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互联网治理下的必考点「社群运营和粉丝经济」

核心概念辨析

一、“社群”的定义(基本概念,需要理解)
有关“社群”的研究始于社会学领域并得到发展。社群初期发展是以地区为基础,并与其他社群以地区为分界线。Hinery(1955)对社群的解释有三项标准:(l)地区(location)(2)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3)凝聚力(cohesion)。社交互动是社群会员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而凝聚力则是社群给会员的一种舒适和归属感。也有学者认为社群是一条街、一个小镇、一个地区或是某个特定的空间环境。
以关系角度而言,社群是人际之间互动所形成的群体,成员间分享各自的专业训练,工作角色以及怎样应付相同的客户。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学者对社群的学术定义众说纷纭,但是不管是在通俗和专业文献,还是在学术文献中,一直以来“社群”这个术语在社会学意义上代表着成员之间共享温暖、关爱和互惠社会关系的群体,有着协作和相互支持的特征。
【拓展部分】在线社群是一种社会聚集体,当有足够的使用者,能够长期持续的在网络上充分的进行讨论,并在累积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后,便在网络上形成一个在线社群。在线社群是一种在网际空间中某个特定环境里,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对共同兴趣主题的讨论、分享,进而产生出的一种社会关系。
在线社群与实体社群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会员沟通的媒介的不同。在线社群主要是通过网络而非实际的面对面沟通,在线社群沟通满足下列要素:(1)会员有共同的目标或兴趣;(2)在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交流;(3)互动与交流产生网络关系。

二、新媒体时代社群运营的建议(重要知识点,每个考点的落脚点,也是考试最青睐的知识点。)

(一)在成员对网络社群组织的信任层面,需改善社区的交流环境和组织管理。
(1)改善交流环境
一要营造和谐安全的沟通氛围,确保成员参与社区话题或活动的安全性。
二要提供丰富多样的资讯内容。高质量的资讯内容对强化社群功能、巩固利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从社群成员的使用和满足上强化效果。
三要强化多元化的媒介使用组合,根据各媒介的特征进行无缝隙传播,满足成员对社群信息的需求,如微博适合信息公开和推广营销,QQ群适合开放话题讨论,微信适合私密话题讨论,微信公众账号适合信息推送等。
(2)加强组织管理
一是制定群规如隐私政策、奖惩机制,对于违规者给予警告、批评提醒等惩戒方式,让社群成员能够了解并遵守,以推动制度信任和关系信任的有机结合。网络社群成员通过制度约束形成的共享价值观对信任和关系承诺有积极影响。
二是积极组织线上线下社群活动,通过成员的活动参与,让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分享信息、交流思想,从而产生对社群的归属感。对以往互动的满意评价,不仅能够增加网络社群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也会促进成员关系承诺和黏性。
三是要加强网络社群组织的品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名誉度,增强成员对组织的集体认同。
(二)在成员对网络社群组织者的信任层面,应发挥组织者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资本。
(1)发挥专业能力
一是在社群中有比较突出的知识技能。组织者拥有某方面的专长,能给予专业的指导或服务,是赢得成员尊重和跟随的重要前提。
二是在互动交流中发挥专业能力。社群组织者能够通过互动交流,促进社群成员的行为改变、加强社群规范认知、促进优化管理。组织者应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等多种媒介,以专业视角和洞察力主动设置话题,活跃气氛,引导和鼓励社群成员进行讨论互动,拉近与成员之间的距离,增强与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比较紧密的朋友或生活圈。
(2)动用社会资本
组织者作为连接网络社群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信息“经纪人”,一要善于挖掘社群内部的人才资源,安排具有专业水平的成员参与社群组织管理,弥补组织者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实现社群的自组织管理。
二要积极借助社群外部的关系资源,为社群输入重要的支持力量,推动网络社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网络社群人际之间的信任层面,应提高成员的忠诚度和能力素质。
(1)提高忠诚度。重在培养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可对成员进行分层管理。对于新入群的成员实行辅导制,培养对社群的媒介使用习惯;对老成员,可引导其加入到社群的管理和发展事务中,发挥个体能力;对有异见的成员,多给予些宽容理解和互动交流;对有困难的成员,应积极回复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提升能力素质。一是成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实现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相互了解,进而达到行动的一致性。二是成员要有法制伦理观念和理性文明意识。具有主体意识的成员会有强烈的权利和责任意识,能彼此公平对待,热情关心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自觉维护社群利益。

三、粉丝和粉丝经济的概念

“粉丝”,即(运动、表演艺术或某名人的)热心追随者或支持者。从社会学角度看,“粉丝”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它具备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

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前,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比如,在音乐产业中的粉丝购买歌星专辑、演唱会门票,以及明星所喜欢或代言的商品等。现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

四、粉丝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广义的“粉丝”。比如邓丽君迷。但那时还没有商业色彩,更不能称之为形成“粉丝经济”。事实上“粉丝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速度是一致的。
中国“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的“追星族”有较强的自发性,但是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而如今的“粉丝”则呈现出职业化趋向,其有计划、有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甚至逐渐形成“粉丝”产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粉丝经济”的概念日益流行。粉丝是一类典型的社群,他们以共同的偶像或文本为消费对象,通过社交媒介形成规模庞大的“想象共同体”,并由此衍生出粉丝经济产业链。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大众媒介文化的高度发达为粉丝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一)再生产范围扩大化
传统媒体时代,粉丝们只能单方面依赖大众媒体来获取偶像信息,他们支持偶像往往通过购买专辑、观看现场、参加见面会等方式,和偶像的交流只能通过线下,缺乏及时的互动,对偶像文本的消费呈现出单一化、“窄播化”、封闭化的特点。
在Web3.0时代,粉丝们通过各类社交媒介,实现了符号创造力与经济消费力上的高度参与。粉丝们可以通过网络投票、打榜、“安利”(向他人介绍、推荐人或事物)等行为,使信息得以传播至更广范围,也使得更多的人得以参与到文本再生产中。
(二)消费者产、消一体化
自web2.0时代起,粉丝们不仅是忠实的商品消费者,而且已经全方位地参与到文化生产中。
他们在对文本进行“盗猎”的同时,还直接参与到了产品的生产环节,变成“生产型消费者”。1980年,美国学者托夫勒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中首次使用了“prosumer”(产消者),预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将逐渐模糊和融合。托夫勒认为,在标准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达到市场饱和之后,将出现大规模定制生产,因为定制生产需要消费者的大量参与,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由过去单一的文本消费者,如今成为集生产和消费于一身的“产消者”。
(三)情感生产与免费的数字劳工
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情感经济”日益引起媒介娱乐工业的重视,这种新的营销理论试图将消费者决策的情感基础理解为观看和购买决定的推动力。美国学者哈特认为,“娱乐工业和各种文化工业的焦点都是创造和操纵情感”。“粉丝经济就是这样一种因情感需求产生的经济类型,可以说粉丝经济的基本逻辑就是情感经济。”
意大利学者泰拉瓦诺认为,互联网中的一些劳动,是由互联网用户自愿地、无偿地提供的。其他类似的还有非物质劳动、情感劳动或数字劳动。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粉丝的工作都是无偿的,因此像许多为互联网生产内容的创造性活动一样,粉丝经济的文化生产行为正是泰拉诺瓦所称的免费劳动的一种形式。

历年真题梳理

1.论述题:论社群多元互动传播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构建社会认同。(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
2.名词解释:粉丝经济。(2021年河南大学334真题、2021年清华大学334真题)
3.分析题:社群传播的特点、方法以及改变(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学硕610真题)
4.名词解释题:粉丝团体(2022年西南大学440真题)
5.简答题: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粉丝粘性”并结合实例说明。(2022年海南大学334真题)
6.论述题:如何看待“粉丝经济”与“饭圈文化”,结合传播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440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 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潘曙雅、张煜祺《国际新闻界》(理解即可)
  • 虚拟社群信任网络的生成与维系:以广州两个跑群为例——罗昕、许倩婷《国际新闻界》(深度阅读)
  • 影响虚拟社群信息分享的因素:多层分析视角——黄丽丽、冯雯婷、瞿向诚《国际新闻界》(深度细读)
  • 从粉丝经济到社群经济:互联网品牌策略新思路——李康《安徽文学》
  • 粉丝经济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双向影响:以艺人组合TFBOYS为例——吴荣、王天鑫、崔耀方《新闻前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