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0个人代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没有一个滥竽充数
这100个人代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没有一个滥竽充数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不仅人人爱读诗,还喜欢写诗。青春年少时,谁没偷偷摸摸的写过诗呢?就连小编这样的学渣都曾自诩为诗人。
诗的最高峰出现在唐朝,词的最高峰出现在宋朝,所以在评选中国古代最知名的诗词大家时,这两个朝代的人选必然最多,曲作者不在评选范围。
评选的依据有三个:一是有名作传世;二是高质量的作品不能太少;三是能够引领一时风气或有独到之处。尽管如此,评选依然是主观的,最终名单仅供参考。
屈原的骚体实际上跟后世的格律体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在通常意义上,仍被视为诗歌。汉朝时期,文坛的主流是赋和散文,民间诗歌以乐府为代表,作者大多不详。
平仄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南朝,沈约首创四声八病的创作理论,他的诗被称为永明体,是古体诗走向近体诗的过渡阶段,由此开启了诗歌发展的新历程。
初唐时期,古体诗和近体诗都得到了发扬光大,初唐四杰中的杨炯尤其擅长古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被誉为盛唐第一。自由的诗歌遇上奔放的盛唐,相得益彰。
沈佺期和宋之问合称沈宋,活跃于武则天时代,是当时宫廷诗人的翘楚。沈宋最大的贡献是完善了律体,在五律的基础上,创造了七律,是律诗的奠基人。
公元八世纪,是诗坛的黄金时代,盛唐诗人百花斗艳,既有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中仙圣,还有孟浩然、岑参这样领一时风气的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王维是盛唐诗人中李白、杜甫之外的第三极,年轻时的边塞诗豪放洒脱,中年以后的田园诗则变得宁静淡远,前后反差极大,体现了极高的艺术素养。
如果说盛唐的基调是昂扬的,中唐则是深沉的,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巨大变故,诗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现实,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影响深远。
作为中唐时期成绩最高的诗人,白居易的前后反差也极大,早年间他倾力践行新乐府理念,关注民生疾苦,经历人生的挫折后,遁入艺术的巴别塔。
在盛唐和中唐诗人的努力下,诗歌创作已达到巅峰,晚唐诗人不得不独辟蹊径,李贺是最为典型的一位,奇诡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意象,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诗境。
李商隐是唐朝诗人中的最后一位大师,尤其在七律上的成就直追杜甫,于沉郁顿挫之外,另辟隐晦迷离的奇境,前人不敢想,后人不可追。
李煜是词坛的第一个大师,直接将词从五代时期的小儿女游戏提升到表现人生况味的高度上,提升了词境,使之更为真切感人。
柳永之前,词的创作以小令为主,讲究玲珑剔透、含蓄隽永,到了柳永手上,开始出现慢词,讲究铺陈转折,成为继李煜之后的又一个大师。
柳永开拓了词的形式,苏轼则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容,词不再是痴男怨女、风花雪月,而是生活中的风雨、人世里的浮沉,无事不可入词,打破一切禁忌。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性,即使放在男人堆里也是不落下风。她的创作不只有婉约,还有情怀,以及不输男儿的气概。
南宋时期,诗词都呈现了崭新的局面。陆游是南宋七律第一人,笔力雄健不输唐人;杨万里的七绝则让人想起杜牧,清新俊逸,浑然天成。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的大师级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融入词中,阳刚之气直冲霄汉,沉痛之处又让人扼腕而叹,形成独具一格的稼轩体,深深的影响了同时代。
元好问是金朝文坛的第一人,诗词俱佳,一曲《雁丘词》让无数至情至性的少男少女为之落泪;文天祥在家国覆亡之际,用诗词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巨痛。
南宋后期,家国之事已不可为,一大批遗民文人借诗词抒发胸中块垒,有的记录隐痛,有的借酒浇愁,还有的干脆两耳不闻窗外事,用艺术麻醉自己。
明清时期,诗词创作在技术上并不弱于唐宋,唯独在情感上欠缺一点真挚,境界愈趋狭小,没有诞生足以媲美唐宋的大量名作,偶有佳作还是信手为之。
纳兰性德是宋词在清朝的借尸还魂,他的词在艺术上尽得婉约精髓,更重要的是注入了全部灵魂,字字句句仿佛是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给你看。
由于见识和能力问题,以上评选出的100位诗词大家肯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遗珠之恨必然有之,却绝没有滥竽充数的,每个人都值得细细品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