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寺,任时光飞逝,依然美好如初

那年的花儿,应该都谢了吧?

那年的诵经声,早已消散了吧?

那时的青春,也已被扔进坟墓了吧?

就连那本应永恒不变的明月,

都已在千百年的交替中模糊了曾经的记忆。

是的,这是公主寺前世的秘密,我是因为这座古寺的名字与传说,对她充满了好奇的。为什么它有一个如此高贵的名字,却只能在这个偏静一隅忍受着寂寞和苍凉呢?它究竟有何来历?为什么取名公主寺?一系列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着。

相传公主寺是因为北魏文成帝四女儿诚信公主曾在此出家修行而得名,贵为公主的诚信为什么要出家修行?流传下来的版本不一,一说是为了逃婚,她不满意父皇给她选的附马,故而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偷偷逃出了皇宫,躲进了此偏僻山沟中度过余生。另一说法是诚信公主爱上了原吏部尚书崔玄伯的孙子崔恂,崔恂与诚信公主情投意合,私定终生,不想却遭到了文成帝的坚决反对,崔恂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诚信得悉崔恂被折磨致死的消息后,几次寻死,都因贴身丫鬟相救而活了下来,公主无奈出家为尼,自此守着一座孤城,思念着心上人。曾经的相偎相依执手相看,自此变成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在一次次的昼夜更替中坚持着无望的守候……

诚信公主藏身于山洞修行,一住就是好多年,然而内心平静,一心向佛的她,真的就对世间的事了无牵挂了吗?传说中的后来,其父皇知道了公主出家的地方,欲唤她回宫而不成,就命人在她修行的山寺村周围按皇家“三宫六院”的格局造了一座寺庙,据说那就是最早的公主寺原型,后来毁于战火。

北魏建都平成(今大同),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的洛阳城,说起来好让人心动!可是,北魏那错综复杂的宫延,都城洛阳的近千所寺庙,波澜壮阔的战争史,北魏末年的分裂,洛阳城整体布局的变化以及朝代的更替,演变到唐朝,一位尼姑在此地掘地得一玉石,玉石纹色俱佳,表里光莹,遂献于武则天,武则天认定此宝物只有皇家公主才有,于是赐绢百束,上赦重修了公主寺。到了明朝,公主寺从山寺村搬至空如村(今公主村),开始称“五台山公主文殊寺”,清初,公主寺为五台山塔院寺下院,复称公主寺。从此深情的公主化作佛界的一尊莲花,慈目注视着一方水土。

驱车在寂静的小路上蜿蜒行驶,来不及看路两侧寂寞的风景,也记不清颠簸了多少个起伏,当公主寺呈现在我眼前,只在贫瘠的黄土地中出现了属于古寺斑驳的红墙时,那棵古树,一定留有她与古寺一圈又一圈苦守的年轮吧?

步入公主寺,呈现在眼前的先是过殿,其外观正在修缮,步入殿内,便是与彩塑相对,公主寺彩塑现存为明代遗存,近代有过修补,尤为惊叹的应该是彩塑中的悬塑吧?!有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他们形态逼真,色彩鲜明,据记载,此殿重修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

前殿为彩塑,后殿也就是大雄宝殿,殿内塑有三世佛,三世佛身后三壁墙上,是公主寺明代壁画所在,除西壁有部分残损外,东、南两面保存尚好,有记载为真定府画匠戎剑、高升等人所绘。公主寺壁画描绘的是水陆道场,儒释道三教神祇、民间信仰神及历史人物众多的人物浩浩荡荡地行进着,每组壁画都有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景物浩繁,置身壁画前,恍惚间,融入画壁,旧梦难还。

过往的爱情总是不经意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我们总是被激烈的爱情迷惑,殊不知刻画在年轮的爱情最使人回味,它不轰轰烈烈,却流传了千百年,至今让人痴想。

或许在朝代的更替中,从传说中的北魏到唐再到明清,寺院建筑不断的在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越来越多的文明因子注入在不同的匠人中。公主寺,是这种整体变化的终极性领受者,每一次重修与营造都源于纪念诚信公主,认认真真造庙,端端正正塑像,一代又一代,这是公主村人的缘分,也是留给后人对自由对坚贞不屈的祈望吧?!

公主活在了那个朝代薄情的宫廷中,

她的热情被无情辜负。

而千年后的我们,在薄情世界里深情的活好吧!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