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1922-2008),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专家室副主任、博士学位审授委员会委员。
高良姜10克,制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砂仁3克。长期难愈的胃脘痛,长期服用其他药物没有效果的患者,舌苔白或者薄白,脉象弦或者沉细弦。胃脘喜暖,疼痛处喜按,就是疼的时候按上去挺舒服,但是又不能按的太重,大便或干或溏都有。总之,虚实寒热夹杂并见。包括了西医诊断为各种慢性胃炎,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癌等所导致的胃痛。本方由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高良姜辛热,温胃散寒,《本草求真》说:“同香附则除寒去郁”;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李皋曾经说它“治一切气”,“消食下气”,二药合用,善于治疗寒凝气滞的胃痛。寒凝重的重用高良姜,气滞重的重用香附。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膹郁(喘急痞闷的症状)所表现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再参考《神农本草经》说:百合能补中益气,王好古说乌药能“理元气”,故本方更加适合日久不愈,正气逐渐衰落的证候。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组成。是治疗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吴普本草》说它“治心腹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调脾胃。《日华子本草》说它“治心痛”;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再加上丹参功同四物,不但能够活瘀定痛,还能够养血、益胃、醒脾、调胃。上述三个药方组合,组成三合汤,治疗心腹各种疼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全面。加减:
1,胃比较怕冷,丹参可以减少到20克,增加砂仁为6克,更严重加吴茱萸5克,干姜3克;2,遇到胸闷,恶心喜欢吃干的,不爱喝水,舌苔白腻,便溏,属于中焦湿气重的,加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木香9克,煅瓦楞10克;3,还有遇到两胁胀痛,生气则胃痛加重,长吁短叹,大便时干时溏,脉弦,则属于肝郁犯胃,加柴胡9克,厚朴10克,炒川楝子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其他还可见到标热本寒、气化不利、胃阴不足等少见类型,可以随之变化。赵某某,女,55岁,家庭妇女。1983年12月初诊。胃痛反复已经15年,时常隐痛,曾经在几家医院诊治,去年钡餐及胃镜诊断为胃溃疡,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经中西药物治疗,都一时有效,停药后胃还是隐隐作痛,常年不断,时轻时重。近半个月加重,喜暖怕凉,不吐酸,偶有嗳气,胃部喜按,疼痛严重时波及两胁下,大便略干,小便正常。睡眠差。舌苔白,脉象右手弦略滑,左手沉滑略细。综合观察,属于久病不愈,气血乖乱,中焦虚寒,肝来乘之。治疗适合温中和胃,化滞散瘀,抑木扶土,调养气血,用三合汤。高良姜10克,吴茱萸5克,干姜6克,制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檀香(后下)9克,砂仁6克,桂枝9克,白芍15克,白蒺藜10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各9克。7剂。药后疼痛得止,饮食增加,舌苔化薄,但是睡眠不好,一夜不到4小时,上方去除干姜、白蒺藜、川楝子,加半夏12克、北秫米18克,远志12克。7剂。三诊时,胃痛完全消失,饮食佳,精神明显好转,睡眠正常,胃部已经不怕凉。上方去除焦三仙、吴茱萸,加厚朴10克,焦白术10克,广木香5克,14剂。药后胃痛一直没有发作。此后5个月随访未复发。钡餐透视溃疡愈合。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