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类方应用体会(之一)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方子在组成上相差不大,我们叫暂称为泻心汤类方。这个类方在临床上应用的是非常广泛的,以此为例,我讲一下对经方临床应用的个人体会。

但在此之前我想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对经方的理解,经方的辨证,也许和平时理解的辨证有些区别,我有一些个人的体会。我们平时所说的在辨证,是在利用四诊资料后,确定的治疗疾病的原则,即最后落足到“原则”和“方法”上,而经方的辨证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还应该辨到方证、药证、量证,摄证。关于经方的六经辨证,胡希恕先生提到六经来自八纲,这句话很值得思考,也有一句话,我也是很关注的,说六经本可废,是否是这样呢,很值得思考,所以我在临床上就实践,是否用八纲可以解读许多问题,或是八纲的基础上是否有别的辨证方法作为补充;我通过观察分析,在《伤寒论》中除了六经辨证还有气血津液辨证,在这我有我个人特色的认识,我将其总结为十二个字:“辨八纲、精方证、明因果、分轻重”,简单的解读一下:

1.辨八纲:既然六经辨证是经方的辨证方法,六经又来自八纲,那我们就用辨八纲的辨证方法来分析一下,看看是否可以。

2..精方证: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辨方证,要学会两步走,我们不仅要辨证还要辨到方证;

3.明因果:就像张仲景先师提出的三个境界,其中第二条说“见病知源”,就是说病人来了我们不但要知道这是什么病,如何治疗,还应该知道病是如何来的,每一个病并不会无缘无故的来,每一种症状都有其演变的过程,每一个疾病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要做到“见病知源”的程度。

4.分轻重:就像一些专家也提到,一个证有寒有热,那么热有几分?寒有几分?一个证有虚有实,那么虚有几分?实有几分?一个证有表有里,那么表占几分?里占几分?分别是多大的比例?还有在药物的用量上,用多少也是很有讲究的。

我们言归正题,半夏泻心汤应该算是千古名方了,在当今让一些名家拿出几个方子,那半夏泻心方算是前五名之内的,为什么很推崇这个方子呢,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半夏泻心汤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半夏泻心汤在中医方面的功用是:平调寒热,散结除痞。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证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利,苔腻微黄。在现在临床上它是治疗胃炎的专方。为什么说它是治疗胃炎的专方就会如此重要如此有名呢?那我们看一看下面的数据就可知其中的缘由:①现代报道半夏泻心汤在治疗胃炎病方面有效率达为90%以上;②就国人而言,中国人胃炎的发病率为85%,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就可能有8个多人患有胃炎;③经过胃病普查,慢性胃炎不但是一个常见病,而且还有癌变的可能;所以说胃炎作为一个常见病、多发病,而半夏泻心汤对于治疗胃炎又是一个这么有效的方子,不言而知半夏泻心汤就是很重要的方子。学好用这几个方子,对于年轻的中医在周边打开局面很有帮助,因为年轻的医生病人少啊,实践的机会少,就不容易提高,但准确的使用常用方,解决常见病,很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但是这方子不是新方,而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方子,而用于临床治疗时效果也很好的,而这么有用的方子在当今临床上却应用的很少呢,是古方不能治今病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我和一些专家们交流,有人提到:现在抄方子的人很多,像一名学生跟着老师学四个方子,学了三年,却什么都没有学会,这些方子在老师手里就如行云流水,疗效非凡,在学生手里疗效却大大打折扣,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把这个方子消化掉,缺少了一种能力就是把老师的方子变成自己的方子,方子深层次的东西没学到,只是看到了外在现象却没发现内在本质,没用详细的了解掌握一个方子应用的临床指证,所以即使是很有效很实用的方子,但是自己却没有发现,自己看不见这个方子应用的指证,也就想不出用,没有把这些好方子变成自己的方子,就是这样,本来很有效的方子,在临床应用的就很少。

那么,怎样才能深人的了解一个方子的,如何才能将一个方子应用于临床,充分的消化吸收呢,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呢,这是很值得思考和深入的探索的问题,希望通过今天我给大家的讲解,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路。

我首先将自己对经方临床应用的体会及具体思路,以实际的病例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一下:

患者,女,67岁,2012年9月份首诊,烧心,反酸,胃脘不适半年,自3月份开始发现每到下午3点之后就不能吃任何东西,不能喝一口水,只要饮一口水,否则就会夜间出现烧心严重,甚至导致彻夜难眠。翌日出现晨起至上午10点即腹泻4次,因而求诊。

我用了生姜泻心汤合乌贝散,开了三付,患者吃了半付,就说半年以来持续的症状消失了,再服另外半付方巩固,一共也就吃了一付药,至今也没有再复发;也就在一周之内,那位患者的家人同样出现上述相似症状,她就吃了家中剩下两付药当中的另外一付,结果也好了。在一个月之内,这位患者的另外一位亲属,同样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开了两付半夏泻心汤,胃脘不适等症状也解除了。

从这一家人的几个病例中给了我不小的震动,抛去医疗水平的关系,像这样持续半年的病,不管是用中药治疗还是用其他任何方法治疗,都取得很好的疗效,并不足为奇。但是,只通过那么1~2付药就全部缓解症状,并且疗效持续的那么久,是令我比较惊奇的!并且,这些方剂的疗效不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可重复性的考验。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原来持续时间这么久的疾病,原来确实是可以通过服用准确的方剂在1~2付就可以达到愈病的效果。

这也很值得思考啊,这种治疗方法以及应用的药物就很值的研究,很值得思考的,很需要我们总结!那名医名方多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方子如何应用,这个方子应用的指征是什么,分寸是什么,应用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是什么,怎样应用一个方子才能使这个方子达到治病的效果,其实经方有很大的可重复性,在临床上要应用一个方子,要使这个方子达到最大的疗效,我们就要非常明确地,非常具体地弄明白这个方子应用的指证是什么,这样才有重复性,那老师治病能想到的自己也可以想到,老师用这个方子能达到的效果自己也可以达到。

慢性胃炎是什么,他的基本的症状我们应该很清楚,我们应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胃炎,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子呢?那我们需要关注一下半夏泻心汤的由来,张仲景先师为什么创立了这个方子,他的思路是什么,应用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们在临床上在何种情况下才能应用这个方子;如果先师应用这个方子时是想的脏腑辨证,而我们应用的却是以卫气营血辨证,那我们的方向就走偏了,把握的指证不一样,那在治疗效果上就没有保障了,我们既然要了解这个方子,就要从源头上认识一下。


作者介绍: 陈建国,副主任医师,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武警部队中医经方临床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

#中医##健康#

#经方##慢性胃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