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绿军”北征记
本报记者 孙鹏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国家森林城市”榆林,历史上却因黄沙侵袭而被迫三次迁城。
侵扰城池的是毛乌素沙地。这片沙地在公元5世纪还是一片绿洲,水草丰美,但因连年征战、过度开垦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植被消失殆尽,就地起沙,逐渐形成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地盘踞在陕西、宁夏、内蒙古三地,占地4.22万平方公里,其中活跃在陕西省榆林市境内的约占1/3。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乌素沙区沙化程度达历史之最,榆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9%。“刮上一场风,白天点上灯,喜鹊丧了命,毛驴掉沟中”,这是当时流传于榆林定边地区的顺口溜。风沙甚于兵燹,覆盖草场农田,漫过屋舍村庄,直逼城垣。
“到20世纪70年代末,北出榆林城不足一里路,就能看到大片连绵的流动沙丘。”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回忆。眼看沙子还在持续南侵,再不治沙榆林很可能要考虑再次迁城。人畜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千百年来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儿女,决定向黄沙宣战。
从“见沙怕”到零星治沙
榆林最早的治沙探索是在20世纪50年代。“面对如此大面积的沙地,人们完全不知从何处着手。”石长春说,当年治沙造林亟需专业队伍和技术。
1954年起,中国科学院组织考察队对榆林沙地进行综合考察。面对沙化土地日益扩张的严峻形势,1959年,考察队决定在榆林地区组建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开展治沙专项研究。随后,研究所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治沙造林林场——陕北防沙造林林场,并在榆林地区长城沿线陆续设立了20个国营林场和10多个国营苗圃,探索培育适宜栽植的树种。
没有经验,起初只是在村庄、路旁、河流两岸试点治沙。春天播了种、栽了苗,几场大风过后,种子被大风吹走,树苗被连根刮起。
“造什么林、种什么草、采取什么治沙技术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石长春说。
不久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和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展开科技攻关,先后从三北地区引进了多种耐干旱瘠薄、抗风沙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出沙蒿、沙柳、花棒、踏郎、紫穗槐、沙打旺等10余个优良固沙植物种,在多点造林试验的同时进行局部推广。
有了适生苗,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前挡后拉、密集式造林等技术,将造林成活率提高到50%以上。后又总结出截干造林、大苗深栽、覆膜造林等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措施。
规模治沙见成效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沙区农田面积不断扩大,畜牧业发展加快,防沙治沙的方向和模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实行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之以封沙育林育草,把单一的栽树种草治理推向综合整治。(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