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山塘,苏州最值得一看的夜景
★旅游地点:苏州山塘街
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曾描绘了苏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水桥多。”
七里山塘就是苏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真正体现了这首诗里的枕河人家水乡生活。
我们抵达七里山塘的时候已经暮色四合,正好吃顿晚饭再逛个夜景。苏州人吃饭讲究时令鲜蔬,春吃菜苋夏吃鸡毛菜,秋天小青菜,冬天的大青菜一定得打过霜的才好吃。
苏式菜肴向来讲究“春尝头鲜、夏吃清淡、秋品风味、冬讲滋补”,不过苏州本帮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偏甜,但凡红烧的菜肴,必须放糖。苏州的面食也是一绝,在巷子里藏着很多人气面店。
我们挑了一间看着干净卫生的,点了清汤虾仁面,没想到小虾仁还不少,喝完了面汤,碗底还能捞到好几只。
江南织造府大晚上的居然还可以入内参观,虽然门脸儿不算大,但进深很长,门口是织造的器具,还有一幅《康熙南巡图》的片段。
《康熙南巡图》是苏州常熟人氏王翚及其弟子杨晋等人创作的宫廷绘画作品,全部作品共十二卷,每卷画都以康熙作为画作的主人公,将康熙南巡经过的地方和事情都如实表现出来。
这里展示的是第七卷中苏州段织造府的部分,这是用古画和国画相结合的针法来刺绣的,主要采用平绣和乱针,整幅作品针法多变,立体感强,针法细腻,居然还是双面绣。
作品主要表现的是江南无锡至苏州的山水、民居、城垣、店铺等,画面从无锡的惠山、锡山,往东至苏州的浒墅关、木渎、枫桥、寒山寺,七里山塘、虎丘等,还有规模宏大的城门,表现出了苏州城的市井繁华。众多的河道、桥梁,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往里走,是丝绸制品的展示和售卖,一晃眼我就没瞧见同行的两位女伴,估计是到哪个柜台里去看丝绸去了。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这种面料轻盈、灵动。太湖流域留存的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了苏州丝绸悠久的历史。唐宋时期,苏州就已经成为全国的丝绸中心,明清的时候更是达到鼎盛,皇室专享的丝绸织品大多出自苏州织工之手。其中宋锦和缂丝是苏州丝织工艺的最高代表。
宋锦被称为“锦绣之冠”,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柔和,2014年APEC峰会就选择它制作与会领导人服装。缂丝被誉为“织中之圣”,采用纯真丝线,通过手工通经断纬的织法,形成具有花纹边界,仿佛是一件镂刻效果的双面丝织品,耗费工时巨大,古人用“一寸缂丝一寸金”来形容它的珍贵。
穿上丝绸面料的旗袍,那更是风情万种。但凡有几分身材的女人,对旗袍更是情有独钟。在我的少女时代,就十分青睐旗袍。那时候苏州虎丘一带有专做旗袍的裁缝,手艺那是相当的好。随着年岁渐长,已经把外在美逐渐转向了追求内在美,于是几件旗袍大抵在衣柜里积灰。那时候卡着身材做的,现在穿上已经不那么合身了。那时候,丝绸旗袍真是我的心头爱啊!
老照片收藏馆也还开着门,如果有时间的话倒不妨看看关于苏州的这些老照片,地道的苏州味道。好在苏州的老城区保存得相当完好,即使现在走过这些小巷子,也还能找回曾经的梦里水乡。
网红打卡地的人气那不是一般的高,竖起的几根巨大荧光棒里已经人满为患。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原来这是游船码头。没想到晚上的游船,生意居然还这么好。古人游山塘,大多是乘船的。不过那会儿的夜景,绝对不如今天这么漂亮。不过,即使只挂几盏红灯笼,山塘街也能给你“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
街道不宽,两侧尽是林立的店铺,售卖的商品琳琅满目,以丝绸服装和特产小吃的人气最旺。
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个城市都以丝绸著称。但凡是女人,鲜少会没有一个丝绸梦的,曾经的我也很热衷于一些丝绸制品,包括丝巾、上衣、裙装、旗袍、睡衣、床上用品等,丝绸制品除了在经久耐用方面差一点,其他方面的体验都是顶尖的,尤其是有着非常出色的亲肤性。
所以,贴身的衣服最适合采用丝绸面料。不过现在的我对物质生活似乎越来越不讲究,因此在同行的女伴们热衷于逛店的时候,我倒是更在意看着街景和周围的人群。
夜晚的山塘街,比白天还要热闹几分。似乎走到哪里都是一群人,走到桥上,想多逗留一会儿都不能,后面的游客不断地涌上,也只能随着人流继续往前走。
两岸灯光熠熠,见证着这条古街道的繁华。要知道,今天是星期一,还不是周末,这人流量已经让人叹为观止,果然不愧是苏州最值得一看的夜景。辉煌的灯火,嘈杂的人群,总觉得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在我的印象里,古镇古街,就是需要在夜深人寂的时候,踩着青石板的街道,听着脚步声的回响,才是最令人神往的。难怪很多人舍弃了星级酒店,非要固执地入住在古镇古街的客栈,为的大概也是夜深时分,用脚步丈量一下古镇古街的安静吧?
苏州商会博物馆也还开着门,游客们走到这儿一般都会进去转一圈,或马马虎虎敷衍地走一回,或仔仔细细地在各种资料前伫足细品。
柳明花黯,
红霞渐散,
烟淡雨收旖旎。
鹊桥相会路迢迢,
展望眼、星河迷醉。
云天夏色,
情浓难舍,
依旧去年滋味。
轻霜剪月记今宵,
只剩得、一行清泪。
——调寄《鹊桥仙》
自驾游:苏州山塘街
7月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