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养老机构做大做强
在养老机构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老年人或其家属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见或不满,甚至是投诉,这些情况很难绝对避免。
对于任何养老机构来讲,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老年人或其家属提出意见或表达不满并不完全是坏事,甚至还存在有利的一面。这是因为:这些意见或不满如果及时提出,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想办法,及时进行解决,将问题解决在最初显现阶段,就不会导致问题积累,可以避免发展成重大问题,而且老人及家属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相当于外部的监督,有助于提醒养老机构的管理者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或缺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相反,如果一味地隐瞒问题,回避问题,不断否定老年人或家属的意见或不满,就会导致老人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反而在问题的沟通、协商过程中更加情绪化,导致老人更大的不满,矛盾也会越积越深。最终可能形成更大的对立和矛盾,导致问题难以协商解决,甚至需要诉诸法律。
接到意见和投诉时,养老机构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这样考虑:老年人及家属所表达出的意见或不满,其中大都包含重要的信息和可借鉴的经验教训,把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整理记录下来,今后如果发生类似事件就可以提前应对,而且,这还是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怎样出现问题点的一个机会。养老机构的管理者能够这样考虑,对于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与老年人及家属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积极的意义。
举个投诉例子
在养老机构里,护理员是离老人最近的角色,服务好的护理员很容易成为老人最信赖的人。当老人需要在机构外接受服务时,与别的服务人员相比,当然更信任朝夕相处的护理员。
一位住在某养老机构的老人,有一天夜间突然高烧39度以上(不是疫情期间),当时那家机构还没有医务室,因此建议老人去就医。
当时机构安排了一位护理员陪同老人去了医院。医生诊断后认为,老人需要打点滴并留院观察。这时,老人提出一个诉求,希望护理员能一直陪着。
然而,这位护理员当天要值晚班,应该返回养老机构坚守岗位。她和老人沟通,能不能请一个医院的护工陪同打点滴,老人没同意,坚持要护理员陪同。护理员请示了养老机构的部门领导,未得到同意。
结果,老人输完液后没有留院观察,而是返回了养老机构。第二天,老人持续高烧,不得不再次到医院就医。
这件事让老人非常不满,直接打电话到民政局投诉,认为养老机构的服务不够好。
很多问题,通过正确的沟通就能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相比陌生的医院护工,老人显然更信任护理员,这背后不仅是对这位护理员个人的信任,也包含着对所住养老机构的信任和一份归属感。很多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都会把“家”、“新家”、“第二个家”等词语常挂嘴边,正体现了这种对归属感、信任感的期待。显然,案例中的机构辜负了老人的信任和期待。信任建立起来千辛万苦,失去却很容易。
在这么明显的道理面前,为什么机构选择了拒绝呢?可能有两个原因:
- 其一,这位护理员确实必须回去值晚班,人手不够。
- 其二,该机构外出陪同就医是付费服务,这位阿姨曾经表达过不愿意支付这样的费用。
站在机构的角度,这确实是实际问题,护理员在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是需要他/她的上级给予辅导和帮助才能即时解决老人需求,又不影响正常工作。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沟通方式,可能会得到老人的理解。
- 同理心开头:“阿姨,知道您现在不舒服,很需要我的帮助。”
- 陈述客观事实:“但是,今天我值夜班,我需要回到机构,因为还有很多老人需要我来照顾。”
-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您确实不愿意让护工照顾,我们想想办法,我留下来或派机构其他人过来照顾您。”
- 告知机构规定:“如果由我们在医院照顾您,按机构规定,需要您支付陪同就医的费用,标准是......,您觉得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通过这样的沟通,老人会理解并接受我们的建议。一方面,机构的免费/付费服务都是有清单的,入住的时候一般都会和老人解释清楚;另一方面,这位老人坚持不用医院护工,而更愿意用护理员,我们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是可以满足她需求的。
如果老人同意这样的方案,他/她的上级可以协调其他人替班,或自己替护理员值班;也可以让这位护理员回到机构值班,让其他员工去医院陪老人。
另外,等这件事过去之后,找个老人高兴的时候,可以再和老人沟通一下:“阿姨,晚上我们就一个人值班,如果我陪您或其他阿姨在医院过夜,这边就没有人值班了,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属来陪您,或者找个护工也可以,我们确实没有那么多人力。上次情况太紧急了,以后还希望您能体谅我们。”
一定要让老人明白,下次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她。当然,沟通的时候要尽量婉转,不能太直接,要努力争取老人的理解。
投诉与纠纷的两种处理方式
为什么要投诉,为什么会与我们发生纠纷,无非是以下一些原因:
不满意、自己的心态问题、个人压力、个人性格、当天有情绪、或者后悔买了服务等等。最根本的原因是老人没有得到预期的服务,即实际情况与老人期望的差距。即使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已达到良好水平,但只要与老人的期望有距离,纠纷或投诉就有可能产生。
积极处理
消极处理
处理投诉需先了解投诉目的
老人及家属这些行为的目的归纳起来也有如下几点:
1、老人及家属希望他们的问题能得到重视
不管问题大小,老人都希望我们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充分重视,潜意识里其实是看我们是否重视他们,我们态度如何。
2、能得到相关人员的热情接待
当然,这里指的相关人员肯定是指院长助理及以上人员的热情接待,每一位老人,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有多多少少的虚荣心,老人要的就是这种尊重与抬高。
3、解决问题
这也是老人的主要目的,为什么有纠纷,就是因为服务提供方没有提供老人预期的服务,甚至更糟的是发生事故。当发生了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事之后,老人急需要的就是如何解决,如何给他们一份满意的解决方案。
4、想打折
这个目的在餐饮行业里比较常见,在养老行业也有,觉得你费用高了,想尽办法减点费用下来,能减多少是多少吧。
做养老,本就见惯了世间冷暖。在老人投诉过程中他们的潜意识总结了一下,就是他们需要被关心,需要被倾听,需要我们反应迅速,也需要我们能提供专业的服务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何有效处理投诉
1)让他们充分发泄
保持中立态度,甚至略微偏向家属的态度,认真地观察他的发泄,认真听他在说什么,认真了解事情的始末。要让家属感觉我们是站在他那边的,让家属感觉我们是公正的,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明显维护自己人。
2)适当道歉
适当道歉,向老人传达的意思是实事求是,传达了我们不会因为这是护理员的问题而作过分的让步。言语上的道歉是很正式的,并略微带了弱势方的意思,管理者看情况是否需要言语上的道歉,真诚的态度、同情的表情、与家属碰撞的眼神、与家属的沟通都可以传达道歉的意思,只是一个字要把——“度”。不管如何,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一点:你是公司的员工,尽量不让公司蒙受损失,上兵伐谋,最好让公司通过改进服务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用钱解决问题。
3)收集事件始末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重要,也是对症下药的依据。不能听老人的一面之词,要让医生或护理主任来协助你了解事情缘由,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得到结论。当然,很可能你得出的结论与老人描述的情况完全不一致,此时,没必要多做解释,也没必要在现场阐述你的结论,更没必要让老人在现场就同意你的观点。你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好现场,真诚的邀请老人到你的办公室商谈。不要人为地给老人下判断,不要先入为主。老人是因为信赖你,觉得你可以为他解决问题才向你求助的。
4)提出解决办法老人纠纷
最终的目的就是需要给他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待老人跟你到办公室的之后,邀请其上座,安排奉上好茶,随行的还有医务主任或护理主任。当着老人的面分析老人的情况,让医务限时出一个治疗方案,而此时你要做的就是尽量跟家属套近乎,聊些家长里短了,进一步让老人平息下来。等到治疗方案出来后,由医生给家属讲解治疗方案,并说明达到效果的预期。
5)询问老人意见
给老人的解决方案解释完毕后,询问老人意见,这个动作是表示你对老人的足够尊重,最后由你来总结。在老人情绪已经能够得到充分平息的情况下,大多数老人是能同意你的处理方法的。如果遇到那种非常强势的老人还有另外需求,无非就是想有一些补偿,你视情况而定,给还是不给,不要有直接经济补偿,最多可以免费送理疗或者其他服务产品之类的。
6)跟踪服务
在治疗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跟让养老机构与家属保持沟通,并说明现在的治疗进度。
处理投诉过程中需注意这几点
1)处理纠纷的人缺少专业知识
如果你不够专业,就让专业的人来协助你。有可能因为你的不专业,反而激化矛盾。
2)允诺老人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
在老人面前,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你想收回来,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对老人做出承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3)怠慢老人
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老人眼里,所以千万不要怠慢老人,要互相尊重。
4)急于为自己开脱
这是比较容易碰到的事情,要记住,解释就是掩饰,同时也要记住,不要过多担负责任。不要过多去承担责任,只做自己应该做的,要公正去看待。
5)缺乏耐心,急于打发老人
尤其是在处理纠纷、事故上千万不能急,事情的解决是谈出来的,而不是急出来的。
6)处理事情拖泥带水
可以一次解决的就一次解决,不要造成矛盾升级。
尽管我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到全世界先进的事故预防经验,却无法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事故和纠纷,则需要我们有一个完善的处理流程。
最后,这里附上投诉及意见反馈管理制度,仅供参考,交流。
为切实保障老人与家属的利益,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诉及意见反馈,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投诉及意见反馈的接待和受理工作
(一)书面的投诉和意见反馈由院长负责受理。
(二)电话或上门的投诉和意见反馈由行政客服受理。
(三)接待受理人员的工作:
1、填写投诉或意见反馈处理登记表及台帐;
2、留存相关材料的原件;
3、将相关材料及处理登记表按规定转给相关处理人员。
二、投诉和意见反馈的处理工作
(一)先由专门负责人出具书面意见。
(二)被投诉人应当回避。
(三)处理人员应当对相关事情及材料的真实性进行调查。
(四)涉及原则性问题或重大问题的投诉,应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方案,并确定是否向相关管理部门通报。
(五)应及时与投诉人或意见反馈人联系,明确告知处理的工作安排情况。
(六)处理人员应当签署明确处理意见,并将相关材料移交专门负责人,由专门负责人组织实施。
(七)处理工作的注意事项:
1、相关人员在受理或处理相关事宜时,不得与投诉人发生争执;
2、应尽可能缓解投诉人的情绪,但在作出处理决定前不得做任何承诺;
3、处理投诉应当认真、细致,仔细核查相关情况的细节;
4、处理人员不得将投诉及处理事宜告知不相关人员;
5、原则上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回复意见。
三、信息反馈及资料存档工作
(一)处理完结后的所有材料由行政人员归档备查。行政人员应按年度建立案宗。
(二)调查相关人员对处理意见的满意度。
(三)如投诉人或被投诉人对处理意见不满意,应及时向处理人员反映,并做好后续工作。
(四)将处理意见及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专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