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哲学】牌如人生:从牌局中学到的人生课程

算下来打扑克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虽是业余爱好,但一直在努力追求职业的水平。

扑克的魅力有很多:高额奖金、冠军名誉、智力竞技等等。

但打牌的时间越久,我越发现,游戏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或许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从菜鸟到一名盈利玩家,我从扑克中观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

1. 先尊重规律,再接受概率。

在牌桌上,最常见的输家,就是不按牌理打牌的人。

牌理,就是游戏自身所蕴含的底层规律:数学、逻辑。

举个例子,我们玩个抛硬币的游戏,每猜一次你先花1块钱,抛出正面,我给你1.5元,抛出反面就什么都没有,你玩吗?

乍一看,输赔1块,赢得1.5块,好像挺划算?

细想下,其实这个规则并不公平,抛出正面的概率是50%,就是平均两次你能赢一次,赢的一次你得到1.5元,但你抛两次要花2块,每玩两次你都赔0.5元,所以平均每抛一次你都输0.25元,这在数学上就叫负期望值( -EV)。

所有和赌场对抗的游戏(百家乐、老虎机等等),从数学角度都是“玩家-EV”的机制:

短期概率你也许能赢,长期规律你一定会输。

扑克是“抛硬币”游戏的复杂版,不同的是,扑克是玩家之间的对抗,不存在谁对谁有“规则”上的优势。

但每天在牌桌上,依然有人做着“赔钱”的决策:他们并不想学习规律,认为“算数太麻烦”、“扑克就是靠运气”,然后草率的把筹码推进牌桌。

然而规律是冷酷无情的,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被那些尊重并运用规律的玩家,赢走所有筹码。

扑克的本质是数学,如果你想征服这个游戏,就必须先学习知识,掌握游戏的规律。

生活、工作中做事情不也一样?

有句老话:尽人事以听天命。

事先学习,充分准备,是我们做事提高胜算的先决条件。

不提前做足功课,对结果抱有幻想,只想坐等好事发生,这反而是真正的“赌博”。

我曾经因为跟风投资股票,损失一笔资金,反观这次教训,我从没研究过股票,却幻想靠“概率”赚钱,这恰恰是一种赌博的行为,如果这笔资金,投入到我付出时间学习的扑克中,会为我带来更确定的收益。

所以赌博是“态度”,而非“形式”。

尊重、学习、运用规律,结果交给概率决定,这是我从打牌中学到的第一条道理。

2. 放弃是成功的一部分。

扑克中最大的失败,是感到被自己打败,这种失败很多时候,体现在不懂得放弃上。

在扑克游戏中,你必须学会放弃的艺术:

1)学会放弃手中的强牌,把资源投入最强优势。

有时,你的手牌可能真的很强,也许是顺子、同花甚至葫芦,但种种迹象表明,你的对手可能拿到了真正的坚果牌(最大牌型),而你,只是second nuts(第二好牌),你有一丝察觉,却不甘心弃牌,毕竟你的牌很强,当你跟注后,对方亮出了击败你的牌型,你'如愿以偿'被自己的执念打败了。

每当人生中出现岔路,该如何选择?做某件事时,该把资源投向哪里?

记得我的前老板曾在思考很久后,把公司第二大“金牛”业务砍掉,集中资源发展新业务,一年之后公司营收翻了一番。

你应该在最有优势的领域全力以赴,你的第二好牌有时会耗费你过多的能量。

重新评估,适时放下。

最糟糕的事,莫过于你拿着第二好牌而不肯放弃。

2)学会放弃桌上的筹码,止损就是盈利。

在牌桌上,你必须建立这种意识:已经投入牌桌的筹码,就不属于你了。

每一圈下注都应该重新评估:赔率(投资回报)是否合适?牌力是否够强?

而输家常常心想:“我已经投入了这么多,不管代价大小,一定要看到最后一张牌”。

抱有这种想法打牌,往往会在前一轮错误的下注后,继续犯错,最终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些不必要的损失,累积起来,将会是很大一笔金额,这决定着你能否成为真正的赢家。

这就是“沉没成本”的陷阱: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时,不仅考虑这件事对现在或未来是否有益,还喜欢看过去是不是已经有所投入,比如时间、金钱、精力。

恋爱:明明不合适,却不舍得分手,因为之前投入了太多,互相已经“习惯”了。

工作:学了四年的金融,平时却喜欢写作,想做编剧,难道大学白浪费四年吗?

生活:到餐厅吃饭排队,等了30分钟还没座位,但旁边有一家好像有座位了,心里想“反正等了半天了,不能白等啊,接着等吧”。

决策中本不应该过份考虑已经发生的成本,但人常常不足够理智,容易眷恋过往的错误投入。

而这种无法放弃的行为,源自一种“厌恶损失”的心里特征:

损失带来的痛苦感,远大于同等收益带来的满足感。

比如,在牌桌上输100元所带来的不愉快感,要比赢100元的所带来的愉快感更强烈。

明白这些,丰富认知,每当我们再遇到难以决策的局面时,理性的声音将更加清晰:

放弃就是止损,止损也是一种赢。

3. 对真相保持敬畏,在不完整的世界中乐观前行。

妄图知道对手每一次底牌,就要付出严重的代价。

扑克是一场不完整信息的博弈,对手下注,你弃牌,对手面无表情的把牌扔进了牌堆。他比你真的比你大吗?是不是在bluff(诈唬)?还是他真有强牌,想从你身上赢得更多,而你刚做了一次正确的弃牌?

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真相,如果你希望知道对手的牌,就要付出筹码的代价。

人生也是一场不完整信息的“游戏”,我们常常不能知晓事实的全貌,也很难了解一个人的全部历史,我们看到的经常是我们“有限选择”内看到的世界。

英剧《黑镜》里有一集叫《你的全部历史》,片中的高科技年代,每个人体内都有像摄像机似的记忆体,男主在偶然一次猜疑中,通过老婆的记忆体,追查到了一次出轨历史,直到最后妻离子散,和谐的家庭彻底破裂,最后一个人痛苦的把记忆全部清除。

结局有些悲剧,但或许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

每个人的世界本来都是不完整信息构成的,人脑的遗忘功能,会帮我们扔掉很多包袱。

即便你了解了真相的全部,不一定会更快乐,在残酷事实面前,你是选择乐观的面对未来,还是消极的苟且余生,这也是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试图了解全部真相,就要准备好迎接生活挥舞过来的拳头。

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4. 过程大于结果,正确的决定,也可能得到失败的结局。

因为“概率”(运气)存在的原因,有时一把牌,你会在一系列正确的下注决定后,遭遇badbeat(爆冷门,绝对领先时发出了让对手转败为胜的牌)而被击败,这是扑克的一部分,哪怕98%会赢,最后一张牌没发出之前,逆转依然有可能,这就是游戏中的“波动”。

职业选手从来不会因一把牌的输赢而高兴或愤恨,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之前的下注决定长期看是否“+EV”,因为一局的输赢由概率而定,而长期输赢,符合“规律”才行。

工作中把心态放平和,不能过分看重“绩效”、“目标”,全身心的投入过程中,结果自然不会差,即便遭遇了“badbeat”,最多只会有“遗憾感”,而不会产生严重的懊恼、后悔之情。

只要你尽力了,有一个严肃认真的过程,就会收获不后悔的结果。

5. 个人胜利先于公开胜利,天才表现的背后是艰苦卓越的练习。

新手喜欢在牌桌上学习打牌,而高手则是在家里学习扑克。

电影《决胜21点》,讲了几个数学天才大闹拉斯维加斯的故事,而在他们真正去赌城赢钱之前,做了长时间的算牌练习与配合准备。

高手真实的胜利并不可见。

当你和高手打牌时,可能会惊叹于他精准的读牌,好像你把手牌亮开了和他打一样。而在关键时刻,高手又常常凭借直觉,做出不可思议的弃牌或跟注。

高手的直觉,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而不同质量的练习,产生不同质量的直觉。(新手通常依靠的是“感觉”而非“直觉”)

顶级牌手,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最高级的心里结构(心里表征),经过长期大量的牌局推理、计算等练习,大脑中相关的灰质区域就会增厚,在遇到复杂决策时,这种结构将瞬间发挥作用,表现为“直觉”,而这种直觉会无限接近“逻辑”。

这些公开展现出天赋才华的顶级牌手,通常私下已经花很多年打磨技能。

心理学领域,已经有较为一致的观点:大脑是可以后天改变和适应的,人类一出生,大脑中并没有“象棋基因”、“钢琴基因”、“口才基因”、“扑克基因”等等。。。

在某一特定领域,天才表现的背后,是针对该领域的艰苦卓越的练习,而大脑最终会形成适应该特定领域的生理构造。

虽然“天赋”最初始于幼年训练的“早期优势”,但成年后,我们的大脑依然有无限潜力。

不论你希望学习什么技能,哪怕是你觉得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你都应该相信:通过“练习”,一定能达成某一成就。

对了,最开始,我也认为自己没什么“扑克天赋”。

6. 微小优势聚集起来,决定长期的输赢,习惯亦是如此。

扑克是通过在边缘情况下,比对少犯错误从而长期获得盈利的游戏。

长期看,你并不能因为那些你抓到AA(翻牌前最大牌),对手抓到了KK(第二大),然后在翻牌前打光筹码的牌局中赢钱(这时AA的胜率约为80%),因为这种AA对上KK的牌局,你和对手遇到的频率长期都是一样的。

(多讲一点:假如你拿到KK,识别出对手一定是AA,你机敏的弃掉了KK,从而打破了这种AA对KK翻牌前一定打光筹码的“平衡”,这时,你在AA对KK的牌局中才有真正的盈利,你赢了“策略钱”。但这种情况是极端的,职业牌手也很难在翻牌前弃掉KK)

真正影响输赢的,可能是那些大量被你忽略的小底池,小输赢。

这些牌局中,一局可能只损失两三个盲注(最小下注),比如你经常喜欢用55、66这种小对子,溜入然后跟注一个对手的加注,如果在翻牌的三张牌里不中三条(再击中一张5或6,牌型较大通常能赢到最后),就弃牌给对手的持续下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Leak(漏洞)。长期如此,你就会因为这个“习惯”而损失大量资金。

习惯,就像那些微小的优势或者劣势,时间久了,一定会显现出对你人生的或好或坏的影响。

坏习惯就像打牌中的Leak,暗中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爱抽烟的人,以后得肺癌的几率就比常人高。

经常酒后驾车,次数多了一定会出事。

聚会喜欢迟到,正式场合时就可能会耽误重要的事情。

容易丢三落四,重要会议就可能犯下低级的错误。

习惯说谎话,时间久了朋友都会远离而去。

。。。。

这些“-EV”的习惯,可能做一次、两次都无伤大碍,99%的时候都不会发生什么。

但是,99%相乘10次=90.4%,相乘50次=60.5%,等发生100次以后,一次都不出事的概率只有:36.6%

而那一次,可能就会有严重的后果。

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旦感觉到了,他已经牢不可摧。—塞缪尔·约翰逊

7,牌如人生。

我是个内心很有激情的人,有时比较散漫自由,而扑克是一位严肃无声的老师,打扑克几年中,我变得更加沉着冷静,更有耐心,也更加自律。

我学会了坦然放弃,也对投资有了新的理解。

我的心态更加平和,每当生活、工作中遭遇了不顺心的事情,我不会轻易恼怒。

我知道,这正是人生的扑克游戏,我会对自己说:

That’s poker, that’s life.

以上便是我从打扑克中学到的人生课程。

(0)

相关推荐

  • 干工程的还不会打麻将?马上学!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403篇原创文章/ 1 江苏那边打牌叫做"掼蛋",一般是四个人打,对面跟自己是一方,左边和右边是一方,四个人两个阵营,具体的玩法我倒是不太了解,没打过. 湖南这边 ...

  • 144张麻将牌,涵括了老庄孔孟、诸子百家,你玩的都是文化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麻将娱乐.尤其在近些年,随着汉文化的传播,麻将牌已经开始走向了全世界.麻将牌的由来,或者是谁发明创造的,众说纷纭.本人却觉得麻将牌是在中国几千年沉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经由劳动人民长期 ...

  • 大观园 ‖ 司马戊:人生的牌局(短篇小说)

    一般这个点,这条路上就没几个人行走了.毕竟这条小路连路灯都没有,何况还是这个有些小雨的冬夜.大黄从牌桌子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是转钟一点.他没带伞,只得蜷缩着身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着.寒风中,他忍不住叹 ...

  • 人生的牌局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次牌局,从出生就像抓好的牌,有人抓到好牌,打起来轻松点.有的人抓到的牌比较差,难打点.打不打的好不是绝知,而是要躬行. 好牌打烂很容易,烂牌打好真的不容易.成长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 ...

  • 打好人生这副牌,决定权在自己手上

    昨天说董卿缺席春晚而遗憾,今天就看到好友发到群里的一篇文章,才发现全民都在呼唤董卿回归春晚,原来,董卿是全国人民的"心头爱"啊. 那篇文章里讲述了董卿的成长经历,是"虎爸 ...

  • 《红楼梦》:他原本一手好牌,却满盘皆输,甚至输了整个人生

    作者:龙少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些话虽说是贾府盛传的秘闻,但被焦大当众说出 ...

  • 人生如牌​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144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人生如牌 文/陈建伟 人生就像一副扑克牌 五十四张 排列组合成花样 黑红梅方 对决在沙场 大王小王 底牌适时亮相 一手好牌 一路顺风 也会打得杂 ...

  • 马家辉:人生的牌无论是好是坏,又有谁逃得了虚无终局?

    作者|廖伟棠 "少年子弟江湖老",<龙头凤尾>的血气方刚,进入<鸳鸯六七四>的中年困境,是其时也--既是江湖定数,也是作者马家辉挽迎时代的投射.后者风格沉郁 ...

  • 心理学:四张牌你选哪张,测出你往后人生还有什么大运要降临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只有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处于健康的状态才 ...

  • 【摩西哲学】交易奇才六年全职交易人生,看一个成功的交易者身上的长处和短处

    姓名和年龄或有个别隐私地方,已经被我在这里做了隐藏.一家媒体对我的采访,全文刊发如下: 民间投资高手访谈录 交易奇才**(备注,其实我是庸才!)(过分的谦虚,显得有些虚伪.大多数中国人的特征.也属于不 ...

  • 他是宠儿,也是弃儿,他曾被捧为“上帝”,一副好牌却打成了烂局

    上周末,利物浦传奇队与拜仁传奇队进行一场友谊赛,许多熟悉的身影重回绿茵场,泽·罗伯托.哈维·阿隆索.杰拉德.麦克马纳曼-- 最唏嘘的,莫过于那个还能进球的红军"上帝",尽管已经大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