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屈辱、痛苦,被恨文化根植的韩国人,到底在'恨'什么?

说到恨,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怨恨”“我恨死他了”,好一点的可能还联想到高中学习的古文中的“遗憾”“悔恨”等意义。

从字典上看,同在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对“恨”的基本释义都有“怨恨、责怪”“悔恨、遗憾”的意思,但在“恨”的延伸意义上,韩国文化中的“恨”发展出了更加深远,甚至是与本义相矛盾的意义。

韩国学者金烈圭在其《恨脉怨流》中写到:“恨是远东三国即韩国、中国和日本通用的汉字,但就其使用的多样性、语义的涵盖面以及它与各自的生活、文化的关系而言,中国与日本都无法与韩国相比……韩国人是真正的‘怨恨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容易感受悲伤,更容易怀恨在心。”可以说,“恨”是韩国文化的根基,甚至在如今的韩流文化中,也担当着核心角色。

那么,韩国人的“恨”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何要选择“恨”表达内心无比愤怒郁闷的特殊情绪,恨文化背后有何深意呢?这就要从韩国的历史说起了。(注:以下文字中朝鲜、韩国混用,分别指向相应的历史意义,不是今天我们说的北朝鲜和南韩)

一、历史中的“恨”因子

1、积贫积弱,于大国夹缝中生存,饱受威胁

韩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多灾多难、血雨腥风,充满屈辱和痛苦的历史,是在大国政治的夹缝中匍匐求生的血泪史。这和韩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有紧密关系。朝鲜半岛土地少,山地多,临近海洋,气候复杂多变,在农耕社会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也是古代朝鲜一直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为确保家国安康、民族延续,韩国不得不抱紧周围大国(主要是中国)的大腿。尤其以朝鲜王朝为最,作为中国的藩属国,照搬中国体制、文字、服饰等一切文化,定期进贡,谋求中国庇护、确保国运延续。然而即便如此,也躲不过战乱的亡国威胁。

1592年壬辰倭乱爆发,朝鲜全国八道失守,人口骤降。虽然当时的朝鲜国王向宗主国明朝发出求援信号,但这场持续七年的战争还是把朝鲜推向了悬崖的边缘。此后,经历了与明朝断绝关系、接受清朝册封、被迫与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于1910年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在此之后,经过朝鲜人民的不断抗争,终于得以光复,却又一次陷入了被苏联和美国分割的命运,分裂成两个国家。到现今的和平年代,韩国的政治经济也一直处在这样大国环绕,谁也不能惹的状态中。韩国一路从这样屈辱不断、抗争不停的历史中走来,也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注入了“恨”的血液。

从总体来看 , 韩国人心目中的民族历史之“恨”可归纳为三大方面。一是古代受中国欺压的千年之恨,二是日本近代殖民之恨,三是被大国强行分裂之恨。这可能也是韩国民族主义及其膨胀的原因之一。去中国化、意淫历史就是比较明显的表现。

2、韩国人以“恨”来强壮内心,从而养成了“恨”的民族性格

对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之中。韩国人是擅长歌舞的民族,听韩国传统民乐,却总会感觉到悲伤、愤懑、凄凉(如阿里郎),在现当代的著名韩国文学作品中,也总是充满着分离、思念、痛苦(如金达莱),这是他们的“恨”文化的自然流露。

这种“恨”也造就了民族的性格。韩国人感情充沛、情绪化、急躁、感性。一言不合就唱歌,一言不合就喝酒,一喝酒就要醉,一醉就要掏心掏肺流眼泪大喊大叫发疯。在韩国生活过的朋友可能也会有这种感受。

日本比较文化学者金文学对于韩国人的情绪化这样描述:“韩国人一向把发泄情绪视为美德,并因此而自豪,像漏了底的缸一样,将一切毫无节制地和盘托出。到目前为止,我所见过的许多韩国人都是一开始就将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推心置腹地同我交谈。大有一副刚一见面就要‘掏出心肺献给对方’的架势。韩国人对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过于无知。”

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情绪化是韩国人发泄“恨”和转移“恨”的表现。讨厌被压抑,期盼从某种状态中逃出,这与历史动荡不安、国运无常也是相呼应的,是“恨”外化为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现。

3、“恨”在韩国亦有积极内涵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负面的不好的,就如我的一位老师曾说:“我认识的最好的人是韩国人,最讨厌的人也是韩国人。”与韩国人交流、做朋友,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不由自主地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

他们很会照顾人,一见面就很亲热,对你的情绪很容易产生共鸣,对你好得仿佛认识了十几年似的。但同时他们也很急躁,话很多,有意见不同会直接说出来,有情绪会直接发泄出来,但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往往你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呢,又变得亲亲热热的了。

因此也有一部分中国人会觉得韩国人“精神分裂”“情绪不稳定”(非贬义)。我觉得这是文化冲击的一种,如果不去思考为什么整个民族都有这种特点,就很容易对韩国、对韩国人产生厌恶情绪,毕竟这样的情绪特点,在内敛、擅长隐藏内心的中国人身上是很少见到的。

因为韩国历史充满灾难、屈辱、痛苦,为大国强国支配左右、在艰难中匍匐前进。

这样的历史发展特征和悲剧的循环,造就了韩国人敏感多情、情感细腻的情感特征。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民族历史,韩国人对事物抱有更深的怜悯之情,也更能理解与其具有同样遭遇的人,甚至帮助同样经历的人实现理想,这是“恨”的积极意义。

二、“恨文化”长期存在,渐成韩民族的文化底色,成为对外交流的“工具”

1、“恨”是民族情感的粘合剂,形成韩国精神的主流

韩国的传统民族情绪强调“恨与憾”,这一情感强烈直接,隐含着控诉和愿望难以实现的懊恼与惆怅,恨文化逐渐成为韩民族的一种强烈的文化心理。

韩国学者金烈圭指出,“这不是个别人的情感体验,而是整个韩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蓄积已久的一种大众化的社会风尚和伦理观念,它在这一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具有所有个体都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它超越了个性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韩国人身上,属于一种群体心理”。

简单地说,这种“恨”可能是亡国之恨,可能是民族分裂之恨,也可能是独裁之恨与社会不公之恨。“恨文化”让韩国电影中的伤感叙事明显、控诉无处不在。话题愈是沉重,韩国民众的反响愈是热烈,这一反差也足以说明“恨与憾”构成的民族性格。

“恨文化”成为韩国精神的主流,韩国人倾向于以刚性的态度和方法处理事情,不管是日常生活的热情、文艺作品里的表现还是怒怼各种社会不公,“恨”都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认同。

2、“恨”是诸多韩国电影的核心,替韩国在世界电影史上争得一席之位

这些民族精神与共情共感都在韩国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韩国电影亦因此情感充沛、现实感强烈,深具感染力与辨识度,被称为韩国文化的镜子。而韩国性格与韩国美的历史与现在,也与韩国电影一起走向全世界,让更多人得以具体感知和了解。

韩国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大获认可的作品《醉画仙》(2002)便是有着喷薄而出的、强烈“风流”精神内核的电影。

该片通过讲述19世纪韩国著名画家张承业在乱世中不拘一格、放浪形骸地寻求至真艺术境界的一生,关注了在历史的纷繁芜杂中野蛮生长并自成一体的韩民族精神。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韩国“恨”之美。

三、总结

总而言之,“恨文化”是了解韩国文化,了解韩国人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在多变的政治风云中,在中韩之间时而互吹、时而互黑的大风中,希望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要轻易被愤青带坏了脑子,要从人的角度去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感受外国文化、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彼此的差异,不只是韩国,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抱有平和的心态去认识,去感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