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大兆街道司马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少陵原腹地,距街道办事处驻地1公里。东邻引镇街道东戎店村,西邻章曲村,南邻庞留村,北接大兆村。司马水库与村子紧紧相连,少陵渠沿村而过。新雁引路在村东由许皇后少陵与司马水库之间穿过,老雁引路从许皇后陵东侧而过,北至西安,南与环山公路贯通。
8个村民小组、828户、2240人,耕地2200亩,分为东司马和西司马两个自然村。西村有行、关、张、刘、范、陈、王、赵、黄、李、杨等姓,行、关两姓为老户,占绝大多数;东司马主要有张、关两姓,后迁入的有李、姜等姓。
村始建于汉宣帝时代。村东北方向约400米处就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的陵墓。封土高约二十多米,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共分三层,俗称台台冢。因其陵比汉宣帝之杜陵小,古时少、小不分,故称少陵,又因此陵在宣帝陵之南也称南陵。少陵冢也被陕西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延寿)
据《汉书》载,许皇后死后没过几年其父许广汉也死亡,葬于杜陵南园旁,汉宣帝封许广汉之弟许延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入朝辅政,后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又封许延寿中子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驻军于此。这也就是司马村村名的起始。
明朝后期形成两个自然村即东、西司马村,新中国成立后合为一个行政村。
(西安市长安区杜氏家族墓地)
村西有唐代诗人杜牧家族坟茔,占地约1.2万平方米。1981年,工部尚书杜琮长女墓志铭(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就出土于西司马村南涝池旁,志主系唐宪宗皇后的外孙女,岐阳公主的女儿,生卒记载较为详细。清末以来,陆续暴露的有杜济砖室墓,杜琮妻岐阳公主(宪宗之女)墓及杜陵砖室墓等,出土墓志三合。据文献记载,杜淹、杜如晦、杜济、杜亚、杜佑、杜牧等均葬于司马村祖茔。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尚存杜如晦墓封土,居杜牧墓东侧。50年代仍存有杜牧墓,其余封土早年已被平毁。杜牧墓地也在杜氏家族坟茔之中,面积约990平方米,墓原封土底径25米,高约5米,现已无存。
(《长安县地名志》对杜牧墓的记载)
村内还有白云寺、土地庙、菩萨庙、三官庙等。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破除迷信,扫除四旧,将其拆毁。尤其是原东村中心的菩萨庙,虽占地不大,但其雕塑、壁画实为极品,彩色均系用天然矿物原料,永不褪色,所有画中衣服凸起线条均用金粉勾出。
司马水库于1958年建成,占地近百亩,现存水库面积约30亩,已承包。集养、钓鱼于一体,并有农家乐一条龙服务。
村中还有木器厂、伟业公司等企业。改革开放后,加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小麦亩产量由原来的500斤提高到1000斤左右。村里有板鞋厂、鸡笼厂、镀锌厂、养猪场。村民养奶牛、养鸡,种大棚菜。2008年起硬化大部分道路,装上路灯,修建广场,村内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村民拥有私家车近百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住土木结构的房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几年,全村新盖砖混结构住房100多院,不少人盖了二层,而且装修到位,实现电器化。村中也改造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原有村办小学一所,2006年7月因生源减少与大兆小学合并,现村办小学旧址对企业出租。近10年来,村中考上大学、中专的学生70多名。在外的人士也有不少成绩卓著者,如原内蒙古军区政委、少将关富仁
碑林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瑜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