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收藏里的味道(六)革命连环画的岁月
连环画收藏在中国方兴未艾。它本身的诞生也是中国所独有的历史记忆。而革命题材的连环画就更多了一份家国记忆。
大多数收藏连环画的都是70后,这也是现在收藏界的主力军。上到古董字画下到废铜烂铁。只要是旧物件,就和其他领域一样,70后是顶梁柱的存在。作为80的尾巴,我是捎带着入了坑。一开始只是一份小时候看小人书《三国演义》的记忆。但到了后来,则是因为喜欢没有看过的故事。这和读佚书的感觉如出一辙。因为看旧书可以找到许多被埋藏的宝藏级作品,同样的在曾经火遍中国大地的小人书身上也能找到丢失了的创作故事。
今天的连环画或者说小人书在很大意义上是一样的。我个人对于他们的区别是按照开本去对待,但现在基本上是把二者等同起来,都指64开本横翻的连环画。实际上连环画有更大的开本。甚至在连环画收藏热起来后,翻新了很多作品。连64开本都有了精装本!
古典小说是最初的题材来源
严格来讲,我个人始终觉得连环画作为书本载体本身被时代给抛弃了。现在更多的是被人拿来当收藏品,进入收藏领域后的最大特点就是炒作!而炒作的一个最基本的追求点就是物以稀为贵。所以那些大缺本就成了连环画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宠儿(大缺本指的是存量极少的版本,由于时代原因有些连环画印着印着就印少了,而丛书中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一套书里永远只有少数的能配齐全集,比如《说唐》中就有后面几本连环画逐年印数减少的情况,因此水涨船高)。
连环画按照内容分,大致有以下几个简单的方向:
(一)革命题材
(二)电视剧电影题材
(三)进口动画题材
(四)古典文学题材
其他可能还有别的类型的题材间或出品,由于1985年以前,中国人接受文化熏陶最大的受益纸媒就是小人书,甚至由于面向广大农村群众,其体量可以说是能超过广播的。
电视电影题材的连环画在70年代还有工笔画的经典作品,到了80年代特别是1983年就普遍是采用抓帧处理了。尤其是1983年这一年,在电视还不能完全普及的年岁里。像《大侠霍元甲》、《陈真》这些港台地区电视电影以及大陆刚出来的电视电影都靠着这部分去补充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甚至包括海外的《佐罗》这一类电影,而它们可能当时还只刚刚被引进在央视《正大综艺》放映。这样的题材连环画存量极大,印刷都是上百万本。
进口动画题材的作品最经典的是《铁臂阿童木》和《丁丁历险记》。这两个最具代表性。它们本身也和中国引进外国动画有关联。其中,70后接触的《丁丁历险记》可谓中国儿童最早的国外动画启蒙作品。至今长盛不衰,2010年世博会比利时馆三大镇馆之宝就是航空航天、丁丁、巧克力。而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动画人物。其创造者手冢治虫大师是日本动漫产业开创的第一代高峰人物。而彼时的日本动画还要向中国的水墨动画学习!有谁能想到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动漫成为日本对外的一个宣传窗口?国内在这批动漫进来活跃了市场后立刻就被占领了儿童市场。到80后接班的时候已经完全沦陷在了动漫周边里。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创作者“过于关心少年儿童成长”而没有市场战略意识,青黄不接下,中国本土动画从此一蹶不振。承载这份荣辱记忆的连环画们就有了历史味道。
古典文学题材并不陌生。但凡提及小人书,其实就离不开最早的小人书启蒙。也就是四大名著为首的中国古典小说。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至少两代人的童年英雄主义都是围绕着三国、水浒和隋唐的英雄形象展开的。甚至水浒传后来辗转到了80后手里也多出了一个神级收藏品——小浣熊水浒卡。由于古典小说体量大,不是早期高品相和大缺本,即使是名家绘本也难有企高价值。
革命题材连环画。这个是我目前收藏的方向,但没有特别重视。原因是自己追求的是内容而不是收藏本身。在我分类的四种题材中,这个题材的内容最不具备循环和重复性,什么意思呢?简单点就是不可再生。由于革命题材本身有政治味道加上生活越美好越容易忘记革命来之不易的道理,现在的人太容易忘记这些了,仅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天天叨叨。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抗战、解放、谍战等等都离现实太远了。但我很喜欢这些内容。最主要是真实感。除了历史本身的真实感还要文学创作的真实感。其他题材的灵感全部是文学作品本身的虚拟。这部分作品除了文学作品,也有很多历史原型和采风。甚至有很多来自当时的话剧作品。
革命题材是时代特点
首先,历史题材作品的内容和今天同样题材的作品比起来更接地气。比如同样是抗战题材,你永远也不会找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撕鬼子”。反而是与早期同类型的电影一样富有艺术性。基本上都是和敌方斗智斗勇。
最重要的一点,除了作品接地气的现实感外。文学性也很强。故事逻辑、文字表达都能在极少数的页面里完成,相当于在早期没有摄影条件下用铅笔给你在有限的纸张里把文字和绘画完美结合展现给你后来3D技术才有的立体感。
画面感的产生是建立在绘画者基础上完成的。而这里面最大的功臣是画师。我们今天常说的绘本按照英文原本译文的“picture book”其实就是图片书。但是市场化的今天却完全变了味道。因为小人书的“绘本”味道更浓厚才对。而且它的艺术性更强,尤其是上美的老师们功底都是很强的。铅笔工笔画在我今天看到的作品完全无法做到那个年代小人书里的传神。按照先前作品遭到封杀的某位“大师”的说法:“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娱乐,没有艺术”。同样的我觉的不只是适用于影艺、戏曲,同样也对应文艺领域的绘画、书法和文学创作。比如最初的版画,在和文学作品结合的时候都是精美的存在,那由鲁迅传承自苏联的版画配文字才是真的名著和文学的阅读感。但这样的书籍插图在80年代后完全消失了。现在的插图要么草草了事,要么CG完成。一点儿成熟气息都没有,书本的设计完全注重在了设计本身而不是内容上。虽然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90年代以来市场化的影响下“快”出不了“精”。但市场化的可怕是哪个领域都没见到“精”的出现。
连环画创作的大师作品中最为集中的恰巧就在最早的古典小说和中期鼎盛的革命连环画时期。我收藏的《大闹天宫》就是刘继卣的大作。他是1918年生人,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后裔,是已故画家刘奎龄之子。家中祖辈多能书善画,今天民国时期的连环画已经是很难寻的了,而他的作品一出来就是孤本。《大闹天宫组图》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一个好的连环画,工笔足见其功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美专是当时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两大基地。在后来的创作大军中,革命题材绘本多出自这两处培养的菁英分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