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人情世故,看什么书最有效?

问题1:

老秘书,我想学习人情世故,提高情商,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的?

说实话,我工作以后就很少花大量时间系统地看书了,更多地从实践中学习、反思、总结、提升。
我们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看书太少了,而是书读进去了,出不来
死读书的人,不能从现实角度去思考问题,缺乏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全面性,看问题容易片面,做事情容易一根筋。
很多现实中的问题,其实光靠看书是解决不了的。
真正人情世故方面的实用知识,不一定会写到书里,这属于家学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太多自媒体打着开卷有益的旗号,喜欢给人乱开多读书的药方。
情商低,怎么办?多读书;
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多读书;
人际关系不好?多读书;
不会谈恋爱?多读书……
读书就像多喝热水一样,好像是一个万能的药方。
什么?看完书以后觉得没有用?那是因为你没看懂,或者看的书不对,看的书太少,是你不会结合实际去使用。
你看,读书这个药方好像永远都是对的。
让人多读书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叫人不要读书,反而会遭到鄙视和唾骂。
但其实,我们不妨把“读书”替换为“学习”,学习的定义,比读书要广得多。
在善于学习者的眼里,读书是一种学习,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看微博是学习,听课也是一种学习;
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是学习,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学习。
在善于学习者那里,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如同一名武林高手,手中无剑,心中有剑,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是在学校的时候应该完成的任务。
那时候我们年轻,没有家庭负担,没有繁重的工作,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系统地漫无目的地读书。
进入社会以后,提高工作技能,把工作干好,把人际关系经营好,赚钱养家,培养小孩……
把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干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有的人在该认真读书的校园时光,大把地肆意挥霍时间,懵懵懂懂地过日子。
进入社会后,应该赚钱养家,提升工作能力的时候,产生知识焦虑,又想花大把的时间去读书。
这是一种人生的错位。
我倒不是倡导读书无用论,相反,我认为读书是一个人实现自我提升,改变自我命运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但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要想一想:
做这件事情是达到当前目标最应该做的吗?
面临现实问题和困境的时候,读书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代替你去经历、去体验、去实践,去磨砺。
那些实打实的鲜活的人生经验,来自于你与现实世界的交锋、碰撞和反思,这远比读书来得更为真切。
没有方向的努力,只是自欺欺人;有方向的努力,才叫远航。

问题2:

老秘书,我现在在一家IT企业做产品经理以后想考入体制内请教您 :

1、我是90年的 会不会太晚?

2、我做IT在当地收入还算可以 不知道进入体制内的收入水平咋样?

3、想我这样的大龄生,进入哪些单位发展好点?

1、不晚,35周岁之前都可以考。如果你现在才20出头,我会建议你继续做IT。

90年的今年都三十几岁了,如果进不了公司管理层,精力体力也比不上刚毕业的小伙子,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也非常快,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用户的需求,我建议你还是图稳定吧。
2、大部分体制内单位的收入,都会低于你做IT 的收入。但是考公务员不单单是考虑收入,而是考虑性价比。
比如稳定性、工作强度、对家庭的照顾、退休之后的待遇、社会地位等等。
最好是能在体制外储备一笔钱,再考个公务员,大部分公务员岗位不用996,在你眼睛和腰不好、熬不了夜的时候,也不会有被一脚踢出去的中年危机。
进了体制内,对收入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如果想收入高一点,可以考虑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公务员。
3、公务员考试跟高考不一样,不是你想考哪个单位就能考哪个单位,而是有哪个单位招你这个专业,你的学历、资历、专业各方面符合拟报考岗位,才能报考。
招考你这个专业的单位,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具体报考哪个单位好,要等当年的招考公告出来以后,根据你个人的自身条件再去选择。
选择的问题,体制内和体制外都是有利有弊的,人生处处都是围城。
具体怎么选,还是得自己结合自身实际去考虑和权衡,以上仅供参考。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