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三大因素质疑未来花钱方式
在2021年1月9日主题为“大变局和双循环”的202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发表演讲表示,“前两年我就说过,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爱国主义怎么爱呢?很简单,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现在到了内循环这个概念上来说,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消费能够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在未来它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被广泛流传为: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甚至被归结为“把钱花光为国争光”。
金融学子丁晖质疑到:有经济学家鼓吹让国民开始三胎,花钱就是爱国,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媒体认为,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花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把钱花光,为国争光” 我也想啊,只是实力不允许啊。孔方财经直接指出:高喊“把钱花光就是爱国”那位经济学家,你花光钱了吗?
如何看待经济学家提出的“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和 “把钱花光为国争光”?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个方面,如果花钱是为国争光仅仅是指要启动消费、强化消费对经济的作用、制定更有利于消费的经济政策,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仍然处于低级消费的层面,并不是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应有之义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当然是不容低估和忽视,毕竟曾经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消费是三大因素之一。疫情以后我国经济之所以恢复和发展的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全面恢复正常,特别是消费增长8月份转“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果这位经济学家提出的“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是指推动我国消费政策的有效性,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强化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持无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林采宜演讲时表示,“内循环不是无源之水,内循环本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要消费能够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在未来它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现在到了内循环这个概念上来说,只要消费能够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在未来它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不能说这样的观点完全错误,从社会消费情况看,在以我国经济内循环的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消费的启动和动力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至关重要。但如果我们稍加对内循环的分析研究,我们仍然发现这位经济学家对内循环的认识过于低级和狭隘了。
黄奇帆对新形势下以内循环为主的意义可以看出一些价值,他认为内循环为主的意义有: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链的含金量,促进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内循环为主还有利于增强价值链的韧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三是以内循环为主还有利于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四是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增加进口,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可见,即使在强化我国经济以内循环为主的大态势下,并不是简单地在现有层次上扩大消费,而是提升消费的层级和如何通过消费推动产业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含金量,并不是简单的低层次消费的持续和非理性的扩大。
第二个方面,如果花钱是为国争光仅仅是指加快我国消费产业建设、为大众消费提供更有利的消费环境和消费场景,应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花钱为国争光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质疑,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的关注点仅仅在于花钱上,而对如何赚钱?如何花钱?如何让钱花得更有意义却涉及的不多,甚至说冲击力不大。
居民消费同政府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四大部分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相对缓慢给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挑战,扩大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贸易的多变,我国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内需即消费需求上,扩大和激活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提升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化解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居民消费对于国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消费水平的高低。
但扩大消费并不简单的是在现有消费水平上的重复消费,更应该通过消费政策的制订提升消费水平、通过提升经济活力创造新的消费能力、通过为大众消费提供更有利的消费环境和消费场景让大众有钱花、愿意花和花得值,这才是根本。片面的鼓励大众消费而不强调消费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是不智的,起码并不是对大众消费负责任的态度。
曾经我们被人认为进入了“一口榨菜一口二锅头,骑着摩拜遛一遛,购物用‘9块9包邮’……”的消费降级时代。更有人认为,这映射的问题是老百姓没有钱了不得不购买和消费低价商品,于是人们惊呼:消费降级了!但消费降级并不是消费升级的对立面,而是在消费升级达到一定程度后降对消费的价格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提出价格的合理性回归的同时对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大背景下,2020年我国的“新消费”受政策支持,明确加快在线服务新型业态建设。在消费刺激政策中明确“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及在扩大有效投资中提及“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2021年我国促消费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消费能力,包括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二是提高消费意愿,通过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包括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搭建消费升级平台,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培育壮大流通主体等。
因此,将扩大和提升消费的政策简单的将钱花光是肤浅的,而更应该在有钱花、愿意花、会花钱、花得值上下功夫。
第三个方面,如果花钱是为国争光是鼓励大家㧈钱花光,甚至鼓励过度消费、借贷消费,那么,是应该受到广泛质疑的
我们处于一个消费的时代,一个以体验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体验式消费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消费的时代,一个到处都是奢侈品的高消费泛滥的时代。
国人消费能力强,说明我们有钱。但我们真的有钱吗?有钱就有消费能力吗?却不见得。
现实上,我国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过度消费的现象,甚至有的人提出是 “自杀式”消费,你也许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自杀式”消费,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自杀式”消费的后果。比如过于依赖于信用卡额度和提高信用卡额度而沦为信用卡过度依赖症;有的超过自己的经济能力而过度借款,有的甚至是大量进行民间借贷和高利贷,有的面对自己无力承担的借款一味地抵赖,虽然在人生中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在经济上已经走向了尽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消费攀比的因素,有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未来收入水平,有的是盲目消费、夸张式消费。
而如果按照专家所说的把钱花光为国争光,那么,无疑会助长过度消费甚至是自杀式消费,会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后果。
去年以来,我国的提升消费和促进消费的同时,实际上一直在政策上抑制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无论是从贷款金额、授信年限等方面都进行了从严约束。
2020年12月29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风险提示,直指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消费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消费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正确的消费?如何积极的消费?如何理性的消费?非常重要。消费不是简单的花钱,更不是将钱花光。(麒鉴)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