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谷歌掀起的人才革命 | TGO 跃迁

TGO 跃迁,是 TGO 鲲鹏会 2020 年打造的全新观点类专栏,内容以 TGO 全球12大分会开办的创新性、高质量的活动为依托,全方位呈现会员的精彩论道,及其中有洞察、有见地的思辨观点。力求用精炼的文字内容记录对话者的精彩见解,展现一群科技领袖对于事件、热点的思考,记录专属于 TGO 会员们的“百感想法”。

本期「TGO 跃迁」嘉宾:
有赞技术 VP & TGO 鲲鹏会杭州分会会长沈淦;
ONES CTO &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会员冯斌;
腾讯大数据研发总监兼开源联盟主席 &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会员堵俊平;
AfterShip CTO &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会员洪小军;
早安科技后端技术负责人 &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会员杨文;
数位传媒技术总监 &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会员吴泽君;
携程网技术总监 &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会员喻珍祥。

口述 | 沈淦、冯斌、堵俊平、洪小军、杨文、吴泽君、喻珍祥
整理 | Rainie Liu
重新定义公司——硅谷进化

谷歌,一家持续创新的企业。在这家企业的背后,一直都有一群执着于研究其组织逻辑,以求分析企业普遍意义的人。这群人在不断地借“谷”修今,同时期望找到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可被视作基石的组织体系。

在这些研究工作中,有赞技术 VP & TGO 鲲鹏会杭州分会会长沈淦对谷歌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研究拆解。在2月刚刚结束的 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活动中,他对这三大层面进行了逐一分析。分别是:

  • 谷歌真核:拆解谷歌持续创新背后的组织逻辑;

  • 谷歌思辨:细究谷歌组织逻辑与公司进化的千丝万缕联系;

  • 借“谷”修今:寻找谷歌组织对企业的普遍意义。

(以下内容来自于对沈淦分享口述的整理)

大家都对谷歌有一定的了解,谷歌在任何领域,包括产品、技术、未来科技等,都有非常多的输出。

随便拿一个产品出来,放到其他公司都是非常厉害的。我相信,这么多厉害的产品都在一家公司,那么这家公司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从管理学来看,谷歌的组织形态可以称之为组织创新的第四次革命——创意革命。谷歌通过聚集一群聪明的创意精英,营造合适的氛围和支持环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快速感知客户的需求,愉快地创造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在创意革命之前,我们分别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在信息革命中,我们学会了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等等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但是,谷歌则是通过赋能提升效率。因此,我觉得把它说为第四次革命并不为过。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谷歌身上有非常多的优秀标签,在这些标签后面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方向,但是这么多方向,我们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谷歌的人才招聘方面进行分析。

谷歌将人才分为 选、用、育、留四个阶段,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

谷歌将招聘看做是最重要的事,同时会采用非常有个性化的招聘方式——不是让个体决定面试人员是否合适,而是让团队进行集体决策。

除此之外,谷歌招聘时有一个核心关键词汇——“创意精英”。“创意精英”指的不是字面上的厉害,甚至不是某些地方很出色,你就是“创意精英”。“创意精英”是一个系统化的定义,它指的是你能在某处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为公司带来创意。

其次是企业文化,也就是 使命、价值观、处事方法

对于谷歌来说,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使命是一个公司能够长期维持活力的关键名字,因为它和创始人的基因绑得非常紧。

同时,谷歌有一个处事方法非常厉害,他们认为沟通才能产生创意,闭门造车是没有“活路”的。因此,谷歌有一个“淘汰恶棍”的说法。其中,“恶棍”指的是某个与团队格格不入的人,这和他的能力没有关系,但是因为他与团队不融合,所以他就会被淘汰出局。

最后就是赋能,赋能和第三代组织革命有着巨大的差别。第三代组织革命的核心是管控;赋能则分为三个机制——决策机制、绩效机制和激励机制。

通过三个机制赋能员工,让目标同频,成就彼此的“失控”环境。

我们将上述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抽象组合之后,它就变成上图的组织模型——“创意广场”

文化是谷歌的土壤,在土壤之上,我们可以赋能决策、绩效、激励的环境,最后由使命组成塔顶。

具体来说,“创意广场”就是把“创意精英”聚集在一起的使命驱动的、群智涌现的、个体与群体利益高度同频的开放系统。

通过这样的方式,谷歌实现了创意涌现。

但是过多的创新想法出现之后,我觉得也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创新向量。因为创新的想法是十分发散的,大家的互相作用不能趋同,导致最后产生的合力为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用了非常简单、直接的方法——让创新在市场中游泳,快速淘汰或者滋养。

从 2011 年开始,谷歌每年做一次“大扫除”,将一些不符合市场预期的产品淘汰掉;或者把一些成熟的产品变成独立项目。

为什么说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呢?

我们可以利用达尔文进化论的原理进行解释——产品互相竞争,能适应生活者被选择存留下来。

同时,在创新背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创新能符合公司的长期利益?

这就涉及到两个原因,一个是目标管理,另一个是“驱逐恶棍”。

因为谷歌在管理过程中,它一直通过目标管理和“驱逐恶棍”的方式保证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同频。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关于谷歌的管理风格问题。

在“创意广场”的组织模型下,实际的管理风格是创新多样性 + 个人与组织利益同频 + 同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竞争。

或许很多普通公司无法像谷歌一样,愿意做高成本的试错,那么我们该如何借“谷”修今呢?

我认为可以从三点出发:

  • 培养内驱风格一致;

  • 赋能 + 管理进行融合;

  • 文化建设。

最后,少不了的是物质层面的奖励。我们需要在薪资上有明显的倾斜,给团队强烈的信号,告诉大家我们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制度。

这些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就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再进行一些讨论。

硅谷管理哲学与员工自驱力的培养

当然,不仅仅是谷歌,硅谷企业中有大量的经典方法及案例值得归类与总结。同时,需要辩证来看的是,一套体系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生长出适应组织和环境发展的模样。

因此,从“谷歌掀起的人才革命”这一分享延展下来,针对“不同的氛围环境下,技术团队自驱力提升“的话题,TGO 鲲鹏会深圳分会的代表会员们也开展了一场深度研讨,大家畅谈自己的一些思索。

(以下内容来自于 TGO 鲲鹏会会员在研讨中的精彩发言,有删减)

冯斌:

请问硅谷人才密度很高吗?谷歌真的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吗?因为怀叔(沈淦)在分享时提到,他们遇到不合适的员工时,会直接使用“恶棍驱逐”的方式,将不合适的成员请离。

沈淦:

在分享时,我没有很详细的分享这部分的内容,只是做了简单的概括,其实这并不是书上的原话,原话应该是,“创意精英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应该规划出现阶段团队对创意精英的理解是什么,然后把人才模型建立起来。

在我们把人才模型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快速的找到合适的人,不一定是像谷歌那样都是牛人,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有更快速的方式找到更合适的人。

堵俊平: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我也补充一些我的看法,因为我之前也在硅谷工作了一段时间。

关于硅谷人才密度是否有这么高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头部互联网公司,人才密度也不低,大家的背景都很好,尤其是在中国,有很好的学院派教育。

但是在硅谷有很多自驱力很强的人,比如他只是本科学历,如果光看教育背景,你会觉得他不是很厉害,但是你只要和他沟通之后,你会发现他沟通能力很强,技术水平可能也非常不错。

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硅谷公司的管理方式能让大家自驱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其次,因为国内工程师业务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导致他忙到没有时间成长;而在硅谷,如果工程师真正对管理感兴趣,他会真正走上管理这条路,并学习相应的技能。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拥有很强的自驱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拥有很多软技能。

综合来看,就会让大家有种国外人才密度高,或者国外有很多“创意精英”的感觉。

洪小军:

俊平老师(堵俊平),你刚才提到说,硅谷公司的管理方面有独到的地方,它能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成长路径,并提升自身的自驱力。请问您能分享一些如何提升自驱力和更快成长的经验吗?或者如何培养更好的文化和管理方式。

堵俊平:

针对这方面,我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因为我现在也带领着好几个不同的团队,他们的风格也不一样。有一些是我自己亲自“搭建”起来的,都是我“精心挑选”之后进入团队的,按照我的价值观,或者按照我的思路构建出来的团队;另一些是我接手的新团队,新团队里的成员可能自身的技术背景是不错的,他的技术功底非常扎实,但是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人确实存在自驱力不足的情况,这该怎么办呢?

在协作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之前的协作方式是靠团队 Leader 把一件事从顶层上进行拆解,拆解到每个人之后,就只剩下很细节的内容了,基本上只剩下执行层面的事情。因此,为了提高团队成员自驱力,我做了几件事情:

第一,我不希望像原来的 Leader 那样进行细密度的任务拆解。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 由于过于细密的任务拆解,导致团队成员出现“巨婴”心态。 虽然他能把具体的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他始终不知道自驱力是什么样的。

因此,在后续的工作安排中,我会按照项目进行划分,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小团体,比如 2-3 个人做一个小项目,或者 3-4 个人做一个小项目,让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孵化出所谓的 Leader。当然,这个 Leader 不一定是圈子里最牛的人,他可能是小圈子里最具热情、激情的人,让他发挥自己的效能把项目做起来。

第二,做一些好的指导。当他们自己在推动项目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彷徨和挫折。这时,我会以一个鼓励者的身份介入,而不是一个指导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做的是倾听。

只有当项目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才会站出来,但是也不是直接告诉他们问题在哪,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想,找到路径推动的方向。

洪小军: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之前我看过一本书叫《失控》,书中也提到了这个观念,就是说想让他们有成长的空间,想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那么需要有一定的失控,在“可控中的失控”下进行培养,所以我很认同这个方式。

堵俊平:

有时,可能我也没有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但是他们自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不努力驱动项目前进,可能他就会找不到方向;但是相反,如果我们帮他们把姿势都摆好了,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这件事太简单了,这反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成长。

杨文: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点疑惑想问堵老师。

如果我们想要做到不仅让小团队具备自驱力,而是想让大团队、公司大多数人都具备自驱力,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请问堵老师有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堵俊平: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相信大家在工作中也遇到过一些工程师,或者团队,他们本身是有目标、有理想的,只是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他们的理想、热情和激情被打磨掉了。这时,我们该如何激活他们的热情呢?

或许在腾讯工作过的人会觉得“激活”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如果在腾讯需要被激活的人员,那么他们的绩效已经到达了一星的程度,也就是快要把他赶走的程度了。

但是我更愿意用激活这个词,因为我相信很多时候大家还是有理想,或者自驱力的,只是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被打磨掉了。

这时,其实对于管理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 你需要识别出可激励的人,以及找到相应的激励方法。

在我看来,特别年轻的工程师,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工程师非常容易被激励的。因为他们刚刚离开校园,还带着学生的热情。

另外,工作 3-5 年的工程师,或者拥有 3-5 年工作经验的人也是比较容易激励的,因为他离开校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同时他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所以激励起来也比较简单。

比较难以激励的是,工作 5 年以上,甚至工作 7 年以上的老员工。因为这些老员工会有更多的理由“懈怠”,所以对于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员工,想要推动他,可能需要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想要激励别人,一定要制定一个清晰的计划。 比如,当他达到最高目标时,他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或者在群里中获得什么样的认同感。这种形式的嘉奖,对于自驱力的鼓励是非常大的。

最后,可能就是给他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原先接手的一个团队里,他们做的项目是相对普通的项目,和腾讯内部其他项目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我接手之后发现,这个项目是有潜力推到开源社区,甚至推到国外基金会里的。

于是,我就开始让他们做一些新鲜、有意思的事情。这时,有些人会因为进入到一个新领域后,重新燃起求知欲,重新变得主动。

因为他会突然觉得自己来到一个开放的领域,原本的技术只是在公司内容发展,现在来到了一个全新开放的领域,那么我的竞争对手,或者说我的产品技术前景非常广阔时,他可能就会找到一些新的方向。

对于团队 Leader 来说,激励团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欧美大公司里,大家对于 Leader 考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有没有激励团队的能力。

沈淦:

刚才堵老师说了非常多有启发性的建议,这里我再做一个补充。就是谷歌里探讨很多团队都在用一种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它形象化的描述出来呢?

这时,你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把团队里好的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他所有的工作场景、工作目的,让大家都看到。其实这主要是为了激励其他人,而不是为了奖励这个人。

吴泽君:

顺着怀叔(沈淦)的话,我也分享两点:

第一,我们会在组织里做一些让人有成就感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可能都是事成就人,如果因为事情做得好的话,本身也会有相应的一些成长。

第二,我们会建立相应的公司文化,带领大家不断的成长。

喻珍祥:

目前,我在携程也是做一个基层管理,带着 60 多个人。

过去,我在带基层团队时,只要这个人有自驱力,不管他的背景怎么样,无论是大专、本科,甚至是白纸都行,只要他愿意做,我们都可以带得非常好。当时,我们做得最好的是,一个刚毕业 3 个月的学生,在经过培训之后,他可以到一线做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现在,带领的团队越来越大之后,我们再把这个模式运用起来就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让一些年龄比较大的精英形成一套培训方法,他们怎么都做不到,还是觉得按照原来的教育方法进行说教会比较好。

作为管理层,我们该如何让他们接受新创意,然后通过自驱力改变自己的方式呢?

沈淦:

我觉得解决办法算不上,可以分享一些自己之前的工作方式。

你说的这些坑,我以前也遇到过。刚开始我总想说,我们以前都是“一代代往下传”;但是到最后发现,就要靠运气了。

后来,我想通了,因为人本身就是具有多样性的,虽然我们能用过去的方式把团队带得很好,但是也不见得是唯一的解法。

现在我们想的是,通过一些工具和课程进行培训。这样无论你工作有多忙,回家都有办法学习。

具体要怎么做,关键还是需要时间打磨。因为我们不是专业做培训的,所以具体使用什么方法还是根据每个公司的情况进行决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