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说出来你可别不信
说起“钱”,想必每一个人都不会觉得陌生,你的金钱观念是什么?
有人认为,钱是万能的,例如古人所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有人认为,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万万不能,也有句俗话,叫“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当然,也有人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总有比钱财还要重要的事物。
每个人对于钱的理解,都有不同,每种观念,都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钱最基本的态度,还是应该秉持古人的训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以物易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曾以黄金来当成一般等价物,也就是所谓的钱。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同时,也统一了货币,古籍中记载:“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中原历史上开始出现统一货币。
而到了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张纸币——“交子”,今天,则来谈谈历史上出现的钱,民国时期的——“大洋”。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见到民国时期的“大洋”,那么,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代多少钱呢?
大洋的雏形,其实在清朝灭亡,也就是1912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在宣统年间,也就是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铸币局,用来铸造一种圆形的银币,因为这类硬币上印有蟠龙的图像,因此它也被称为“龙洋”,而这便是“大洋”的雏形。
袁世凯继位之后,于1914年,颁布了《国币条例》,预示着大洋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当时的大洋,也被称为“银元”、“银圆”,而坊间说得最多的,还是称之为“袁大头”
到了1933年,民国政府时期,确定了大洋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此时的大洋,身价开始倍增,这也是大洋兴盛时期的开始,然而这段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到了1948年,民国政府战败之际,实行了纸币政策,大量印制银元券,这也导致大洋大幅度贬值,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民国政府退出历史舞台,大洋也彻底销声匿迹。
从1909年,到1949年,大洋存在于历史上,有着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是比较动荡的时期,大洋的价格自然也在不断浮动。
因此,一块大洋相当于现代多少钱?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的大洋,价值不同。
从一开始,清末民初,一块大洋约等于200元,到了袁世凯时期,大洋的价格约等于现在300元,民国政府时期,大洋的价格飙升,约等于现在500元左右,据说当时3500个大洋,便能买下一座四合院,一个大洋,便能吃一顿豪华大餐。
时至今日,大洋已经完全没有了流通的价值,而如今的大洋,更主要是用于古董收藏,从文物的角度上讲,大洋还是有很大的收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