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太阳风寒——能不能艾炙

太阳六十六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 太阳病二日,反躁者,是将入阳明之义,二日即燥,其胃阳素盛可知,此当发汗,当用清凉解表(葛根汤或大青龙),二日烦躁,欲入阳明,反熨其背,则大汗出而内燥,成火热入胃证,胃中水竭,则生躁烦,胃热熏心,必发谵语。十余日,微阴内复,忽振栗而自下利者,胃热下泄,此为欲解也。

火热入胃,胃热蒸腾,故其汗从腰上出,腰以下不得汗;胃中水竭,故欲小便不得;大便干硬,胃气不降,故气逆欲呕;阳气升泄,不根于水,膀胱无约,时欲失溲;时欲失溲,故小便当数反不数者,津液枯也。十余日,微阴内复,振栗及自下利大便已,此为欲解也,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阳气下达故也。

3 本条提纲,分为两段,上段为得病与病解之大概,下段为病解之杂象。重点,十余日,微阴内复,振栗自下利为欲解。病误治而自解,故十余日而见病象之杂。现在皆知火劫热熨发汗,易成坏病,故此是学习坏病医理之用。

附;小便不利者,当大便利,小便利者,大便当硬,此理后学则知。

本条谷气下流故愈,此为肠干便结十余日,何不用调胃承气下之,下里阳和里阴,余也不知,或许能用而不用,或许下之更伤津液,或许不下是为了教学阴复之象,自愈之理。

太阳六十七条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清与圊同。

1 太阳病,当以汗解,乃以火薰之,又不得汗,内热愈增,其人必躁,到经尽之期,当解而不解,热伤血分,必当圊血,此名火邪也。

论;本条火劫伤阴,而有圃血,对比六十五条,小便利者,阴气未绝,其人可治。阴伤圊血,对比太阳六十五,火劫阳黄,与阳津阴液,俱伤虚竭,则身体枯燥。

太阳六十八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1 脉浮,宜以汗解,乃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外火而“邪”更盛,病从腰以下必重浊而痹塞,此名火逆。

论;现在艾灸店很多,各种灸法,五花八门,包治百病,有一次听到别人在用艾灸(温灸)给小孩治感冒,当时还有点懵,想在回想起来,真是大神。灸法扶阳,适用于阳虚阴寒的各种杂病,此可以自学自用。古法艾灸,都是艾柱灸穴,此法灼痛难忍,已不多见,辩证准确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病疗效。而今天的艾灸,都只是温灸火烤,保健养生之用,走的也都是技术化路线,会治病的很少了,更多的是打着治疗百病的幌子,搞技术化培训加盟的,现在全国到处都是中医速成培训班与速成大师。中医也是一派虚火之象。

太阳六十九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故咽燥吐血。

1 脉浮热甚,当汗之以泻其热,反灸之,必为坏病。脉浮热甚,是为表实,灸法扶阳,善于补虚,实证而用灸,是实以虚治也,表病之实误以灸法补虚(或发汗)。外感表实,因外火而大动,必伤阴气,故咽燥而吐血。血热而又误灸,热必伤血,而咽燥吐血。

太阳七十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微数者,营血虚亏,慎不可灸。因误灸而成火邪,则为烦燥气逆。追里阴之虚逐表病之实,因令血散脉中,耗亡失守。一灸之火虽微,而其煎熬内攻,则甚有力,焦骨伤筋,日就枯槁,营血消烁,终难复旧。

1 微数之脉,就是阳浮阴弱之义,营弱血虚之义。太阳二十九,弱者发热脉浮,必见口渴。艾灸有扶阳之功,也有劫阴之弊。外感脉浮,灸为大逆,本条又加,重申营弱脉数之禁忌,不可犯禁。

按;以上六条外感,皆是火劫,热熨,火熏,火灸之坏病,故外感脉浮,此当禁用,营弱脉数,也当禁用。本句提纲的俗话就是风寒感冒,最怕灸火之热伤。血虚脉数,也怕火伤。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学习要点

    学习<伤寒论>必须要最低阅读三千遍(阅读,需要读出声音),并且能够倒背如流.学习<伤寒论>最好不看任何人的注解,确实要看我们都只看.只读原文.<伤寒论>与其他许多古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 ...

  • 不解肌;而以火劫汗,伤阴致变四法

    ------读<尚论>学<伤寒论>-10 一法,辨阴未尽亡. 一法,辨邪所由解. 一法,不得汗,反躁,必圊血. 一法,辨脉微而数者,不可炙. 23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10

    原创2021-07-17 19:01·中医孙鹏飞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 ...

  • 白发伤寒论|第二十二讲(110.111)

    第二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故发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6

    0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sou),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 ...

  • 《伤寒悬解》风寒双感——大青龙汤

    论述:综述各方与证,写在大青龙之前的话,在这里捋一下思路,以助学习理解大青龙汤.如果懒的读,可以忽略. 1 伤寒之后,始终是一个营卫相抟而又风寒互搏的状态,如营卫互根,营为阴血,血中之温,是为卫阳,而 ...

  • 《伤寒悬解》太阳风寒——五苓散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三章 太阳表证未解,而里有水气,小青龙.五苓散,皆解表泻水之剂.而小青龙之表药则用麻黄,五苓散之表药则用桂枝,其里水则同,而表证之风寒则异也.小青龙但用麻黄发汗以泻水,其于大便微利者方 ...

  • 《伤寒悬解》少阴篇——真武汤、猪苓汤、四逆散、与艾炙提纲

    少阴十九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 少阴病,二三日不愈,至四五日加重,腹疼,小便不利则知水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太阳上篇——开头理论

    伤寒悬解卷三 太阳上篇五十三章 太阳本病 1 太阳以寒水主令,太阳主皮毛,统领六经者:太阳在表,皮毛伤闭,六经相传,一日一经,六经传变,六日之内,不内入脏腑者,总统于太阳一经,解以太阳之法,表解则已. ...

  • 《伤寒悬解》——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十五章 1 风者,天地生发之气也.风秉于营,营性发散,风性疏泄,寒伤皮毛,营伤内闭,营郁内热,不能发散,则生风疏泄,营郁之风,外泄皮毛之表寒,则发热汗出. 太阳四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 ...

  • 《伤寒悬解》太阳篇——太阳中风

    太阳六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者,寸口为阳,阳浮者外感也,尺中为阴,阴弱者,邪不及阴也( ...

  • 《伤寒悬解》太阳中风——营卫不和

    太阳九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1 病常自汗出者,营性疏泄也,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而不外调和于卫气也. ...

  • 《伤寒悬解》太阳伤寒——麻黄汤与总纲要

    太阳伤寒九章(总纲) 1 寒者,天地闭藏之气也.寒性收缩,此也物理之性.皮毛未合,寒伤营血,闭束于外,是以恶寒.营血伤寒,经脉束迫,风不外泄,皮毛不开,则病伤寒. 太阳十九(伤寒表实之纲要) 太阳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