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白妈妈也能培养出来对科技超级感兴趣的娃?

▶主人公介绍:男孩,七周岁,爱好航空航天科技类知识,五岁开始设计制作各种飞机等模型,7岁参加科技夏令营,全营最小的娃,却表现不凡。动手能力极强,也爱阅读历史传记类书籍,活泼善谈,能动能静。

我不能说孩子出类拔萃,多么优秀,但他可以自豪的说“我是我们班上思想最先进的”,从五岁开始,可以自己看简易飞机模型纯文字的理论书,在我看来很枯燥的,他直接说这书你肯定不感兴趣,自己看的津津有味,看完了还自己实践,做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包括叠飞机模型(买了本纸飞机模型,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叠好,组装,看的我头大,顶多他爸有时给他打下手帮忙);ipad查自己喜欢的战斗机图片,画简图,然后裁剪,组装;用硬纸壳画出一架飞机的图,然后一个个零件剪下来再组装。

上2张图,大家感受下~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当然离不开妈妈的引导,说到引导我想说一句,不要全凭自己的好恶给孩子做决定,又想让孩子创造,又不给他自主权,怎么能创造呢?

第一,要想孩子有这种科学的启蒙,大人需先改变观念。

如果是妈妈带儿子,妈妈作为一个女性,你所喜欢的并不一定都是孩子喜欢的,你所不喜欢的孩子没准就感兴趣,抛开性别不说,个体之间的喜好也是完全不同的,青青莲子的前沿科技课,我看有的家长说,我都听不懂,孩子估计接受不了,如果什么事情你都懂了再让孩子接触的话,岂不是孩子永远没有超过你的地方,更进一步说什么叫懂,你期望孩子能达到什么懂的程度,听了机器人他就会编程?

我想你的答案应该不是的,至少VR,我原来也不知道的,听了前沿科技,加之孩子之前参加的科技夏令营我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种技术,除了娱乐还可以用它来给孩子更生动的教学,这就是一种视野的丰富,思路的开阔,可能一时感觉不出多大用,没准哪天有个难题需要解决,没准碰巧还能用到这种技术呢,如果你前所未闻,大脑空空如也,怎么会有新的创造火花的迸发呢?

要想孩子有这种科学的启蒙,首先大人需改变观念,有一颗求知欲很强、接受新事物的童心,同时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嘛“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我家孩子在三岁多的时候,因为看电视还是我们家长聊天提到月球车,引起了他对太空的兴趣、我就给他买了本“哇~太空”的书,是一本涵盖月球车、航天信息等图片和文字的幼儿启蒙书,从此天天给他念和讲,有火箭发射或者关于太空知识的新闻我也分享给他听,还带他去科技馆去看返回舱,天宫一号模型等等,如有机会看实物的话尽量带孩子去看看实物,毕竟纸上来的总觉浅,实物结合书本印象会更深刻,这样他就有了很多的太空知识的积累。

到5岁多,他去报亭看到武器、航空知识杂志非买回来读研究(他幼儿园大班时的识字量已经能独立看这种大量文字的书了)。

到了6岁多上了一年级我们就给他定了我爱科学、小哥白尼、航空知识杂志在看,当然这期间我们经常去图书馆借书,也有很多科技类的书,可以说他的科技小知识的量是比我们丰富的多,有时候我有空了看看他看的科技书,真的赶不上他看的速度,每每他还会给我科普知识,有一段时间他提议每天我们家每个人都分享个新知识,他分享的就有他在杂志上看到的小科学。

第二、培养动手能力。

动手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我觉得是息息相关的,动手能力是科学创造能力的一种实践,而实践又促进这种科学精神的培养。

我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呢?孩子二岁多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看到他奶奶剪东西,特别想动大人的剪刀,可能有的家长会喊“不要动那危险”,然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我发现孩子这么想动剪刀就想会不会有儿童专用的剪刀啊,万能的某宝上一搜还真有,赶紧入手几把,有剪直线的,还有能剪花边的,给他纸随便剪吧,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塑料剪刀有他的局限性,剪剪塑料韧就钝了,剪不动了,尤其稍硬的纸。玩了一年多塑料剪刀,到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还有中班,我看他们的实践课老师让他们开始用塑料把的前面带韧的儿童剪刀,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剪刀了,我在家就开始准备这样的剪刀,他能剪的东西就更多了,当然他也有几次剪到手了,流了血,甚至刚开始还不敢告诉我,直到感到害怕才告诉我,我也没有批评他,告诉他以后注意,手离韧远一点,不要着急,是不是觉得我这妈有点太心大了。

我把这样的经历告诉我同学,同学就说你怎么能让这么小孩子用剪刀啊,我说他有这样的需要啊,不让他使剪刀,他岂不是永远不会,永远用不熟?那怎么会有后来娴熟的剪各种零件组装飞机的体验?在这样的看似冒险的体验中,对自信心也是很好的提升啊,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经常放学从幼儿园带回自己做的手工,比如用纸剪的超大的飞机模型、冰糕棒做的纸蜻蜓老师一度想把他的手工在那展示不让带回,他还是不舍得自己作品经常和老师交涉要带回家的。

这一点说的是,家长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某种需要时,感觉孩子能够克服一点点困难就能做到的事,及时给孩子提供条件,不要过度保护,过度保护,其实就是在扼杀他的创造性,潜意识告诉他,这件事你做不好,这样也会导致孩子遇到困难退缩,不敢挑战,孩子想要尝试某件事时,不要跟孩子说你做不了,不要做,分析下利弊,危险可接受的范围内就让他去尝试。

我不是学育儿专业,也不是什么行业的大咖,只是我在育儿过程的一点感触,希望能给家长一点有用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做到对孩子的因材施教,寥寥四个字“因材施教”,要想真的做的好真的不容易,这离不开家长对孩子有质量的陪伴、离不开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家长视野的开阔。

文章作者:李新慧,青青莲子行动派大本营成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