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医:治疗痹症的实用十方

1.续命汤

广尾幕臣迁氏,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而脉浮数。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为邪气下注,筋脉不通也。予《金匮》续命汤,四五日愈。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所主治者,有速效。此古方之妙,不可轻侮也。

2.桂枝加术苓附汤

参政馆山侯(稻叶兵部少辅),左脚挛痛,行步艰难,且时而胸痛、下利,一医以疝施药而无效。余予桂枝加术苓附汤,渐得快复。时而发胸痛,则兼用高良姜汤,而下利止、痛亦安。后左脚肉脱,自觉气力薄弱,予八味丸加木瓜、鹿茸,服之痊愈。

3.乌头汤类

蔬果店万吉之子,年八岁,昨年以来右脚挛急不能步行,渐渐右臀骨突出,经筋痛不能按,其他如故,医概以肝证,予抑肝散之类。余以之为胎毒流注,使其如法服乌头汤(蜜煎),兼用化毒丸。数十日,挛痛缓而得起步。余迩来疗此证十人,大抵此手段可拔沉痼,但病足如枯柴,或椎骨突出成龟背,或两足缭戾,指甲横斜者,其初不可不虑。

按:此例似为先天性髖关节脱位。

4.芍甘黄辛附汤

南传马街第一坊刀剑铺藤屋源次郎,左脚肿痛挛急,难以屈伸,数月不愈。医多以风湿。余诊曰:无热无痹,病偏于筋脉,恐为疝毒流注而起。使服芍药甘草汤合大黄附子汤,以当归蒸荷叶矾石熨之,数旬而愈。

5.虎胫骨丸

幕府广式番之头小野久内室,往年患历节风,迩来手足骨节微肿不去,每感招外邪或逢连日阴雨则忽发疼痛,数年间更数医而不愈。予作虎胫骨丸使长服,其病未再发。

6.当归拈痛汤类

土州臣吉冈茂之丞,两足趾甲焮痛不堪,至夜壮热益甚,抱脚号泣。藩医四五辈尽种种治方,然无寸效。余诊之非风毒,非脱疽,乃一奇证。因问其初起,其人道中发疥癣,瘙痒不堪,浴药汤,疥疮忽痊,不时便发此证云。余断以湿热流注,作当归拈痛汤加大黄,投以服之。二日后,其痛减半。不出旬日,病得痊愈。藩医大为惭服。

按:此例或为关节炎型银屑病。

余从来不好多味之方,平生遣方大抵不过十味,但温经汤、乐令建中汤、大防风汤、拈痛汤之类,于多味中寓多深意。吴昆所谓虽二十四味,不厌其烦,譬之韩侯之兵,多多益善也。余近日以拈痛汤治风毒历节脚气之类,其桂麻石膏犀角更无效、附子乌头反激动,而流注荏苒不愈者,屡屡得验。又病属血分,难以动摇者,用桂枝茯苓丸料加附子屡得效,是本于古人治血沥腰痛用桃核承气汤加附子之意。又痛风毒深,凝结一处而成痛者,治以香川解毒剂加桂枝、附子、牵牛子,并于痛处贴芫菁膏,即可奏效。余游学中,得此方于大垣医员江马兰斋,其盖所谓西洋者之流。礼失而求诸野,可发一噱。

7.桂枝芍药知母汤

幕府监查冈部三右卫门(旅馆大阪平野町会所),奉命征讨长州,经艺州口患历节风,入院医治连旬而无寸效,因乘舆前来大阪。其证手足骨节疼痛,魁瘰不能屈伸,坐起亦难,肌肉枯柴如废人。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数日痛减,魁瘰消散,起居乃得自由,经旬余日乃赴任。后时时发热微疼,余以为湿热之余焰也,与当归拈痛汤而痊愈。

8.千金犀角汤类

本船街若松屋藤次郎(桥爪尹香息)乞诊,其证历节痛剧,焮热妄语,不能饮食,大小便秘涩。医或以伤寒,或以伤冷毒(西洋病名),错治无效。余用《千金》犀角汤加黄连,二三日则得奇效。而后以此方治热毒历节,未尝不验。

市谷伊东八兵卫妻,腰以下疼痛,起步不能,午后发热,至夜增剧,其痛如切如割,其人号泣不止,一岁半而众治不验。余予犀角汤,而其痛如失。

京都町奉行冈部备后守次女阿银,尝患历节风,高阶安艺守疗之不愈。自归江都后,时时骨节焮肿疼痛,与《千金》犀角汤暂安。后得外感,寒热甚,彻夜发汗不解,往来寒热,微呕,下利日二三四行,乃与小柴胡汤合三白散。二三日下利止,舌上黄苔,谵语,因与大柴胡汤,一夜下血,其色漆黑,臭气甚重,乃知其有蓄血,与桃核承气汤下其瘀血,一二行后,与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虽大挫其勢,但谵语不止,烦渴甚,不食,虚羸,用竹皮大丸料,二三日精神始复,渴止,饮食稍进,后与小柴胡加地黄汤痊愈。据云此后数年历节未曾再发。

盖此证本夹有蓄血,故历节之治法难得其肯綮也。古人曰:夫不忧术之不精,而徒忧病难治,天下之拙医也。余赧颜难堪。一老医曰:某姓之女,年二十四五,每秋冬之交,喘息必发。其产子三人,产后一年间秋冬不发喘息,翌年则又发,每产均如此。此乃喘家亦因于蓄血之一证也。又曰:目赤痛甚者,吐血之后脱然而愈,可知其脑中并无热,乃因膈中有瘀血是也。

9.治痛风一方

向两国菱屋直吉女,患历节风数月不愈,每节赤肿如球,日夜疼痛号泣,加之腹中有块,经水不调,医投以驱风疏经之诸药,痛益剧。余诊而曰:无表证,不可发汗;有热赤肿,亦非乌头附子之所宜;其人经水不调,四肢疼痛,病在血分,治宜活血疏气。余得传国信州伊奈郡某家治痛风一方,拟予此方,五六日后痛大减,赤肿消。唯腹块依然,因而兼用硝石大丸。翌月经水大来,块消散,四体复常。

余每治历节,用越婢汤、大青龙汤、续命汤发表即奏效;日久疼痛不可忍,或脚独肿,或四肢瘰瘰者,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效;若热毒剧者,《千金》犀角汤、《兰室秘藏》当归拈痛汤可得验;唯病属血分者,古人方少,余用此方;其病甚剧,或属西洋所谓跳血囊者,用桂枝茯苓丸加附子、桃核承气汤加附子,屡得其效。

10. 桂枝茯苓丸加附子类

奥儒者林式部少辅,落马后脱臼,不能起步,一洋医及接骨家疗之不愈,左脚臃肿挛急不得起,经百日而自若。余诊之,曰此瘀血流注。与桂枝茯苓丸料加附子,数日臃肿消,挛急缓,人可得起也。惟臀肉瘦削,左脚无力,需倚杖方能步行。乃与大防风汤,兼用虎胫骨丸而痊愈。凡瘀血久痛者,非桃仁、附子相伍则不能奏效,余喜用止痛附子汤、桃核承气汤,盖此意也。

牛笼轻子阪水野胜弥妻(一桥家扶),产后手足疼痛不解,医谓之风湿,治之数日不治。余诊之曰:身无寒热,痛不游走,病凝结肿起,恐为瘀血流注所致。与桂枝茯苓丸加大黄附子,并用当归蒸荷叶矾石熨痛处,肿散痛和,两足平复。惟左手掌后肿起突出,不得屈伸,痛甚,与乌头汤,以芫菁膏贴掌后,脓水出,痛去而复常。

(0)

相关推荐

  • 经方特诊区 : 腹诊(八)乌头桂枝汤

    乌头桂枝汤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挡用此方. 寒疝,乃下焦寒毒凝结之名. 不仁者,不知痛痒之谓,身疼痛因气血不和所致. (乌头桂枝汤和.大乌头煎.乌头汤辨析) 大乌头 ...

  • ​毛德西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风引汤治疗狂证 治验: 女性,25岁.一周前,因夫妻一次口角而发病.卧床不起,不食不饮,时而两目发赤,则起身欲奔,亲人将其按倒在床,旋而又起.此乃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

    关于乌头,有很多人不敢用,说是有大毒,在经方里很有名的方就是乌头桂枝汤,乌头4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生姜两片.大枣10枚.炙甘草12克.这个方剂大家一看就知道,就是在桂枝汤中加了一味乌头,桂枝 ...

  • 新本伤寒杂病论(十三)

    辨血痹中风中寒历节病脉症并治第十三 老庄 发布时间:2007年4月19日 20时37分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 ...

  • 中医治疗痹症临床用药经验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之为病,气血闭阻,肝肾受损,脾胃不和.病机复杂,病程缠绵,治疗颇为棘手.本文拟就王祖雄.张伯臾.朱良春.李济仁.周仲瑛.董建华.娄多峰.鲁贤昌等当代名老中医痹症临床用药经验 ...

  • 【院长说】揭秘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实用方法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康友向我反映脖子僵硬疼痛.头晕.手臂麻痛--怎么办?看来脖子僵硬疼痛.头晕.手臂麻痛--的颈椎病几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以我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 ...

  • 痹症的中医治疗 痹症在中医的分型辨证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候侵入人体,痹阻了人体的关节.肌肉和筋络,从而导致气血封闭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出现肢体关节疼痛,中医方面根据行痹.痛痹.热痹.着痹.痰瘀阻络等分型进行辨证治疗 ...

  • 中医治疗痹症方法之一清热解毒,疏风祛湿。...

    中医治疗痹症方法之一清热解毒,疏风祛湿.中医指风﹑寒﹑湿侵袭肌体导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 生石膏.金银花各60克,防已.萆藓各 20克,秦艽15克,薏苡仁30克,桂枝20克,黄柏.苍术.木 ...

  • 治疗痹证的实用十方

    治疗痹证的实用十方

  • 中医治疗痹症的绝密心得,建议收藏一下

    一.散风宣痹法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 ...

  • 中医治疗痹症

    对于痹症来说,西医只能缓解应急期的症状,但是在康复期的时候,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好.大家都知道痹症会导致患者身体部分地方没有知觉,而中医可以通过穴位刺激和中药调理,加快患者细胞和神经的修复,让患者更快的恢 ...

  • 哇塞!中医治疗痹症的绝密心得

    中医痹证大体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质增生等.对本病西医的理论中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因,所以只能用激素.非甾体类止痛药等药治疗,也只能缓解症状,不 ...

  • 全身游走性不定时疼痛中医称“痹症”,中医治疗痹症的三个阶段至关重要

    痹症概念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痠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痹症病因病机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入肌肉.筋骨.关节,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