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日二国实力比较,差距到底有多大?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英雄儿女各千秋。——陆游
中国能有如今这样的成就,和那些抗战英雄们的努力一定是分不开关系的。现在我们通过影视作品回忆起那段灰暗岁月的时候,都会感慨英雄们,他们俨然成为我们敬仰的目标。不过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那个时代中方和日方的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能够获胜,有部分是凭借着国际友人的支持。
就拿1937年来说,1937年对中国人来说一定是转折的重要年份。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全世界的侧目,几十万人惨死的事实,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而那些电视剧中对现状的描述,多少掺杂了美化成分,现实中的残忍可以说是无法想象。我们必须要清楚,中国军队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一定经历了很多的故事。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
影视剧中美化的地方,都建立在战士们挥热泪洒热血的基础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新中国的崛起做铺垫了。而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则得到了全世界的赞扬,因为这场战争代表中国全面反抗战争的开始,或将意味着中国进入重要的转折期。
但只有内部人才知道,当时中国人手中的装备,和日本人相比实在差了太多。也许我们在总人数上能够占据一定优势,但在绝对的枪械实力面前,人数多只能起到“肉堵”的作用。
时局混乱,百姓们很是支持中战士们为国奋斗,但他们只能做到粮食补给和精神支持。根据影视作品中的内容,百姓们会把家里的铁锹等东西送到工厂,工厂一番改造后,再送到战士们的手上。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处于上下一心的状态,精神上是绝对可以抵过日本人的侵略。但我们回到现实,那个时候人们的穿着都成了问题,家里只有破烂不堪的衣服的时候,哪能腾出那么多工具为国家努力呢?更何况那个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极为弱小,农业基础也因战争等原因遭到破坏,问题十分严峻。
从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看,当时日本的总GDP数额是中国的3倍不止,人均GDP则是中国人的20倍。这就相当于,一个日本士兵所拥有的财富总量,是20个普通中国人的总量,对比极大。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在战场上经常得以见到。比如,我方士兵在战斗过程中抓住对方士兵一两个人,接而战士们会格外珍惜他们的武器,毕竟是保证生命的东西。
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矛盾
不要认为这只是个别情况,大国和大国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打仗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想要获得最终的胜利不难,说白了就要看己方手中的损耗产物能否超过对方。在经历一些大战争的时候,弹药枪械等工具显得格外重要,也许一天时间,就能让弹药库处于空竭的状态。一旦进入胶着模式,损伤就会更加严重,后勤部队就必须要提升效率以便前方更好战斗。
前方战斗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后方部队也在勤加补给,大量资源投入战争中,坦克、枪支等应有尽有。尤其是坦克这样的工具,生产代价极大,但能在战场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军队在坦克这个问题上能迅速补充,他们的整体消耗不大,进击进程也没受到多大影响。
要知道,当时苏联已经加入中国地域的战斗,给日本带来的打击必然是不小的。而如果我们回到俄罗斯战场就会发现,德国军队进入俄罗斯领域受到极大影响。因为天气原因,德国军队未能把武器利用到充分,冰天雪地下就算不使用武器都会有损耗。
俄罗斯战场说白了就是一场持久战,耗得越久败局就越发明显。如果不及时补充武器,德国设计好的战术体系就无法发挥作用,他们辛辛苦苦跑那么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所以为了能保证战争胜利,德军只能选择继续空调物资,无底洞一般。
最终德国失败了,这个结局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事实证明,大国之间的较量绝非易事,就算日本实力强大,但在别国领土上,就有被消耗实力的时候。
中国日本实力悬殊
当然,从工业基础的角度来看,日本的基础能力确实要强于中国太多。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多年来维系着殷实的农业基础发展至今。如果不是中途闭关锁国政策,必然不会落得如此境地。但中国人有强大的信念和自信力,中国人坚持着对日本的抵抗,一方面是为国家统一做努力,那是源于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倔强。
另外一方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白热化,国际上大量民众支持反法西斯进程,也给予中国大量帮助。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后,中国战场才能稳扎稳打,也促进了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刻在骨子里的精神,自然不是其他小国可以比拟的。只可惜那段黑暗的近代史,是历史无法抹去的伤痕,给国人带来的伤害也是历久弥新的。
结语
中国和日本的军事实力相当悬殊,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影视作品中对两国之间的差距,多少掺杂了部分美化成分,可这并不能掩盖昏暗的岁月。当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改变什么,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奋斗,为国家更好的未来做贡献。
现实就是如此,只有强大、丰满了自己的羽翼,才能更好的成为让人尊敬的朋友。同一个世界里,一个国家却没有同样出色的发展能力,那么只有被时代淘汰。我们回忆往昔,愿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也愿那段岁月可以逐渐消弭忧伤的痕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