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诗13:米芾书法之妙捉摸不透,附启功临米芾书法欣赏

启功论书绝句13:

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

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这首诗是启功先生在赞叹米芾的书法妙不可言。晚年在整理作品的时候,启功先生为此诗写了自注:

宋徽宗以当时各书人问米芾,芾历加评骘。问以“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观此刷之一字,其笔法意趣,不难领略。且不仅可以想象其笔尽其力,而墨在毫中,挤于纸上,浓淡轻重,亦依稀若见。襄阳漫仕不独书艺之精,即此语妙,固不在六朝人下矣。

宝晋斋帖刻米临右军七帖,后有米友仁跋云:“此字有云烟卷舒翔动之气,非善双钩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二也。”右军原帖,亦刻于宝晋斋帖中,比而观之,知小米之言不虚也。

米芾《张季明帖》

据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上问本朝以书名世数人,海岳(米芾)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少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这就是诗中“臣书刷字”的来历。

启功先生认为,“刷”字用得特别好,从这个角度不难领略米芾书法的笔法意趣。通过这个字,我们可以想象米芾在写字的时候,用力按下笔毫铺开,墨在毫中,然后再挤于纸上,最后墨色的浓淡,用笔的轻重,都依稀若见。

启功先生认为米芾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精进,用“刷”字论书法,此语之妙,不在六朝名士之下。

王献之《中秋帖》

宝晋斋是米芾的斋号,宝晋斋帖刻有米芾临王羲之的七个帖子,后面有米芾的儿子米友仁题跋,题跋中有云:“此字有云烟卷舒翔动之气,非善双钩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二也。”王羲之的原帖也刻在宝晋斋帖中,通过两帖比较可知,小米通知所言确实不虚。这也是诗中“舒卷烟云势最奇”句的出处。

王羲之《大道帖》传

编者按:米芾31岁的时候曾经专程去黄州向苏轼请教书法,苏轼为米芾指出了未来书法的学习方向,于是米芾“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米芾书法取法晋人,用功之深,非一般人能比。特别是米芾的临帖水平,那是真的不一般。

颜真卿《湖州帖》

传说王献之的《中秋帖》,专家经过反复鉴定,认为就是米芾的临帖作品。包括王羲之的《大道帖》,颜真卿的《湖州贴》专家认为都是米芾的临帖作品。

米芾儿子米友仁曾经记述米芾的日常起居:“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 由此可见,米芾能成为有宋一代书法名家,不仅仅是天赋使然,更是后天的努力。

启功先生在后面的自注中说到:

昔东坡称米氏“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米起而自辩云:“尚有知不尽处”,遂自夸学道所得。癫语,戏语,自不待深究,其书之妙,则诚有知不能尽而言不能尽者也。

米芾《蜀素帖》

苏东坡曾经赞赏米芾的书法是“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米芾认为苏轼的夸奖还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书法还有更精妙的地方苏轼没有说出来。米芾号称米颠,启功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是米芾的戏语,我们不用深究。但是米芾的书法之精妙,确实有捉摸不透的地方,也确实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其妙。这也是诗中“神通知不尽”的出处。

米芾《蜀素帖》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八月,米芾应湖州知州林希的邀请,赴苕溪游玩,当时米芾乘兴抒怀创作了《苕溪诗帖》,成为米芾的代表作之一。后来,米芾即将告别之际,林希取出了收藏多年的一卷蜀素,请米芾书写诗文。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据说此卷蜀素传了很多年,无人敢写。

而米芾见到之后,果然心情大悦,当仁不让,挥笔铺毫写下了八首自作诗,成就了一代名帖《蜀素帖》。所以,启功先生最后一句“蜀缣游戏到乌丝”便是赞赏这件米芾的代表作。

对于米芾的书法,启功先生后来又多次写诗推崇,而且对于米芾的书法,启老也是多次临写。下面这些就是启老的临帖《苕溪诗帖》,既有米芾遗韵,又融入了启老的“启体”风格,别具一番滋味。

启功临《米芾苕溪诗帖》

不知各位书友看了启老的临帖,有何感想,不妨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