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45条
138、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见《伤寒论》.第245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条文第一部分讲的是太阳病汗证的脉和证,第二部分讲的是阳明病汗证的脉和证证,《辨脉法》第1条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本条的阳脉微是脉大、浮、数、动、滑,经发汗后,较前脉变小了。
此阳脉微是欲解证的脉,而不是《辨脉法》讲的“浮中沉极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的这个微,这个微是阳病见阴脉则死。因其欲解,其脉由强变弱,由大变小,即为微也;汗出由多变少,为自和也。
太阳汗证的脉和证是这样,阳明汗证的脉和证也是这样,本阳脉实即是《辨脉法》中讲的:“浮中沉俱有力,按之且大,谓之实也”的这个实,这个实在这里代表的是胃气强,胃气强是阳明病。因为发汗的药是热药,发汗的药不仅能使阳明胃腑的胃气变强而汗出,同样也会使包裹在脉管外面保护荣血的卫气变强而汗出。
今阳脉微,既是保护荣血的卫气中的邪气在减弱,同时也是阳明胃腑中的邪气在减弱,是荣卫之气在趋于平衡,所以本条文讲: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这个和即是《太阳病下篇》第58条讲的: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太阳病上篇》桂枝汤方中讲:令人遍身漐漐微似汗则佳,若汗出多者,病必不除。所以本条文讲,太阳病汗出多者,为太过;阳明病汗出者,亦为太过;太过者,阳绝于里也,病必不除。
阳绝于里的临床表现是阳脉实,亡津液,大便因硬;阳脉实是胃中有热。胃家实则是亡津液,大便因硬,本篇第179条讲:太阳阳明者,脾约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烦实,大便难是也。本篇第247条讲: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