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文化溯源

原创 高振声 计量资讯速递 6月25日
度量衡从萌生成长,到完善成为社会制度,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王朝更迭,政治变革,唯度量衡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社会各方面都需要,颇显生命力。作为一项坚挺的公共制度,与历史同步前进,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度量衡制度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法治社会的推进。

早在上古时期,度量衡就已遍布天下。虽然不够统一,但也约定俗成,达到地方区域局部一致。制度化理顺了混乱无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度量衡在适用范围内,衡量着天下公平。

约在公元前21世纪,尧天舜日的时代,度量衡就已制度化,为了法制统一,中央还对地方作巡视检查。《书经》记载(天子)“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泰山祀天地)……正日,同律度量衡……”“诸侯之国其有不齐者,则协而正之也。”[1]《诗经》《礼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书经》一书由南宋蔡沈(1167-1230年)所注,开头便说“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载于此书”,可见度量衡在大经大法的大字行列之中。文字记录虽然简短,但这或许就是度量衡文化史的开篇之作,古代法制建设的端倪。

度量衡制度经过商鞅改革之后,到了汉代又经历刘歆在秦制的基础上改进,完善定型,影响后世两千年。《汉书律·历志》称:度者,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量者,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汉书·律历志》记载与《书经·虞书·舜典》记载基本相同。唯在龠与合两个计量单位不同。《书经》所载是: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而《汉书·律历志》则是:二龠为合,十合为升。新莽嘉量实物也是二龠一合,十合为升。龠由十进制变成了二进制,这是汉制改革的一大特点。比较而言,商鞅铜升的容量是202.15毫升,新莽嘉量是191.25毫升,略小于商鞅的升。同用一龠黍1200粒计算,与《书经》记载比较,《汉书》的记载与实际器物测量显示,汉制度量衡更为合理。《书经》十龠12000粒黍为合,十合为升,容量比商鞅升和新莽嘉量明显偏大,器型过大不便使用,制度的合理性令人生疑。

度量衡制度的确立,是由技术与文化两方面构成的。两千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度量衡由黄钟累黍而成技术不实,争论不休。学者的争议,波动了当朝度量衡的制度,引起朝廷重视。有宋仁宗组织的学者复验团队,也有康熙皇帝自己动手操作,均不与《汉书》吻合。又经近、现代万国鼎(1897-1963年)、丘光明、邱隆等接力求证,仍未有满意的结果,成了两千年未了的公案。后晚辈在前人的基础上突发奇思,认为前人累黍取样不当,累黍不实之故,忽视了农业技术进步对黍的影响。两千年来,黍粒由小变大,质量由轻变重的缘故,才与两千年前的汉制不合。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做了退行性野化黑黍实验,力求使黍恢复到原始状态。按《汉书》累法,排空虚容,以黍实龠,1200粒一龠,重8克,百黍为尺[2],复验结果基本上满足《汉书》要求,暂告一段落。度量衡技术史争议两千年耗时太长,影响了文化史的研究,顾此失彼,显得美中不足。

《汉书·律历志》容量,除两龠一合二进制之外,十合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斛,皆十进位制。重量,一千二百黍粒重十二铢,即百黍粒重为铢(铢下还有累,十黍为累),铢重已定。容量与重量衔接,规定一龠黍重十二铢,两龠黍重为一两,是二进位。规定一两重二十四铢,由铢到两是二十四进位,确定一斤为十六两,由两到斤是十六进位,由斤向上到钧(三十斤)是三十进位,由钧到石(四钧)是四进位。唯衡秤进位特显异常:二进位、四进位、十进位、十六进位、二十四进位、三十进位,这是耐人寻味的。

度量衡的形成、完善是个漫长的过程,汉承秦制在度量衡三者量值中,后人考证:尺23.1厘米,升200毫升,秦汉相等;斤,秦253克,西汉250克,新莽245克[3],微有差数。如果当时考虑便民延用旧制也不至发生陌生之感。度量衡中使用的那些蹊跷数目,在清代以前似乎被忽视不那么重要,近代万国鼎看出不寻常,在《秦汉度量衡亩考》中提出“……总的来说,除故意凑合成1200粒黍以外,其余都是用实际物质为根据”[4],万氏惜墨如金,言犹未尽。

据近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总结归纳出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可能与砝码分割有关,二是可能与谶纬术神学思想有关[5]。至今还未肯定这些蹊跷的数目到底是凭空臆造,还是另有出处?笔者肤浅的认识是:这些蹊跷的数目皆出自阴阳八卦爻变现象。《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下传》:“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心通神明之法,以类万物之情”。认为汉制度量衡在立法之前,组织人、设计人受谶纬思想影响。谶纬或许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影响着王莽等皇帝官员的思想。统治者抓住人们的思想取向,将包罗万象的八卦拿来为我所用、统一认识,以表明确立度量衡法制是上应天心、下顺民意、天人合德,想以此换来老百姓对当朝行政的拥护,于是随手将八卦中阴阳爻变化数目强行塞入度量衡法制中。

试看:八卦中的两仪,搬到度量衡中用两龠来显示,将两龠黍重定为“两”的标准制。二十四节气,用二十四铢为两来显示。四时乘四方之象,用十六两为斤来显示。十二月,十二时辰,用一龠黍重十二铢(半两)来显示。八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用一斤三百八十四铢来显示。阳爻一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策:蓍算的意思)。阴爻一百九十二,得四千六百零八策,共三百八十四爻,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6]。设三十斤为钧,一月之象,钧者均也,阴阳平衡之意。权与物均重一万一千五百二十铢(一斤384铢×30斤=11520铢,策与铢数相合),物之万象也。四百八十两(16两×30斤)象征六旬八节长寿之意。设四钧为石,象征四时[7]。这些稀奇古怪的数目都是从八卦移植到度量衡的,如不是刻意安排,哪有这样的巧合?

这些八卦中的数目,经过算术高手刘歆摆弄一番,改头换面照搬在度量衡法制中象征天人合一,以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猜想具体的操作是先按八卦虚拟格局,而八卦属意识形态,无实可据怎么办?万物之中选择了黑黍为填充物,虚(—阴爻)实(—阳爻)搭配使用,以求阴阳合德。巧妙的布局,才使八卦在度量衡中安了家,占据了半壁江山。

黄钟累黍而定度量衡,而二者属性不一。黄钟是乐器,手工艺品,黍是自然物,农产品。以理推之,人有饭吃能生存,而后才求发展追求美满。生活中仿风、雷、水声,物撞击声,兽叫禽鸣,制成乐器供人欢乐之用。先有声律,后有度量衡。初以黄钟管做规范器物,再由一定数量的黑黍粒排布充实形成统一标准,而后立法推行天下。细想,度量衡的使用对象是对物体长、容、重实体检测,以器具测物体。黄钟声律无形是不能替代器具的。如果没有黍粒的支撑,空发其声的黄钟管无实可据,难以担当度量衡制的重任。反之,如果舍弃黄钟管,以黍自身来担当,完全可以满足度量衡制的需要。试看,长度,一黍一分,十黍一寸,百黍一尺;容量,一龠容黍一千二百粒,两龠一合,十合一升即24000粒;重量,一龠黍一千二百粒,重十二铢,即是百粒黍重一铢。两龠黍重一两(12铢+12铢=24铢),一斤重十六两(三百八十四铢)。这样,长、容、重皆由黍粒来计算,道理也通。黄钟在度量衡定制中被喧宾夺主,皆因古人崇拜黄钟为“万事根本”[8]之故。由此而论,是农耕文化催生了度量衡,而非音律需要度量衡。其原因是,种粮要向官府缴纳赋税,市场交换需要有一个中介物主持公平,于是法制度量衡应运而生。黄钟累黍,以黍为主,黄钟辅于黍,才合情理。

度量衡的大用处不只在官府,在民间也广泛使用,定制本应面向群众。放着人人会用的十进位制不用,而要掺杂一些稀奇古怪的数目,不走直道走曲径。这种不通俗的公共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开始会感到别扭,时至今日也不是人人明白创意的目的与计算的科学性。日久天长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由不适应变为接受,矛盾现象转化了。也正是因为度量衡中掺八卦的组合后,经过长时间磨合,而衍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度量衡文化的原因。如半斤八两、秤平斗满、斤斤计较、铢积寸累、一推六二五、斤秤流法(十进位与十六进位换算),流传至今颇显中华文化的创造力与生命力。20世纪推行标准制,照顾到人们的习俗仍保留着市用制沿用至今。如果当初不在度量衡中掺八卦,完全由黍担当,百黍为尺,百黍为铢,百黍为“勺”或“撮”,都用十进位,也能满足度量衡的需要。制度繁简各有利弊,当初不受八卦影响,那么“一推六二五”也就不会产生,“半斤八两”也就要从《水浒传》上删除,有了八卦内容却显得文明悠久厚重与繁荣。

正因为度量衡史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度量衡文化体系,为推动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承至今。每个度量衡词语的形成,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支撑,都是在推行度量衡制度的过程中,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将“半斤八两”成语拿来所用,写进第107回,说“呼延灼与滕戡,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观战的众将见他俩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若不了解度量衡,就不知道半斤原来就是八两。度量衡文化为《水浒传》添彩,增加了乐趣,也随着《水浒传》漂洋过海传遍四方广泛使用。形容逃脱责任,官场不作为的“一推六二五”,就是将秤斤十六两进位成斤,换算成珠算十进位的《斤秤流法》中,“一退六二五”(即将1变成0.625)一句口诀演化而成的。珠算取代了筹算,与汉制度量衡基本同龄。汉徐岳《数术记遗》中就有“珠算上一珠当五,下四珠各当一”的记载[9]。十六两的秤斤与十进制的算术在漫长的实际应用计算中衍生出斤秤文化,可谓历史悠久。

度量衡文化不仅呈现在生活中、文学中,就连戏曲舞台上也都有痕迹。众所周知,历史戏剧中凡有官衙场景,必有公案桌、惊堂木、签筒三件道具,不只是为了显示威风,也是官衙审案用的度量衡标准物。凡在交易官司中涉及尺、亩、秤、斗争执,县官当堂比对一验是非自明。说度量衡文化博大,是因为贯通古今,一部度量衡史公平天下。说它广泛,是因为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各领域,无所不在。它的重要性在于,有稳定的度量衡法制,才稳定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否则,凡涉及以尺、斗、秤、数据记载的典籍,就成了无凭查考的糊涂账,变成了一堆废纸。
    参考文献
    [1]《书经》卷一舜典六页
    [2]《农业考古》, 2016.1期38页
    [3]《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447页
    [4]《秦汉度量衡亩考》,103页
    [5]《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32页
    [6]《周易》卷三第八章
    [7]《汉书》21卷969页,又《书经》卷一舜典六页
    [8]《书经》卷一舜典六页
    [9]《中国文化史辞典》,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编(17347·6),浙江古籍出版社,198页

(0)

相关推荐

  • 易学、乐律学、天文历法:融通与牵合(上)

    易.律.历:融通与牵合(上) --以<汉书·律历志>为中心的考察与思辨 黄黎星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将易学.乐律学.天文历法三者进行融通.关联,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

  • 中国翡翠文化溯源

    兴隆洼文化玉器.营口小孤山遗址等的发现,证明中国玉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来的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址中对古代玉器的发掘都证明了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玉文化是在人们玉自然 ...

  • 郧县店子河龙文化溯源

    端午节赛龙舟成了当地百姓一年一度的习俗. 郧县店子河一带的景色 . 郧阳之美,美在汉江:汉江之美,美在民间<白龙庙传说>!<白龙庙传说>风行于郧县青曲镇店子河村.店子河面积不大 ...

  • 女娲文学创始人李安华作家受邀请参加中华女娲文化溯源研讨座谈会

    2020年11月9日下午14:30分,中华女娲文化暨黄河文明溯源研讨座谈会在山西颐和尚景锶温泉酒店四楼举行. 女娲文学创始人:李安华 本次座谈会由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合政协芮城县委员会召开,其中女娲文学 ...

  • 圆明园景观的文化溯源

    移天缩地,是圆明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设计理念,昭示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朝意志.这一理念的执行,不仅体现在景观营建过程中对各地.各式著名景观的模仿上,也体现在对园内景观建筑的命 ...

  • 古天文探索从天球开始 | 文化溯源

    天球,古代中国人观察天地的视角和思维 捕风捉影--从神话里寻找天球的印迹 一 天球之思 这个天球,无一刻停息.虽然看上去是不可把捉的,那是我们想要将其固化.而如果我们就以动态的方式取象.认知,不破坏其 ...

  • (2)“赤霞宫神瑛侍者”文化溯源

     "赤霞宫神瑛侍者"文化溯源   土默热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写的是女娲炼石补天遗弃的一块顽石随其寄主投胎入世.造历凡劫的故事.书中交代," ...

  • 浙江海岛地名文化溯源

    江西地名研究 摘 要:中国沿海的地理.历史.对海岛的认知.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等诸元素是海岛地名文化的根源.中国人以大陆为主要生存根基,海岛只是陆地的延续,在海里捕鱼晒盐,贸易赚钱.在历史上,利用海洋是 ...

  • 文化溯源——周易第十五卦谦卦——温良恭俭让

    今天连载,继续谈周易的第十五卦,谦卦. 谦卦 谦卦的谦,与现代的谦基本同义,这一卦强调了谦的好处以及用法. 谦卦与下一卦豫卦对应,呈现象的点对称特征. 后世儒家总结出来的温良恭俭让,可以说是谦的具体表 ...

  • 文化溯源丨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祂推前至9000多年

    据浙江新闻报道,在浙江义乌的桥头遗址挖掘出土了一具距今8000多年的男性人骨. 2019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直击浙江,近百万民众紧急转移.然而,就在此时,全国各地近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