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郭峪古城
郭峪古城(村)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蜂窝古堡群。城内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被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享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
郭峪古城(村)地处太行山麓,是一座城堡式村落,为郭氏家族始建于唐初,并以家族姓氏称之。古村落兴盛于明末,泯然于雍正、乾隆年间。明时郭峪为里,清朝称镇。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编村制,改称为村。
据碑刻载,郭峪村在明崇祯五年(1632年)数次被流寇蹂躏,乡人死伤惨重。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了御敌,由村绅集资并历时十个月建成郭峪城。城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城堞450个。共有三门,东门为正门名景阳门,西门为永安门,北门为拱辰门,南边排水,上下两道水门。郭峪城建有敌楼10座、窝铺18个,转角有木亭,为辅助城墙又增建窑洞,便于驻守。窑分三层,共有627.5眼,密密麻麻,酷似蜂窝,所以郭峪城又被称为“蜂窝城”。
郭峪古城(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古建面积达18万平方米,现保存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被古建专家誉为中国古建筑的集聚地。其中位于城内中央的“豫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共七层。“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楼与城为同体结构,城为蜂窝城,楼为蜂窝把,结构得体。楼建于明崇祯十三年,登顶可瞭望方圆数十里,上设炮台,亦为军事防御建筑,其内有砖拱地道直通城外。
郭峪古城(村)于明清两代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共走出了18位举人和15位进士,据载“官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不绝于时”。加之商贸发达,民居修建成一时之盛。目前仍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宅居40院、1100余间。宅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院落门楼多呈高挑牌标式,斗拱层叠,样式华丽,院落之间多数还可以相通,各种砖雕、木雕、影壁、匾额、对联、碑刻等满布其中。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为郭峪亲笔题词:“中国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