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翼的百年大乱斗!双翼机也能玩超音速飞行你信吗?

只做优质专业内容,让你获得各类硬核知识,充实军迷每一天,一万期的长征路。

在上一期《大国战鹰》中,胖兵给大家讲述了双翼机到单翼机演变的故事,但讲述主要是以战争催生这一演变的角度展开的。

而就这个话题,胖兵其实还想再用一期的篇幅,从航空技术的角度来再给大家说一说,因为这其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下面就进入正题~

01.双翼=落后?为何曾备受追捧

说起双翼机,可能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可能都是老旧,落后,甚至不屑…如果把一架双翼机和单翼机都摆在你面前,你可能也会选那架单翼机~

▲从外形上看

双翼机确实比单翼机“显老”

但你知道么,在1930年代之前,多数人反倒都觉得单翼机不如双翼机,因为双翼机不仅升力更大,机动性更强,也更结实,安全。

而之所以会这么认为,首先是因为当时的飞机,尤其是机翼都是用木质材料制造的,而木质结构的强度又限制着机翼的尺寸和面积,进而影响了升力。因为机翼的面积和升力是成正比的,也就是机翼面积越大,升力就越大。

所以要获得足够的升力,或者要进一步提升升力,就得靠再增加一层,或者说是将一块较大的面积机翼分成两层甚至多层来布置的方式。

▲机翼“分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工程师喬治·凱萊(George Cayley)在1843年提出的。莱特兄弟在研制“飞行者一号”时,也受到了这一概念的启发

而在分层之后, 机翼整体也变得更结实了,因为上下翼之间除了机身外,两端也有支柱和张线来加强,相互形成支撑。而单翼机却只有一端和机身连接,还得靠一个支撑杆像吊桥一样用张线拉住机翼,这样确实显得比双翼单薄,也让人缺乏安全感。

▲这种需要靠撑杆和张线加强的单翼

一直到1930年代的战斗机还存在

另外,有了双层或多层机翼后,翼载荷(飞机质量和机翼面积的比值)也更低了,这样不仅爬升速度更快,机动性也更强。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不同的高度和速度下,翼载荷并非越低越好,对于速度较快的飞机,反而需要较大的翼载荷。

而当时人们之所以认为低翼载荷是优势,也是因为一战时的战斗机侧重的都是空战中的机动性,而非速度,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三翼战斗机出现的原因。

▲这幅油画中表现的法国斯帕德X.III(上)和德国的福克D.VII(下)都被誉为一战中成功的战斗机,也代表着一战中参战战斗机的最高水平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双翼机虽然根本上是为了保证升力和整体的结构强度,但更多的还是受到了当时“机动性第一”的空战思想的影响。

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即便一战后期金属材料已经开始应用,并且已经能够保证单翼的结构强度,但也没能立即撼动双翼机的地位,而金属材料开始所起的作用,也不过是让双翼机变得更结实。

不过就另一方面来说,早期的金属材料也存在结构较重,铝质蒙皮较脆的问题。所以双翼机到单翼机,实际也经过了一段从“半金属”到全金属的过渡发展时期。

▲1918年6月投产的容克斯D.I战斗机就是一种从结构到蒙皮都是金属的战斗机,但它整体较重,且铝质蒙皮脆弱的问题却饱受诟病

而所谓的“半金属”,则是指像机身、机翼、垂尾、活动面等组成部分,可能有些是金属结构 铝质蒙皮,有些则是木质结构 织物蒙皮,还包括很多不同的“混搭”方式,但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战后期首款投入生产的全金属战斗机道尼尔D.I,它机翼的部分蒙皮仍是织物的

但不管是“半金属”还是全金属,只要是双翼,就无法回避两个缺点:阻力和重量。

首先,阻力同样和机翼面积和升力的增加成正比,但阻力的来源除了机翼外,还包括上下翼之间的那些张线和支撑结构。它们还会占用额外的发动机的功率,影响性能的提升。

其次,双翼机虽然升力更大,但也并不会让升力翻倍,上下翼之间的气流还会互相干扰,导致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不升反降。也就是说,别看重量付出了不少,却没换来多少升力。

▲双翼机在提升了升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大的阻力

并消耗着推力

而对于这些缺点,当时追捧双翼机的人也并不是没意识到,只是他们认为,空战拼的就是机动性,单翼机虽然没了这些缺点,但机动性也不行了啊~而在当时,持这一观点人也占大多数。

但是,一部分有远见的人也已开始意识到,随着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发动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双翼的阻力问题已经对飞机的性能,尤其是速度的提升构成了瓶颈,而在空战中,速度比将机动性更重要。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对于未来究竟该发展单翼还是双翼而犹豫不决~

▲单翼还是双翼

看这张图应该就能感受到答案~

于是,坚持认为双翼机比单翼强的“双翼派”、认为单翼机才是未来趋势的“单翼派”、对两者举棋不定的“犹豫派”这三种“意见派”就形成了。

有意思的是,这几派的观点,也都直接反映在了一战后各国战斗机的研制上。所以接下来,胖兵就从这三派观点中分别选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机型,来给大家说说:

02.三派之争

①首先是“双翼派”,代表是英国某位工程师~

要说英国的航空工程师迈克尔·雷格尔(Michael Gregor)可是一位双翼机的“狂热粉丝”。他曾断言“战争会从单翼机开始,但会以双翼机结束(They’ll start the war with monoplanes but finish it with biplanes)”。

▲左一就是迈克尔·雷格尔

他认为,将流线外形,应力蒙皮,气泡形座舱盖,沉头铆钉,可收放起落架这些当时的新技术与双翼结合起来,将能让战机在空战中有极端的敏捷性。

而他设计的FDB-1战斗机,也综合了很多创新性设计:

首先它的上翼是鸥形的,这样可以让上翼与机身直接连接,获得更高的结构强度,而且上翼前缘还配备了自动的前缘缝翼,可以根据迎角变化自动开闭,避免大迎角下失速。

▲FDB-1,全场6.6米的它

显得非常短粗

而为了防止失速坠毁,FDB-1还在机尾还配备了失速降落伞,它能让飞机在失速无法改出的情况下打开,让飞机以头朝下的姿态缓慢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重新启动发动机,恢复气动控制,再抛掉降落伞~

性能上,雷格尔曾宣声称它的最高速度能达到472英里(760公里/小时),并能做猛烈的机动,爬升率也能达到每分钟3400英尺(1032米/秒)。要知道,这可比经典的“喷火”(原型机561公里/小时)甚至“野马”战斗机都快~

▲描绘FDB-1试飞的油画

它在1938年12月首飞

但在实际试飞中,虽然机动性表现出色,却也证明了这些数据都是吹嘘的~

FDB-1的实际速度最高只能达到267英里(420公里/小时),爬升速度也只有2800英尺(853米/分钟)。等于连“飓风”战斗机(505公里/小时)都比不上,而且爬升速度也只比“飓风”快了20英尺(6米)/分钟…

▲FDB-1前侧照

起落架收防位置很独特

而对此,雷格儿却怪罪于没装不上1200马力的发动机,只有700马力的~那么在试飞中出现的座舱盖剧烈震动,起降视野差这些另外的问题呢?不是换发动机就能解决的吧~

所以这之后,英国空军也将注意力转向了单翼的“飓风”和“喷火”,FDB-1也就再也不会有换发动机的机会了。而它的这一尴尬表现,也获得了“最后的双翼机”这一“美誉”。

▲FDB-1参展的场景

只能停留在油画上了~

②再说“单翼派”,它的代表是德国空军。

相对于英国,德国可没有这么追双翼追的这么狂热的人,而德国空军也更偏重于从实战中汲取经验,而不是理论。西班牙内战就给德国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经过将双翼的亨克尔He 51战斗机送到战场,德国空军总结出了一条对德国发展单翼机起决定性作用的结论:速度远比机动性重要。

▲亨克尔He 51战斗机

此外,仅从1933年帝国航空部(RLM)发出的新型战斗机招标要求中,就能看出德国对单翼机已经有多重视了,它包括全金属结构、单翼、可收放起落架,10000米升限…

而在当年,就有4家公司的四款单翼机参加竞标,分别是阿拉多(Arado )Ar80,福克·沃尔夫(Focke-Wulf)Fw 159,亨克尔(Heinkel)He 112和梅塞施密特(Messerschmitt)Bf 109。

▲左上:Ar80、右上:Fw 159

左下:He 112、右下:Bf 109

至于后来的胜出者大家都很熟悉了,Bf 109几乎占压倒性优势。而其它几款机型虽然都败给了109,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来,德国对于单翼机的研制水平已经领先到了何种程度。

而且就这四家公司来说,哪家在二战中没有几款著名机型。这都说明,设计理念比制造技术更重要。

③再说“犹豫派”,代表是美国的柯蒂斯SBC~

作为美国海军在1931年招标的一款舰载战斗机,它的研制历程可谓复杂又有趣。因为它在试飞时本来是单翼机,后来在生产时却变成了双翼机,甚至机型都从战斗机变成了俯冲轰炸机…

▲寇蒂斯SBC

这是个怎样的经过呢~首先美国海军在1931年发起招标时目标就不明确,因为内部不但在争论双翼还是单翼,还有单座还是双座,固定起落架还是可收放起落架。

不过前来竞标的寇蒂斯和道格拉斯公司还是按“老传统”拿出了两个双翼机方案,美国海军先是选择了前者,但对寇蒂斯的双翼机琢磨了一番后,又觉得还是想要单翼机,于是寇蒂斯就拿出了原型机XF12C-1,并在1933年7月实现了首飞。

▲XF12C-1,它比较有意思的创新是

伞状单翼可以向后折叠

但在1934年9月的试飞中,这架原型机就因为在俯冲轰炸测试中不达标,让海军改变了主意,要求寇蒂斯将它改成俯冲轰炸机~

这样,XF12C-1就变成了XSBC-1,不过在当年的测试中又因机翼故障坠毁了,于是海军又要求它重新改成双翼,型号是XSBC-2。

▲单翼的XSBC-1(上)和

双翼的XSBC-2(下)对比

就这样,单翼战斗机变成了俯冲轰炸机,然后又变成了双翼俯冲轰炸机…

1936年8月,XSBC-2开始投产,并获得了正式编号SBC-3,随后在1938年1月又发展了一个换装更大功率发动机的的SBC-4。两个型号都在美国海军一直服役到了1941年。

▲SBC-3

03.最聪明的办法

看完上面的三派观点,你肯定觉得德国的思路是最超前,最领先的,但这也是以我们已经知道单翼机是未来发展趋势,并且已经处在了一个单翼机时代为前提的。但是…做个假设,万一双翼机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呢?

这样的话,德国的做法也需就不如另一个国家聪明了,那就是苏联。

因为苏联人的解决方案是——“两者兼顾”。

1933年10月,苏联几乎同时拿出了双翼的伊-15和单翼的伊-16两种方案。而它们也都出自号称苏联“战斗机之王”的飞机设计师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Nikolai Polikarpov)之手。

▲波利卡尔波夫

和他设计的伊-16战斗机

这其中,双翼的伊-15强调格斗性能,拥有在1000米高度上盘旋360度只需要8秒的盘旋性能,最大飞行速度为367公里/小时。

▲双翼的伊-15

单翼的伊-16则强调高速性能,拥有454公里/小时的最高飞行速度,盘旋360度则需要16秒。

▲单翼的伊-16

而在实战中,两款机型的表现虽然不算特别出色,但却为各国究竟该发展双翼机和单翼机,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例证,并且加速了很多国家单翼机的换装。

首先说日本,在“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先将双翼的川崎95式战斗机(Ki-10)投入了战场,并且性能也一直领先于中国空军装备的伊-15和“霍克”等双翼战斗机,但在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中,却发现95式无法和单翼的伊-16对抗,于是就加速换装了单翼的中岛97式战斗机,并且在性能上实现了反超,在空战中也击落了苏军投入的总共500架伊-16中的88架。

▲描绘中岛97式战斗机(Ki-27)

与伊-16空战的油画

再说德国,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的He 51也是因为先吃了伊-15和伊-16的亏,然后将著名的Bf 109战斗机投入了战场,虽然先后投入的都是系列中的早期型号,却一下就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西班牙内战中,击落了多达334架敌机。

▲描绘Bf 109击落伊-16的油画

这都说明,设计概念上再有说服力,也不如实战的表现。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一个超前的设计概念,又怎么会有优异的实战表现呢?

可以想象,如果不抛弃双翼,战机的速度就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速度如果达不到一定水平,也就不会有后来对超音速的追求。

▲F-14战机跨过音速

产生“音爆云”的壮观景象

而说到超音速飞机,你肯定也觉得那是二战后才实现的事情,但其实早在1930年代,人们就曾设想过超音速飞机。

04.双翼也能超音速?

1936年,德国航空航天工程师阿道夫·布斯曼(Adolf Busemann)曾提出了一种超音速双翼机(supersonic biplane)布局,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双翼的侧剖面是两个偏平的三角形,并且上下对称。

▲超音速飞行中机翼所产生的激波示意图,可以看到,如果机翼是菱形的单翼(左),激波就会在上下翼产生并向外发散,而双翼布局,就可以让激波局限在上下翼之间(右)

布斯曼经过计算认为,这种翼型可以让飞机在跨音速产生激波时,让激波只在上下翼之间作用,并在相互反弹后抵消。但是,这种翼型缺乏升力,而且因为上下翼之间的通道非常窄,气流在通过时会产生阻塞效应,导致更大的阻力…

▲阿道夫·布斯曼(1901-1986)专攻超音速气流,在航天器上使用陶瓷纤维隔热瓦就是他率先提出来的

麻省理工学院(MIT)后来对这种布局的研究也证明,虽然这种翼型可以在超音速的条件下有较好的条件,但却不可能跨过音速,甚至都飞不起来…

但有意思的是,MIT的团队近年正试图改变这个僵局,并提出了一种奇葩的飞翼形状的双翼布局。

▲MIT团队设想的

双翼超音速飞机效果图

而相对于布斯曼的布局,它最大的改进措施就是增加上下翼之间的气流通道,上下翼之间设置了多个气流通道,并且增加了一个可调整阻力的襟翼。

▲双翼超音速飞机正面效果图

而对于这种布局,MIT的团队也表示,它不仅能实现超音速飞行,并且阻力和油耗只有“协和”式客机的一半。

当然,这一切还在试验之中。如果成功,双翼布局就有可能卷土重来…

而我们也将经历一个“双翼机回归”的时代,而胖兵或许也该思考下,如何再给大家讲“为何双翼机会回归”这个话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