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阐述了怎样的思维方法?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病病,把疾病当做疾病,不忌医,就可以根除疾病。这个疾病是思维疾病。根除思维疾病,世人在思维上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所以说“是以不病”。这是根除普通疾病的方法,也是根除思维疾病的方法。
所以《道德经》就是医治思维疾病的妙方,老子就是大医王,专治思维疾病。老子观察人类文明的最大危害就是争斗,争斗的根源就是只知差别性,只知分别人我。解决的妙方就是超越思维的差别性恶习,获得最为珍贵的无差别性思维。
只有把“知差别性”当做思维疾病,才有可能治愈这种思维疾病,人类才可能从野蛮走向文明。人类在思维上才是健康的。
前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根源就是世人患上了思维疾病,并且不肯承认自己患上了思维疾病。老子的道“言有宗,事有君”,有根有据,明明白白,但对于患上思维疾病的世人依然无法理解。
第三段经文: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二段经文作出了思维疾病的诊断。第三段经文指出圣人没有思维疾病,正是把“知差别性”当做思维疾病,已经超越了思维的差别性,证得无差别性。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也就是圣人站在道的究竟地,万物都是无差别性。
只有无差别智才能获得无差别性,圣人已经证得无差别智,可以玄览觉照大千世界,唯有一如。世人陷入差别智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流浪生死的原因。无差别智是能知,无差别性是所知。不能证得无差别智,就不能玄照万物的无差别性。
此章经文的核心就是宣说“知病”,即“知”(差别智)和“不知”(无差别智)的二种背道而驰的知。只有无差别智才是最高等级的知。老子显然遇到了文字的束缚,甲骨文祭司没有造出相应的文字,这是语言文字的严重不足。
老子和庄子深感言不达意,没有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心中证悟的无上境界,因此不得已使用遮诠(否定语句)来表达。遮诠(否定语句)能够表达肯定语句不能表达的意境。
老子创造了遮诠法,无为、无知、无事、无欲、无味、不学,又创造了双诠语句,即表诠+遮诠(肯定语句+否定语句)的特殊句法。《道德经》共有六句双诠语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学不学,知不知。庄子贡献了一句:用不用。楚简还有“教不教”。
这七句双诠语句值得特别重视,说明老子证悟之深,人类普通句法都不足以表达一丁点内证境界,唯有遮诠和双诠句法才能表达。《楞伽经》著名的百非语句更是登峰造极,佛陀一口气用一百零八个“非”来表达妙如来藏,这是遮诠法的经典。老子和庄子深懂遮诠和双诠。
学不学是与知不知关系最密切的双诠语句,代表“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的更高层级的学。不学与不知相类似,世人好学,学习内容就是分别,不学就是不学分别。学不学就是学“不分别”,知不知就是知“不分别”。
庄子有《知北游》一篇杰作,探讨什么是“知”,里面就提出了知病。泰清先生问无穷先生:“子知道乎?”(知道一词从此出,今人俗化了)无穷先生说:“吾不知”。又问无为先生,无为先生答:“吾知道。”泰清摸不着头脑,就去问无始先生:无穷和无为二位先生哪一位更知道?无始先生答:“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也。”
说不知这位无穷先生是极为深奥,说知的这位无为先生十分肤浅;说不知这位先生深入心灵了,说知的这位先生是个外行。知是老子所传的甚深教法,庄子记录极为详细(《庄子》很大程度上是老子的上课笔记)。
俗知是知万物的差别性,并陷入万物的差别性中。不知(无差别智)是知万物的无差别性,超越了万物的差别性,可以游于尘垢之外。
老子翻了一个大跟斗,从俗知翻入不知。老子翻三个跟斗,世人没有翻过来,世人首先陷入欲望,老子翻个跟斗。世人再陷入知网,老子再翻个跟斗。世人陷入用网(有用),老子又翻个跟斗。
世人只有望见老子奔逸绝尘而去。前几章讲欲望(罪莫大于可欲),上章和此章讲知网。老子用网讲了一半(无之以为用),庄子继续宣说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