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笔记001|揭开诗歌的面纱:如何理解意象?(一)
写在前面:
一个人作为老师的形象站在讲台上时,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倾听的神色和思考的大脑,更是自我言谈举止的投射。
如果老师自恃才华,把学生当作无知者,讲台就成了迷失自我的高台;如果老师倾情演出,把学生当作观众,讲台就成了炫耀自我的舞台。
站在讲台上的我,想把学生当作我的同学们,而把自己看作谦虚求教、潜心治学的人。这样,讲台就成为我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平台。
“讲台笔记”,就用来记录一个青年教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跌跌撞撞的成长和得失之后的沉淀。
赏析意象是解读诗歌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理解诗歌景情关系的基础。
什么是意象?
同学们在初中古诗词学习中已有初步的学习。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围绕现代诗歌所设计的活动探究学习任务,包括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三个部分。同学们通过对《沁园春·雪》、《乡愁》的精读,了解诗歌的意象、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自主阅读《我爱这土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了解诗歌的意境。
因此,在进入高中现代诗歌的学习之前,同学们对“意象”有了概念上的共识: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思和外界客观物象的结合。(除了含有情感,意象也可以含有作者的哲思。例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体现的是作者对“秋”的思考。)
同时,大家也能准确找到意象。例如,《沁园春·长沙》中,缺少了“击长空”和“翔浅底”的“鹰”“鱼”只能是客观的物象,而不是意象;“湘江”“橘子洲”在词中用来点明创作背景,算是铺叙,不是意象。
然而,找到意象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能做到自主赏析,即真正读懂意象,准确理解并表达意象的特点,涵咏意象的象征内涵。
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呢?
01 品读与意象有关的词语
品读与意象有关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词语。
以《沁园春·长沙》“层林尽染”一句为例,“尽”字写出了秋天树叶全部变红的过程,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染”字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写出了随着季节变化树林变红的动态感。
品读与意象有关的词语,要学会通过多问“为什么”,看到所未看到的,想到所未想到的。(这一方面,老师的指导和点拨非常重要。)
比如读《沁园春·长沙》,同学们能理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所体现的鹰、鱼的生命力,但较少追问:为何用“长空”而不是“高空”(写天空的辽远和视线的绵长),为何是“浅底”而不是“清底”(写江水之清澈给人的视觉美);“百舸争流”为何用“流”字而不用“行”“渡”(写船只随流水竞发的动态感);“到中流击水”能否改为“到中流游泳”,为什么用“击”这个字(写青年人拼搏之奋勇)……
又如读《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一句,同学们可以追问“为什么是'望断’?谁'望断’?”这样就能关注到此句并非在写“南飞雁”这个意象,而是描绘了作者和红军战士远望南飞雁直到天边看不见的场景,表达对南方革命根据地军民和故乡父老乡亲的无限思念,侧面写出六盘山的高耸险峻。
又如读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可以追问为什么是“薄壁”而不是“峭壁”(写攀登者对陡峭石壁的主观感受);为什么是“彷徨许久的太阳”而不是“一直停留的太阳”(写攀登者攀爬之持久、艰辛和内心的惶惑不安,让攀登者形象更加真实);为什么“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而看到的却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写真正的强者不在于力量和速度,而在于强大的内心)。
通过对词语的替换式比读和不断追问,同学们对意象特点的理解能更准确、透彻,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遣词用字之妙。
02 探究字源
从字源入手赏析意象。探究字源是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丰富词语积累。
试举一例。
有的同学不理解《沁园春·长沙》“怅寥廓”一句——为何要用“寥廓”而不用“辽阔”?这时可以通过查索“寥”字的字源形体来探究理解。
(小篆“寥”;《说文解字》:寥,空虚也。)
“寥”,高大的房间中有羽毛,本意空虚,引申为“空远、高远、空旷”。所以“寥廓”是“空远辽阔”的意思,它的含义要比“辽阔”更丰富,不仅仅是平行视线中的宽阔,更有纵横上下的高度,把抒情主体的视野拓展到整个广阔的宇宙,从宇宙的高度俯视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借助对“寥”字的字源追溯,我们对诗人选择何种意象表达情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也可以从化用的角度来品读“寥廓”一词,化用自《楚辞》中的“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表达诗人惆怅无法排遣的情感状态。)
《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可以借助字源来解读的字还有很多。
比如“漫江碧透”的“漫”(写水势浩大)、“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写争相追逐)、“怅寥廓”的“怅”(写失意长久不去)、“挥斥方遒”的“遒”(写强健有力)等。
(字源简笔图和小篆“漫”; 《汉字字源》:漫,本意“水过满向外流”。)
(甲骨文和小篆“竞”;甲骨文字形,二人并列,像争逐的样子。
《说文解字》:竞,逐也。)
(《汉字字源》“怅”;《说文解字》:怅,望恨也。)
(《汉字字源》“遒”)
(未完待续)
字源查索网站推荐:
汉典网、国学大师网
字源查索工具书推荐:
《说文解字》、《汉字字源字典》
文章内容如有需要勘误或学理不足之处,请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