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什么含义?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如何理解道德经“治人事天,莫若啬”?

第二段经文: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叠词用法是《道德经》最重要的文法,显示推理和再次强调,唯恐世人轻忽。啬、早服、重积德、无不克、莫知其极都是叠词用法

经文:早服谓之重积德积德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此句经文看出,道家同样强调积德。自古以来,学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极为对立,但五十四章和五十九章中,祭祀、修身、积德的价值观与儒家很一致,这点是中国文化研究者特别需要注意的。

中华文化是有内在的统一性的,不是一盘散沙,这对理解中华文化的未来极为重要。儒家讲积德,老子宣说“重积德”,这里的内涵值得重视。积德就是行善,行善就是施恩。德从看不见的上德化为世人的实际行为规范,伟大的理论最终都会成为世人的行为规范。

后世儒家把积德分为积阳德和积阴德阳德是有形恩德,阴德是无形恩德积阳德就是累积看得见的功德,受恩者感受得到,施恩者可以期待受恩者报答。积阴德则是累积看不见的功德,受恩者感受不到。

从积德的形式看,心里生起一个善的念头都是积德,这是善心布施,不一定施人财物。布施是佛教的六度之一,修行人不行布施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老子不仅重视积阳德,更重视积阴德。积阴德成为华人家训的最核心的教诲,来源于老子的“重积德”。

“重积德”把道家积德和世间积德区分开来,显示道家积德的超胜和世间积德的不足。把“早服”解为“重积德”,可见冥冥中顺服是多么重要,因为勉强服从是没有意义的。《易经》坤卦的文言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与重积德内涵都很深。此处厚德指修身之德,不是财布施之德。

儒家强调修身,道家和禅宗强调修心。唐李翰写《复性书》,依据禅宗思想,提出复性作为修身的新内涵,二程朱熹依据李翰的复兴新思想,发展出程朱理学,使儒家思想恢复了理论活力,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后来一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形态。释德清把此章作为复性章独具慧眼。

经文:重积德,则无不克。河上公注:“重积德于己,则无不胜。”累积阳德和阴德则无往不胜。克有克己和克敌二义。克己是克内在欲望,克己复礼就是如此克敌就是征服外在的违缘,不顺,无不克就是所向无敌。

但修行人把自己的内在欲望当做外在的敌人来看待,因为欲望虽是内在,其实是假我的欲望,不是真我的欲望。相比真我而言,假我亦是外在的。修行人有转内为外的道力,层层深入,寻找真我,摒弃假我。冥冥中的顺服道力无比,这种重积德的克敌道力不可思议。此句经文宣说克敌无上道力源于重积德

经文:无不克,则莫知其极。修行人冥服天道,重积德,征服内在欲望和外在违缘不顺,无往不胜,如此则与道相应,不知其极。

第三段经文: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经文:莫知其极,可以有国。经文把重积德与有国联系起来。王弼注:“以有穷而莅国,非能有国也。”儒家思想是德不厚不可以有国,这是孟子的思想。

但汉代儒家的异端黄生提出帽子论,帽子再破也应戴在头上,鞋子再破也应穿在脚上,因此君王是否有德不再重要。老子则宣说有国者必须先有德,而且必须重积德。

经文: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王弼注:“国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其末,乃得其终也。母是让国可以安定的根本。有国未必安,有国之母则必得安。

王弼《老子指略》说:“夫存者不以存为存,以其不忘亡也;安者不以安为安,以其不忘危也。保其存者亡,不忘亡者存;安其位者危,不忘危者安。”有国者是以存为存,以安为安。有国之母者是以不忘亡为存,不忘危为安。

此句经文必须与上句结合起来解。世人的君王是“有国”,但不是“有国之母”有国是窃占国家,有国之母是修身证道,可以使国家长久昌盛。有国和有国之母是完全不同的。俗儒是有国者必有德,老子是有国之母者必有国。

有国之母就是有道,有道是有国的根本。上文“可以有国”与下文“有国之母”相连,下文为因,上文为果。“可以有国”不是指儒家的有国,而是有国之母的简称。河上公注:“国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

治身治国本是一法,不是二法。庄子说:“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治国。”啬为无为无事之别名,言治身养其精气,有国之母亦养其精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