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支骑兵团?

从小到大,从书本上、从银幕上

我们看过太多太多英烈为国捐躯的故事

无数次湿了眼眶,无数次夜不能寐

“快快地跳上战马,挥动着皮鞭,

带着战斗的心,勇敢地向前冲,

翻过高山,越过平原,赶上最前线

……

勇敢无敌的,勇敢无敌的,

我们的铁骑兵!”

——《我们的铁骑兵》

这是抗战时期,

在冀中地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抗战歌曲。

它描述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

转战在冀中平原的冀中骑兵团。

他们穿插于平汉铁路线之间,

使用长途奔袭、迂回包抄等战术

打击侵略日军,共作战50余次。

作为一支快速机动部队,

他们的战斗力绝对称得上强悍。

哪里情况紧急,他们就被派往哪里。

多少次危急时刻,都是骑兵团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

在根据地人民的心中,

这支骑兵团就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有了他们,大家就有信心去战胜侵略者。

在1942年“五一”反“扫荡”期间,

冀中骑兵团凭借快速机动的特点,

在数万敌人的“铁壁合围”中拼死冲杀,

用传统的骑兵冲击战术,

在日军的封锁线上,

撕开了一道浸润着鲜血乃至生命的缺口,

完成了牵制敌人的艰巨任务,

壮我军威,扬我国威。

值得一提的是,

在即将于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

就用其中的《乘风》篇章还原了这段历史,

那些为保卫民众撤离、誓死抵抗日军的骑兵团血泪往事,

将第一次被鲜活生动地搬上大银幕。

预告片中,吴京饰演的马仁兴纵马迎战敌机,

以匹夫之力,抗击拥有强大武器的日军,

恢弘而悲壮

很少有人知道,

这就是冀中骑兵团的典型作战方式。

他们在山头上布置下对空射击小组,

通过拦阻射击去干扰飞机进入俯冲投弹航线,

以这样视死如归的方式,

为突围争取宝贵的时间。

然而,没有多少人会清楚地意识到,

真实的战争,远比影片来得更残酷。

冀中骑兵团在此次大“扫荡”中遭受重创,

原本1200人的骑兵团,

最后只剩下不足400人,

包括多数指挥员也在战争中英勇牺牲。

然而至今仍没有一部系统、全面的冀中骑兵团战史存世,

只能是从党史、军史和知情人的回忆录中,

追寻着这支英雄骑兵团的吉光片羽。

庆幸的是《我和我的父辈》从浩瀚的抗战资料中翻出他们的伟绩,

精心还原了这支用民族脊梁铸造的英雄军队,

以光影书写下他们伟大。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不仅要让后人了解战争的残酷,

更应该借助光影的形式,

让人了解到父辈们曾经遭遇过怎样的生死瞬间,

以及在这种考验下不为所动的坚定信念。

即便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

当我们已经拥有了永不疲惫的“钢马”“铁马”,

却不该忘了当年“小米加步枪”的筚路蓝缕。

因为那才是今天军之强大、国之强大的根基。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

“做人最大的事情,

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中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盛世模样,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生于斯、长于斯、

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中国人

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和血脉,

而“祖国”二字,光是提到就已经让人热血奔腾,

没理由不为其执着努力,奋斗终生。

每次国歌唱起那句“最危险的时候”,

都是在警醒我们,

要时刻牢记居安思危的道理,

要记住那些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的父辈们,

珍惜他们用牺牲换来的安稳生活。

除了为我们讲述鲜为人知的冀中骑兵团烈士故事,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还为我们呈现更多“父辈”故事

为研制东方红一号

隐姓埋名在戈壁大地的航天父辈

在改革开放中迎潮而上

拍摄中国第一支广告的父辈

在新时代,鼓励吾辈青年科技创新的父辈

父辈之群像便是中国精神之体现

吾辈青年感怀今日中国强大之不易时

更需传承他们志向与精神

为建设一个更富强的国家不断前行,

一如我们的父辈,

为我们做的那样。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崔珍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