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为什么会被抄家?贾宝玉和甄宝玉究竟是什么关系?

从盛极必衰的角度来说,贾府会被抄家,简直是早晚的事情。

其实很早之前的“抄检大观园”,就是贾府抄家的一次预演。

而与贾府交好的甄家的被抄,也早已预示了贾府被抄的必然性。

这两种揭示,其实早已将贾府被抄家的原因说的一清二楚。

第一,贾府与甄家交好。甄家被抄,贾家难以幸免。

1.贾府与甄家亲好,又是世交,两家来往极为频繁。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说:

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便在下也和他家来往非止一日了。”

两家不仅交好,而且里面的“宝玉”也一样。冷子兴在说到甄宝玉的时候说:

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戌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蒙侧批: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

从脂砚斋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甄宝玉就是贾宝玉的缩影,两个人根本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故而,两家不仅是世交,其实发生的故事也是极为相似的。就好像一个人照镜子一样,其实镜子里的那个,也还是你。所以《红楼梦》里五十六回,贾宝玉和甄宝玉在梦中相见,两人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当贾宝玉醒来之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影子。

袭人笑道:“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

这就可见,甄宝玉和贾宝玉根本是一回事。

第十八回,贾元春回家省亲的时候,点了四出戏,其中有一出就是《仙缘》。而脂砚斋在后面的批语是:【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邯郸梦》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邯郸梦》讲的是穷困潦倒的卢生在旅店遇到吕洞宾后,吕洞宾赠他一个枕头,然后他睡了一会儿,梦到自己做了宰相,娇妻美妾。正在梦做得好的时候醒来,发现店家的黄粱还没有煮熟。

就《红楼梦》此处来说,甄宝玉可能就是贾宝玉的“吕洞宾”,是来告诉他:你的一切经历不过是黄粱一梦。是因为我给了你这个“枕头”(宝玉),你才会有这样的梦的。

这就很符合作者的设定了,即贾宝玉根本是甄宝玉(作者)根据自身经历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而所有的真相其实都在“甄宝玉”身上。

所以,在《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中,脂砚斋通过批语点出了这一点。

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围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庚辰双行夹批:好,一提甄家。盖真事将显,假事将尽。】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粤海将军邬家一架玻璃的还罢了。”

看官到了这里应该惊醒了!什么是“真事将显,假事将尽”?什么是“满床笏”?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红楼梦》开头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么?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这个绝非偶然。而且大家再思忖“甄士隐”之名,岂不觉得作者就是借此隐去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吗?况且清代文字狱如此酷烈,倘若直接将作者名字标出,作者能不遇害?所以,小编认为,曹雪芹有可能也是一个笔名。不过小编并不认可什么明亡之类的寄托,那是阴谋家的事儿。

这些按下不表。我们再回到文本,说贾府和甄家的关系。贾府几次收到甄家的东西。

第七回中,甄家送给贾府东西。

至掌灯时分,凤姐已卸了妆,来见王夫人回话:“今儿甄家送了来的东西,我已收了。咱们送他的,趁着他家有年下进鲜的船回去,一并都交给他们带了去罢?”王夫人点头。凤姐又道:“临安伯老太太生日的礼已经打点了,派谁送去呢?”

第十六回中,作者借着赵嬷嬷之口说出甄府接驾盛况。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其实,此刻的甄家就是贾家。因为元春刚刚封妃,省亲就在眼前。

而脂砚斋提醒读者注意,也是为这一点。

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缦 的使费."......”

为什么偏偏贾府置办省亲行头的钱偏偏甄家收着?我们可以理解为,甄家和贾家关系很好。也可以理解为,甄家其实就是贾家。其实作者这样写,本来就有双关之意。

综上,无论是贾敬宾天,还是贾母过寿,甄家的人都几次打发人过来请安并且送东西,这就可见,两家关系真的是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2.贾家接收了甄家被抄家时候藏起来的的东西。

七十四回的时候,抄检大观园,甄家被抄的消息通过探春的嘴说了出来。

探春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庚辰双行夹批:奇极!此曰甄家事。】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就可见贾家被抄,定然也与内部的溃烂有关。荣国府两家子都因为争夺掌家权抄了自个人的家,那再因此做出更加偏激的事情,似乎也并非没有可能。

与甄家交好这一条还不算,必然还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做出来的。

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结合贾珍平日里的为人做派,这种私藏赃物的事情,他绝对干得出来。而且既然《红楼梦》提到了这一事情,想必绝非闲笔,早晚会因为这个事情被连累的。

第二,贾家有人做了不法之事,而且其罪不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引发官场震动。

就贾府来说,贾珍和贾赦为非作歹,贪财好色,五毒俱全,这也不必论了。

贾珍不仅奸淫儿媳妇,还在父孝期间,与儿子共同享用“二尤”,形成“聚麀之乱”,还妄自收受甄家抄家藏起来的物品。其无法无天,已经让人忍无可忍。

贾赦为了得到石呆子的扇子搞得人家家破人亡,为了得到贾母的财产非要贾母的丫鬟鸳鸯,索要不成居然唆使邢夫人向王夫人发难,抄检大观园。后期故意讲笑话说贾母偏心,送给贾母吃的东西黑乎乎看不清是什么。可见他对贾母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

这两个人做的事情,其实早已是人神共愤。他们得到这样的结局也不意外。可见天理循环。

王熙凤,贪图财物,收受贿赂,逼得一对有情人自杀;通过鸳鸯将贾母的东西拿出去放贷,并且将贾府大大小小人物的例银拿出去放贷;为了整治尤二姐,暗中派人杀张华灭口(后来手下实在不忍,故将其放了)......

薛家的话,薛蟠打死了冯渊,亏得贾雨村才得以脱身。然后贾雨村为了不让门子显出他当初的窘相,将门子远远打发了充军。那门子未尝不会找机会报复......

史家虽然涉笔最少,但从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叔叔婶婶待她不好来看,史家原本的日子可能也不怎么样。倘若日子很好仍旧将湘云当作丫鬟来看待,就可见其叔叔婶婶有多酷烈薄情了。人品如此,自然也干不出什么好事。

这可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前面造下这么多孽,后面必然要偿还的。所以癞头和尚在用通灵宝玉给贾宝玉治病的时候说: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第三,皇帝对于四大家族一直都很忌惮,早有除之后快之意。

其实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连帮结派已非一日,尤其是这几家每家金字塔顶端的人物都是恶贯满盈。

要知道贾家和薛家的结姻,那可是官商勾结。如果再加上王子腾,他可是升到了九省都检点的举足轻重的人物,手握军权。如果这四大家族意图谋反,再加上睡在身边的贾元春,皇帝老儿恐怕早就死翘翘了。

以上事端,随便有一样当作导火索,再加上做皇帝的人本来就疑心很重,担心皇权被孤立,受到威胁,自然找到机会就会将其连根拔起。

从元春之死,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踪迹。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点了四出戏,脂批指出:

第一出《豪宴》;【己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己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一捧雪》是明末戏曲家李玉写的戏曲,写的是有个叫莫怀古的人因为有一个稀世珍宝——名为“一捧雪”的玉杯,为奸相严嵩惦记,故而前来索取,然莫怀古因先人遗物,不肯相赠,导致家破人亡,自身流落在外的故事。这与《红楼梦》中贾赦强抢石呆子的古扇故事如出一辙。可见,贾家之败,由贾赦而起,此乃导火索也。“假赦”即意罪不可赦。

《长生殿》是清初作家洪昇写的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故事中,杨玉环死于军队哗变。而起因乃是由于杨国忠,陈玄礼等人要杀杨贵妃的原因也是由于杨国忠。结合这点,元春肯定死于军队哗变,而且死法和杨贵妃一样,乃是被白练缢死。故而《红楼梦曲》中关于元春的曲词是: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就可见,元春死于蓄意谋杀,而当事人此前完全不知情。所以在梦里向爹娘寻告,要爹娘早日退步抽身。

同样,在元春的判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元春之死乃是遇到了强劲的对手。绝非高鹗续写的病死那么简单。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综上,笔者推测,最后的贾府很有可能陷入了皇权争斗之中,押宝押错了,最终导致全军覆灭。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无辜的就是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儿们了。她们的青春美貌与才情,都陪葬在了贾府(假府)营造的这一切“幻象”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