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言,暖人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即使不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至少也是一辈辈送上往下传下来的。
可能有人会反驳,但我想着这也只是极少数人。我想这样的人有两种情况:要么对生活没什么盼头,要么就是太过于自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回家的总要被人问到,在什么地方工作?工资多少?稳不稳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更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会问你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
你不能说他们很俗,但除了这些人之外,又有谁会问你这些呢?
在白岩松先生的一本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要小孩儿?”
朋友的这句话,让他泪流满面。他知道,自己在北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人问这样“俗”的问题。这说明,朋友是真正关心他的。
也许,这么俗的问题,也只有对你真正关心的人才会问,甚至还要催促你抓紧。
是的,这同样是我回到家里面之后再一次深刻体会到的。
“今年多大了?”
“24。”
“某某地方、某家有个姑娘挺不错的,人也勤快……”
你一旦和这些长辈坐在一起,他们就自告奋勇地为你当“找对象军师”。
而你,只能呆呆地坐着,静静地听着,“仍其摆布”。
去年武汉这个城市解除封禁后,有一个词特别被人们所引用。
“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
我想,这就是人心需要疗养的地方。
当你在城市中全心全意打拼,而顾不上个人问题。一旦回到家,父母把你当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来客。他们为你忙前忙后,让你睡到自然醒,私下里为你操心你的终身大事。
或许,可以说是他们的“终身大事”。
因为,你一个人在外,大人不放心呐!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回到家中,往往能睡到自然醒。
当我在外面的时候,陌生的地方,会让我有一种警惕感,神经紧绷。
即使在大学期间,基本上都有一根弦紧绷着。“你要上进、你要努力、你要奋斗、你要……”
对自己提的都是“要求”。
要求是什么呢?
所谓的要求,就是你想做但还没有做到,或者你认为这样做了会发生某种变化,比如变得更有学识、更能赚钱等。
举个例子,大人们常常说,“下次你考上多少分,我就给你买XXX”。
看到了吧,这就是要求。父母其实在要求孩子考上某一目标的分,但是他们不会明着说自己的要求,而是通过给你买XXX这件物什来表明,“如果你没有考上,那你就别想买。”
这样用物质激励有好处,但更多的是一种弊端。孩子在为物质而努力。
换句话说,孩子“为物所役”。
相较于物质的“激励”(或是“引诱”更贴切一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尝到一种目标完成的成就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崇高感。
就拿我自己读书来说,每当我读完一本书,我就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勾勒文中的场景,然后写心得体会。每当我的更文满整百,如300篇,500篇等的时候,我会去吃一顿好吃的犒劳自己。
即使没有多少人看,但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就像情人节要送花,中秋节要吃月饼要望月一样,这些我们都可以说是一种仪式感。
再如,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结婚会让一个人变得成熟呢?或者说一个没有结婚的人,很难成熟。
这是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婚姻这个仪式感,那他不能深刻理解何为责任。即使你在外面混得还不错,回到家在大人眼里也只是个玩手机的大孩子。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在外面见过“世面”,就觉得他们问的这些问题很俗。也不要因为他们翻过来覆过去就是那几个问题,而心烦气躁。
他们没有你的见解高,没有你的学识渊博,没有你走过的地方多。
但你不要陷入“知识的诅咒”里面,因为他们的确没有你的见解高,没有你的学识渊博,没有你走过的地方多。
你知道的,或者你以为很简单的,你以为他们也知道,也觉得简单,但实际上,他们一无所知。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就像昨天我给乡里一个人修监控器一样,他说“你几分钟就搞定了,我啥都不会。”
如果当时我有,“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笨死了。”这样的念头,那我就陷入了“知识的诅咒”里面,而且还自以为是,看不见别人。
说了这么多,最主要的就想表达一个观点,去接受、感恩他们对你的关心。看起来是俗了点,但很暖人心。因为这是你在紧张的工作中没人会关心的问题。
去接受他们为你的付出、关怀,并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为他们做一些你专业领域的事情。
同时,为他们祈祷和祝福:“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