋(马铃薯、土豆)等放到锅里煮熟,就是“煠毛豆”、“煠芋艿”、“煠花生”、“煠洋山芋”,把鸡蛋放到水里煮熟,就是“白煠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出版的任何字典、词典都把“煠”当做“炸”的异体字对待,“水煠”变成了“油炸”,谁还敢使用“煠”字,于是,菜谱里的“煠毛豆”、“煠芋艿”、“煠花生”一律被写作“水煮毛豆”、“水煮芋艿”、“水煮花生”,当初编写字典、词典的人真的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在吴方言中,“煠”与“闸”发同一个音,而“煠”是方言用词,还是个冷门字,民间就把“煠蟹”写为“闸蟹”。

《申报》1933.10.14刊登的“洋澄湖大蟹”

我曾经为上海出版的日文刊物《漫步》写了10年的专栏,经常会有日本人通过编辑部询问一些关于上海的问题,有一次,一位日本人问我,他手头有几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日汉字典》,《字典》里没有收录“大闸蟹”,而收录了“煠蟹”,指的就是“大闸蟹”,他希望知道,“大闸蟹”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我懵住了,我还真的回答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也肯定,江南的湖蟹是河蟹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通常是煮熟后蘸姜醋吃的,也就是上海人所谓的“放到水里煠一煠吃”,所以被叫做“煠蟹”,后来讹为“闸蟹”,“煠蟹”以个体大的为佳,商家又在“煠蟹”前加了一个“大”字,就变成了“大煠蟹”、“大闸蟹”。

《申报》1938.11.3刊登的新雅饭店“洋澄大蟹”广告

我的祖籍福建,会讲家乡话,家乡方言,水煮也讲做“煠”,只是发音稍有不同而已,我询问过不少朋友,许多人说,他们家乡方言中,把东西放到沸水里煮一下也讲做“煠”,只是不知道怎么写,我想,《新华字典》应该增收“煠”,并说明——煠,把东西放到沸水里煮一煮的意思。我们现在不是大讲特讲文化的传承吗!方言的丢失,就是文化的丢失。

《图画日报》绘“卖蟹”

《申报》1947.10.10刊登的王宝和绍酒栈“洋澄河大蟹”广告

薛理勇

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0)

相关推荐

  • 阳澄湖大闸蟹最重的多少斤?

    一般阳澄湖大闸蟹的体重维持在150克到200克左右,按照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来算的话,就是在3两~4两之间. 每年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都会举行一次蟹王蟹后争霸赛,评出今年最重的阳澄湖大闸蟹,例如2010 ...

  • 大煠蟹这五十年

    畸笔叟 11月1日 大煠蟹这50年来自畸笔叟00:0014:21 大煠蟹,到底有多少好吃,其实都是主观感受.有句上海话叫"打耳光也不肯放",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只要是吃货,&quo ...

  • 大煠蟹及带有“蟹”字的上海俚语

    今朝来写蟹,是不是有点晚? 其实,一点也不晚. 按老底子的规矩,现在才是吃蟹的最好时光. 因为老底子没吤好的养蟹的条件,再不吃,蟹要冻死了.再想吃,要"明年请早"了. 这两年,蟹在 ...

  • 大煠蟹,吃名气不如吃实在

    大煠蟹,吃名气不如吃实在 原创 畸笔叟 畸笔叟 前天 吃蟹要实在来自畸笔叟00:0011:11 江南金秋十月,持螯赏菊,顶好的季节,顶好的美食. 兴之所至,邀他三两好友,吃伊几趟,虽应景,亦自然. 大 ...

  • 十大毒蟹排行

    要知道地球的生态丰富多样,生物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广袤的海洋当中,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都有哪些螃蟹品种,来看看十大毒蟹排行榜吧! 十大毒蟹排行榜 1.万氏怪蟹 2.招潮蟹 3.袋 ...

  • 阳澄湖大闸蟹新吃法----醉蟹

    很多人都提到了清蒸,那么我再来介绍一种比较少见的阳澄湖大闸蟹做法--醉蟹. 醉蟹是生吃的蟹,口感与风味与清蒸大闸蟹截然不同,能让你品尝到不一样的阳澄湖大闸蟹. 由于醉蟹是生吃的,所以对大闸蟹本身的品质 ...

  • 江浙沪十大吃蟹旅行地,约吗?

    说"九雌十雄",秋风一刮,十月就该去收蟹脂蟹膏啦.想象着打开蟹壳,满的流油的蟹肉着酸醋完美融合在一起,那种极品美味,让人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趁着国庆假期,去江浙沪周边吃蟹的好地方品蟹 ...

  • 阳澄湖大闸蟹吃大的好还是吃小的好?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里迎来送往,生意火爆异常,但是仔细看一下标价,阳澄湖大闸蟹越大价格越贵,而且哪怕是相差一点点的重量,价格甚至能相差一大截,但是还是有些人不明白,大闸蟹是吃大的好,还 ...

  • 赶海抓到脸盆大的蟹王,给钱也不卖,熬海鲜粥吃过瘾了!

    赶海抓到脸盆大的蟹王,给钱也不卖,熬海鲜粥吃过瘾了!

  • 大闸蟹肚子里有蟹和尚,梭子蟹里却完全不一样

    秋风起,蟹脚又痒了,先看看肥肥的蟹脚吧. 大螯也肉鼓鼓的. 别只顾吃着蟹,应该寻点乐子,还记得找蟹和尚法海吗? 是的,就是这里哦! 拿出清理干净,从红线处剪开,翻开就可以看到蟹和尚了. 看他黑着脸,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