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被潇洒小姐萧亚轩骗了”:身边从不缺小鲜肉的萧亚轩,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快乐
一直以来,“平平无奇的恋爱小天才”萧亚轩都是大众眼中的潇洒小姐。
于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以为,她在爱情里拿到的剧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大女主。
不过,随着综艺《女儿们的恋爱》的播出,萧亚轩和男友黄皓之间的相处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萧亚轩。
原来所谓的“潇洒小姐”,其实也没那么潇洒。
而萧亚轩的快乐,也不一定是真的快乐。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萧亚轩的男朋友可以。”
因为在萧亚轩的长长的男友交往名单里,男生的年龄都在20-25岁之间波动,萧亚轩也因此获得一个鲜肉收割机的称号。
连金莎都忍不住羡慕地表示:
“想体验萧亚轩的快乐。”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萧亚轩可以出本书来分享一下心得经验。
表面上来看,萧亚轩收割鲜肉的能力的确是一种常人享受不到的快乐。
实际上,却也印证了她缺乏和另一半发展长久亲密关系的能力。
萧亚轩的每段感情都不是很长久,和黄皓交往的这3年,已经算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对于黄皓而言,萧亚轩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后,而是他的伴侣,他工作上的老板,更是一个情绪化的小女生,需要人一直哄着。
当黄皓被问到“做什么事会让对方生气”时,他直言不讳道:
两个人的私下相处,都是萧亚轩不停的对男友黄皓碎碎念,虽然出发点都是为男友着想,却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挑刺”的感觉:
从始至终,黄皓的反应都是不置一词,沉默以对。
节目中有这么一个细节,萧亚轩想给黄皓剪头发,但黄皓却不假思索的拒绝了,甚至直接表明“谁会让萧亚轩剪头发”。
可萧亚轩却回答:
“我的5只狗一定会愿意。”
老实说,如果我是黄皓我可能已经要发火了——因为这不仅仅是控制,还有侮辱。
这种在危险的边缘不断试探的行为,其实也是内心安全感匮乏的一种表现。
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试探对方能够包容自己的底线,明知道对方极大可能会生气,但是如果没有,那她对这份感情的笃定又会增加一分。
在看完《女儿们的恋爱》后,你会发现很难定义萧亚轩,她看起来控制欲很强,却又特别依赖对方,强势又脆弱,矛盾又敏感。
事实上,感情中要强的人,其实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软弱。
《东京爱情故事》里说:“恋爱这东西,有趣的是在于参与,即使失败了也是很有味道的。”
但对萧亚轩而言,最让她食髓知味的,是“被爱”的感觉。
萧亚轩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
萧亚轩5岁那年,她的父母就离婚了。萧爸爸为了去美国深造,毅然抛妻弃子。
小时候,每当被问及爸爸在哪,萧亚轩都只能低头不语。
她的妈妈和外婆,都离过婚,但都是能力相当强的女强人。
她从小接受的是最传统的教育,每天都排着上不完的课,家里对她的管束极多。
这样严厉的教育,却没能够将萧亚轩养成一个内敛的淑女。
天性活泼的她,刚成年就迫不及待地往外跑。
释放天性的萧亚轩,误打误撞地得到了歌唱比赛的第一名,一炮而红。
火了之后的萧亚轩,曾经因为适应不了高强度的生活而萌生退意,却被女强人母亲压了下来。
为女儿留下上亿遗产的她,希望女儿能像她一样,能够走得越远越好。
不仅压下了女儿解约的心思,还时常对她耳提面命地敲打:你现在还不够。
萧亚轩生不出反抗的心思。
因为她的母亲不只是单纯的“母亲”身份,还是她能得到的,最强大的爱的来源。
她需要“被爱”。
但是这份爱也随着母亲的去世终止了。
2009年,萧亚轩的妈妈被确诊癌症晚期。当时的她,正在筹备复出演唱会。
过后不久,萧亚轩妈妈就去世了。
在节目里,当她看到黄皓妈妈为她录制瘦肉汤的视频时,她感动得泣不成声。
一直羡慕地对黄皓说:“你有妈妈,你好幸福。”
她自己也在节目里袒露心声,自己想要的,不过是爱而已。
要知道,从小缺爱的姑娘,尤其是缺父爱的姑娘,都会从爱情中弥补内心的缺失。
也是在妈妈去世过后,萧亚轩更加无法直面自己内心的空洞,几乎停摆事业,不断地用恋爱来弥补缺失的爱。
她获得被爱的来源,从母亲变成了恋爱。
恋爱就像是她的强心剂。
越是爱得热火朝天,越是能够从恋爱里获得“被爱”的感觉,用来修复自己的伤口。
再受伤再爱,再爱再受伤。
这样的萧亚轩,时常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割裂感。
一边是渴望被爱,一边是恐惧亲密关系破裂带来的无助感。
连黄皓都说,萧亚轩的情绪波动极大,有时粘人,有时却又冷漠至极。
仿佛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的萧亚轩,其实早在内心打造出了一层铜墙铁壁。
可那份童年时匮乏的爱,以及来自亲生母亲对她的认同感,她始终都没有得到过。
这种匮乏感并不是从母亲去世后才初现端倪,而是在她出道后就显而易见。
萧亚轩出道就爆红,凭借独特的唱腔和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被称为是台湾“四小天后”。
那时候,萧亚轩的经纪人,给她安排了一系列出新唱片和巡回演唱会的计划,帮她争取到了出演《艺伎回忆录》的机会。
有些人是天生就要做天后的。
令人无奈的是,天后本人说,不,我只想谈恋爱。
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遇见了当时的男友王阳明,
干脆直接暂停掉所有工作,飞到美国陪还在上学的王阳明。
离开几年,男友劈腿分手,再回到台湾的萧亚轩,发现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娱乐圈早就没有了她的位置。
换了公司的萧亚轩,也出过几张专辑,大都反响平平,再也没有过当年的辉煌。
她一早就唱过:
明知道爱情并不牢靠,但是我还是拼命往里跳。
明知道再走可能是监牢,但是我还是相信只是煎熬。
但是,萧亚轩几乎所有的恋爱,都是因为男方劈腿而结束。哪怕是对方出轨,有时候也要分分合合好几次,才能彻底分开。
萧亚轩自己总是对媒体说,我不介意,爱过就好。
可是,一次次被抛弃,被伤害,真的会不介意吗?
几乎在每一段恋爱里,萧亚轩都是倾尽全力付出的那个人。
只有极度缺爱的人,才会有一点点爱就觉得甜。
无数人想要萧亚轩的快乐,可是没人知道萧亚轩到底快不快乐。
其实,真没有几个人可以在爱情里全身而退的。
多少人经历一段失败的感情,都足以让他们高喊“不再相信爱情。”
这些年,萧亚轩经历了这么多段恋爱,她内心又有多少伤痕和无奈呢?
萧亚轩也曾公开表示,自己需要黄皓全然的陪伴和关注。
似乎大多缺爱的人,都很容易将爱情作为生活的重点,过度关注恋人对自己的态度,希望通过爱情补偿对爱的缺憾。
《清醒纪·爱人》中说:
一定不能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取你所缺失的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 原谅对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么能去奢求他的保护和成全。 即使你需要一个偶像。 但那一定不会是你的爱人。不要希望互相拯救。
世上没有完美的恋人,再爱你的伴侣也难免有无法满足你需要的时候。
当对方出现稍微冷淡的表现,比如没有及时回消息、没有顺从自己时,不缺爱的女性会尝试理解,而缺爱的人则会被触发防御机制,产生“他是不是不爱我了”的焦虑和恐慌,进而质疑和不信任对方。
这如同为爱情设定一个标准,根据对方的行为不停打分,一旦对方表现稍有偏离,便会极端化解释对方的行为,总结道“看吧,我就说你不爱我。”
对伴侣的质疑与不信任,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的不自信——“看吧,我不值得被爱。”
这种“自证模式”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自身,都有一种巨大的破坏力。
我们在生活中也总会发现:
爱情中主动提分手的一方,更多的是缺爱的那方。
她们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长久的亲密关系,觉得幸福终将失去,因此更难深入长久地拥有一段关系。
往往出现问题便给感情宣判死刑,哪怕依旧很爱对方,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被抛弃的那个,也主动提出分手,结束这段感情。
但爱情不仅是享受被爱的过程,更是学习去爱的过程。如果因为害怕受伤而果断退后,就无法理解他人、疗愈自己。
心理学者周梵曾说:
“做真实的自己不是想骂人就骂人,而是看到自己想骂人背后的情绪源头是什么,看到自己的脆弱。”
成为不缺爱的女人也是如此——并非不管不顾地投身一段又一段爱情,而是看清自己在爱里痛苦和挣扎的原因,看见并接纳自己内心的匮乏与恐慌。
我们要做的,不是死死抓紧恋人,希望在爱情中得到救赎,而是松开手,关注自己的感受。
爱的匮乏并不可耻,修复并疗愈心里的漏洞,恰恰是变强大的过程。
当一个心里有伤的人开始审视并接纳自己,学习被爱和爱人的能力,便能够跳出自己人生的悲剧剧本,反而成为更坚强明亮、温暖有力量的人。
如那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