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不去代谢慢!两个穴位一个通水道,一个化湿,不知道太可惜了!!
在中医看来,身体湿邪严重了,能导致很多种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肥胖、脂肪肝等。
这些疾病统称为代谢疾病,都跟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水饮和水谷无法正常运化,在体内形成痰湿有关。
今天教给大家两个祛湿的基本穴位,和两组根据湿邪在体内变化后设计的加减穴位,帮您祛掉身上湿气!
祛湿的主要穴位
要想祛湿,首先要将水液运化的通道疏通,其次要将脾胃的功能健运起来。所以祛湿基本处方的两个穴位,一个负责通调水道,一个负责健脾化湿。
水分穴
通调“水道”
肚脐上方一拇指宽,就是水分穴,主要用于通调水道。
【取穴位置】
方法一: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方法二:仰卧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腹部前正中线直上1横指处即为此穴。
手指四指并拢放于水分穴,用振颤的手法按摩,坚持30-60秒。可以让大小肠蠕动分开,恢复它们分清降浊的功能,还能帮助控制血糖。
还可以用艾灸此穴:15-20分钟左右。
阴陵泉穴
健脾化湿
找到小腿的迎面骨,从下向上推,推到迎面骨拐弯处,就是阴陵泉。主要负责健脾化湿。
【取穴位置】
第一种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
今天教给大家的不是只按阴陵泉一个穴位,而是点揉从三阴交到阴陵泉这一段经络,每天10-20次。
如果摸到有条索筋结的位置,说明有代谢的问题,可以着重用弹拨的方式按揉,每天弹拨50次
还可以用艾灸此穴附近的经络:20分钟左右。
祛湿的加减穴位
常见的湿邪转化有湿化热和湿化痰两种,我们在穴位上也要针对性地化湿热和化痰浊。
加减穴位一:委中穴 --分清降浊
湿化热的表现:面目身黄、色泽鲜明、大便溏泄、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脘腹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苦粘腻、身重困倦
针对湿热我们选用的是小腿腘窝处的委中穴。
加减穴位二:丰隆穴和上下巨虚--化痰降脂
丰隆穴被称为化痰第一穴,既能化肺的咳喘出现的有形之痰,又能改善脾的代谢功能异常造成的无形之痰。
膝关节到踝关节之间的中点,最高点的旁边就是丰隆穴,它的右上侧和右下侧分别是上巨虚和下巨虚。
日常方法祛湿
1、饮 食 养 脾祛湿:
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我们吃饭时绝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
平时多喝山药小米粥、吃红枣等食疗方法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
2、运 动 健 脾:
大家多去踏青,散步;年轻人去爬爬山,老年人去跳跳广场舞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
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位置,这样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