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病概念综述痰饮,汉代之前,称为“饮证...
痰饮病概念综述
痰饮,汉代之前,称为“饮证”、“水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痰饮之为病,随处留积而致病。
古无“痰”字,到了晋代,才在葛洪的著作中,始见“痰”字。汉代以前以“淡”字命名。《金匮要略》始有“饮证”名称及四饮证的描述,把“饮证”分类为悬饮、溢饮、支饮、淡饮四种,并立专篇加以论述。如:“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此外,在汉唐古籍中,还记载有“留饮”“流饮”“澼饮”“伏饮”等饮证概念和分类,在唐代的《千金翼方》记载中,更有五饮之说,与《金匮要略》的“四饮”概念和分类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扩展了《金匮要略》“饮证”的四种分类。如“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下;三曰淡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这充分说明,在汉唐时期,各家对饮证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发展碰撞阶段。
随着汉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饮证”有了更加深入的综合阐明,认为无论饮停何处,分类如何,都是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因此率先提出并确立了“痰饮”病的综合性概念,即:“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也”。
宋·严用和《济生方·痰饮论治》:“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提出气滞津凝则生痰饮。
明·龚信《古今医鉴》更加详细论述了痰饮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脉象:“夫痰属湿,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隔壅塞,关格异病,为泄利,为眩晕,为嘈杂,为怔忡惊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痛,为胸膈辘辘有声,或背脊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无不知也。痰有新久、轻重之殊,新而轻者,形色清白稀薄,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凝结,咳咯难出,渐成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偏弦为饮。双弦为寒饮,左右手关前脉浮弦大而实者,膈上有稠痰也,宜吐而愈。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灰烟熏黑者,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