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褒贬精当文采佳,堪称千古绝唱

提起元好问,可能一些朋友一头雾水:“这位仁兄是谁呀?”但如果提起“问世间情为何物”,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是不是神雕侠侣里面那个李莫愁唱的歌?”

没错,“问世间情为何物”其实出自元好问的名作《摸鱼儿·雁丘词》。这首词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而经过金庸的妙笔生花,让这首词为广大普通百姓所熟知。

元好问是金代末期元代初期的人物,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元好问学问渊博,才华横溢,是金代公认的文坛盟主,号称“一代文宗”。

元好问在文学上是个多面手,能写诗,能作文,能填词,能唱曲,以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表现金代灭亡的“丧乱诗”最为有名。如《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名句,令人一见而心惊:“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元好问作品众多,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这些诗褒贬精当文采佳,堪称千古绝唱。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哦。

元好问用绝句三十首的形式来品评历史上的诗人和诗作,借此表达元好问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和文学审美理念。因此,这些诗又被称为“论诗绝句”,其实就是讨论诗的“诗”。

这种论诗绝句的形式,其实古已有之。比如大诗人杜甫评论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也像是论诗的“诗”,比如“洗炼”:“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而元好问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论诗三十首》来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念,开端有总论,末尾有总结,中间二十八首具体评论历代诗人及其作品,首尾相连,结构严密,兼具思想和美感,乃是文学史上少有的杰作。

由于三十首诗的篇幅比较长,这里只能选择其中一些绝句来简单讲解一下。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扩展阅读。

首先来看第二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文学史上有“建安风骨”,讲的是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便是“三曹”和“建安七子”。

元好问心目中的建安两雄,指的是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这两人的诗歌风格,在元好问笔下是“虎啸生风”,在建安诗人中最为代表。

元好问还说:“西晋诗人刘琨如果生在建安时期,与曹植、刘桢等人诗歌争锋,那该是多么痛快的一件事啊!”这首绝句,体现了元好问推崇“豪迈刚健”的诗风。

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这首诗主要议论陶渊明的诗歌。陶渊明是田园派诗人,诗风闲适平淡,别有一番美感。元好问高度推崇陶渊明的诗风,借此反对矫揉造作的诗风。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这两句,可能一些朋友读不太懂。这两句翻译成白话就是:晋代诗人的诗歌,大多语言华丽,追求形式美,却缺乏自然之趣。陶渊明自称是“羲皇上人”,其实就算陶渊明是晋代人又有何妨呢?

“羲皇上人”,意思为太古时代的人,典故出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元好问的意思是说:“陶渊明虽然与其他晋代诗人是一个时代的人,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诗风与其他人截然不同。人们会对晋代人诗歌有许多批评,却不会对同是晋代人的陶渊明进行批评,反而要赞美陶渊明的诗歌。”

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古人常常说“言为心声”,但是元好问却有些不同意。他用晋代人潘岳的典故,举了一个反例。

潘岳也就是潘安仁,他所撰写的《闲居赋》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可实际上,潘岳热衷仕途,渴望富贵。当年权贵贾谧的马车出行,潘岳为了拍马屁,居然在马车后边对着扬起的飞尘跪地拜倒,以求贾谧赏识。

元好问的意思是说:“诗歌并不能反映诗人的真情实感。一个人的言语文章与他的行为表现经常是不一致的,不能光从文章中见识一个人好坏。”

当然,从根底上来说,元好问还是希望诗词能够反映真心的。他之所以对潘岳的行为耿耿于怀,正是看不过眼。

他的批评,正可以看出他其实是相信“心画心声”的。正如元好问在第九首里面说的那样:“心声只要传心了”,元好问认为的好诗还是要符合真心的。

第六首: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上面这首诗的意思很明白,是说写诗不能够步步模拟别人,如果一味模仿,只会让自己步入囧途。“俯仰随人”,没有自我的创造,没有自我的感情,是写不出好诗的。

白居易曾经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苏东坡曾经说:“诗须有为而作。”黄庭坚曾经说:“诗文惟不造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

这些大诗人的看法都十分一致,都认为写诗需要靠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是模仿别人。如果大家也有自己写诗的话,也应该会对元好问的说法深有共鸣,深有感悟这个道理吧。

第十八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人们把孟郊称为“诗囚”,出处就是这首诗。孟郊喜欢苦吟,讲求炼字铸句,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虽然孟郊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是元好问认为,孟郊那些幽僻、清冷、苦涩的诗歌意象,是不足为后人法的。苏东坡说“郊寒岛瘦”,这一点上,元好问也是如此。

“潮阳笔”,指的是韩愈的诗歌。元好问认为,韩愈诗风磅礴大气,豪放酣畅,足以成为万古典故。“元龙百尺楼”用的是三国时期陈登的典故。许汜去见陈登,陈登没有款待之意,自卧大床,让许汜睡在下床。

许汜耿耿于怀,刘备说:“许汜你求田问舍,没有英雄气概。如果换做我是陈登,我会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地板,不只是大床和下床的区别了。”

元好问用这个典故,主要说明的是韩愈的诗就好像是百尺楼高高在上,而孟郊的诗就好像是睡地板的,没有什么价值。

元好问褒贬精当,很有见解,自然,每个人对诗歌都有自己的看法,元好问的看法也不是“不刊之论”。

但元好问能够用决绝句的形式来议论,同时把这些议论的话语写得很有美感,很有文采,这就很了不起了。

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讲解《论诗三十首》了,大家可以自行阅读。

(0)

相关推荐

  • 虑澹物自轻——独领天下才气一斗的谢灵运,用游戏人生开创山水诗

    世人知道谢灵运,大多来自于他牛皮哄哄的自我吹嘘--他创造了"才高八斗"这个成语,虽然是用来夸赞曹植的,但是这句话听完,你就知道他有多傲气了. 天下才共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五:太康文学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五:太康文学 西晋初期,全国统一,政局比较稳定.晋武帝太康(公元280-289 年)年间,社会呈现出暂时的繁荣景象," 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业而乐其事". ...

  • 古人的考题

    A. 有明一朝历次科举考试殿试的考题都是什么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明史>中有详细记载 一.前言: 古代科举考试 起于隋代,盛于明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美学理想探析

    清代学者章学诚论及北宋以后南宋与金对峙局面时曾说:"当日程学盛行于南,苏学盛于北."(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第九条)程学指理学,由杨时.尹敦传入南宋,朱熹后来将其发扬光 ...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赏析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承继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的诗学观点,以彰显「正体」为经,以评论历代诗人为纬,交织成篇.全诗涉及的时代自汉开始,历经魏﹑晋﹑刘宋﹑北魏﹑齐﹑梁﹑唐﹑宋八个朝代,涉论 ...

  • 以诗论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论诗三十首>是用绝句的形式,阐述诗歌理论.这组诗的作者是元好问,他生活于宋金时期,是北方文学的代表.元好问是一个神童,青年时科举入仕金朝.后来金朝灭亡,他被元人囚禁于山东.耶律楚材钦佩元 ...

  • 《论诗三十首》30篇全集

    <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 ...

  • 高占稳诗集选(47):风景诗三十首

    唐山诗人高站稳风景诗三十首 暮春情思(新韵) 红淡翠浓草木欣,雨滋百谷子规吟. 多情柳絮眯人眼,无语柔风蕴夏魂. 纵览江山兴灭幻,凝眸人世苦甜分. 桑榆虽晚霞光灿,欲作狂郎挽住春. 山野赏秋(新韵) ...

  • 江风:微诗三十首

    [总第134502期] 微诗三十首 文/江风 高山流水 源源流轰鸣 却觅不到伟岸 向日葵 绕太阳转 追逐蓝天梦       电 源于美利坚 照亮全世界 游泳 学不会技巧 换池亦无用 月亮 夜晚 坚守一 ...

  • 诗偈精选:唐代诗僧寒山诗三十首

    诗偈精选:唐代诗僧寒山诗三十首

  • 转:论诗三十首·其一

    元好问 [金朝]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注释 汉谣,指汉乐府民歌. 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 ...

  • 曼德尔施塔姆诗三十首(刘文飞/译)

    刘文飞译三十首 林中雪地的寂静中 林中雪地的寂静中 回响着你脚步的音乐声. 就象缓缓飘移的幽灵, 你在冬日的严寒中来临, 隆冬象暗夜一样, 将穗状的雪串挂在树上. 栖息在树枝上的渡鸦, 一生见过许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